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止血夹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7561468
  • 上传时间:2023-03-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4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止血夹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一、 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响应国家战略新冠疫情以来,国家鼓励公立医院建设,保障医疗资源供给,2021年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加强设备配置,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为医疗器械厂商带来更多机会国家政策支持国产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鼓励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引导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国产医用耗材,有利于国产厂商提升市场占有率包括河北、陕西、安徽、江西、贵州等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已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先采购国产设备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内镜诊疗作为消化道癌症筛查中风险较低、效果最好、受众最广的医学手段,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在提高癌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优势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后,全民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位居全球第一目前,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占到所有癌症的四分之一中晚期癌症往往需要进行数轮复杂的外科手术,治疗过程痛苦、漫长且费用高昂,为患者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相比之下,早期癌症的诊治周期短、费用低且生存率高,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点环节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内镜检查将成为消化道癌症由中晚期治疗向早期筛查转变的战略工具,推动落实规划纲要中指出的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多年来,消化道癌前疾病和肿瘤的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逐渐成为共识早期消化道肿瘤的5年生存率可达85%至90%,而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2012年,中国每10万人中有435.98例肠镜检查、1,663.5例胃镜检查;而美国在2009年每10万人中参与肠镜、胃镜检查的人数已分别达到3,724.70人次和2,234.82人次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在消化系统疾病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食管癌为例,通过大量样本研究ESD治疗食管早期鳞癌可达到近乎100%的整块切除率和80%以上的根治率。

      除此之外,与普通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性小、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是21世纪外科的主力方向随着民众早筛早治意识的不断提高、内镜资源的不断下沉以及有能力开展微创诊疗的医院数量不断增加,未来通过微创诊疗进行消化道疾病检查的患者范围将持续扩大,行业将稳步发展二)诊疗器械性能不断提高从硬式内镜到纤维内镜,再到电子内镜,消化内镜手术的效果在提升,而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在减小,这对辅助设备及耗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更新换代将更加适应临床需要,通过使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引入人体工程学设计等手段实现功能多样化、操作灵活化、效果精准化,进一步降低操作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与效率,而在5G技术的赋能下,基于视频与触觉力反馈的操控类应用有望实现内镜手术的远程进行,这将极大缓解微创诊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早筛早治率三)手术机器人蓄势待发手术机器人系统是整合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的综合体,可以协助进行精准的微创手术,提升复杂手术效果在它的帮助下,医生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度和稳度,有效减少对患者身体的创伤目前,消化内镜领域的手术机器人尚处于实验阶段,预计未来五年内难以实现商业化普及。

      二、 智能化和数字化将成为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增加,智能化和数字化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政府对国产品牌的支持和人民对国产品牌的认可,中国国产品牌将在市场上受到青睐政府将继续通过实施各种政策措施来支持行业发展,如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增效规划等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继续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以提高研发水平和提升市场竞争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医疗器械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品质和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三、 医疗器械行业增长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从4435亿元增长至964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47%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保持现有增速,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0亿元,行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四、 未来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高新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医疗器械产品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技术综合化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技术集成融合型的高技术产业。

      其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涉及医学、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加工、生物化学、自动控制、材料等多个学科,是当前少数几个涉及学科最多的产业之一许多大型医疗器械是多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MRI、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手术机器人、血管造影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多功能床边监护系统,都是综合性技术交叉型产品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扶持随着医学的进步及其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现代卫生事业对医疗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医疗器械对新技术高度敏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医疗器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扶持,重点发展三)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不断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功能代替人工操作,机器学习辅助甚至代替人工诊断,例如,临床检验工作已摆脱繁琐的手工操作,而被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系统等大型检验设备所替代,这些设备的共同特点是:样品量少、检验指标多现代检验设备可根据设定的程序进行自动处理和检测,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新兴的放射组学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已经可以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准确定位和诊断。

      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等可以实现微创、精准的介入、检测与外科治疗四)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医疗器械作用于人体,其安全性、有效性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五)质量不断提高,价格逐渐下降先进制造技术和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大规模自动化的生产,以及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迫使生产厂家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产品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价格却逐渐下降六)无维修设计和一次性应用在大型医疗器械向多功能、综合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一些常规小型医疗器械则向简便、实用、稳定可靠、无维修设计方向发展此外,一些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应用,不仅安全方便,并且更加符合人体特征,在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创伤与痛苦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存在供应链产能应急不足、技术储备少、关键技术及短期研发能力差等现实问题未来我国器械产业应当在诊断及临床检验设备、试剂、生命救治支持设备、互联网医疗及AI等多方维度重视和加大投入,针对政策演变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加快产业升级,加强企业间合作同时,注重支持产权的专利合作,增加国际协同的专业化创新产品,注重医学转化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海外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新型商业模式,用好委托开发、代工生产、市场服务等专业化的器械CDMO企业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主要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和体外诊断其中医疗设备市场份额占比最大,市占率为59%;其次是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和体外诊断,市占率分别为17%、13%和11%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高速增长,进程加快行业主要驱动力包括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慢病化推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技术推广推动行业规模扩容进口产品主导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影像设备、化学发光、高值耗材等国产化率仅20-30%,正当时,行业龙头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国产化率低以及高技术壁垒设备是当前国产医疗设备重点发力领域,中高端叠加集中度提升蕴含投资机遇,医疗设备细分领域众多,主要领域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疗设备、内窥镜、基因测序、手术机器人等五、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概况医学影像设备是利用各种不同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结构重现为影像的各种仪器,其影像信息与人体实际结构有着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对应关系随着我国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对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影像设备细分产品中,CT设备市场占比最大达22%,其次为MRI(磁共振成像)设备和超声设备,占比分别达19%和17%。

      一)CTCT的技术原理是利用X线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该层面上各个不同方向的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合成后的CT图像在中国CT市场占有率中,东软医疗持续多年销售额位居国产品牌第一名,CT设备保有量也是国产第一,仅次于GE、西门子、飞利浦CT对外出口量,东软医疗亦连续位居国产第一二)MRI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我国MRI设备市场竞争格局中,西门子、GE、飞利浦占比最大,分别为29.7%、25.2%、24.8%,占比共达79.7%国内企业当中,联影医疗是磁共振设备领域龙头,其他上市企业还包括万东医疗,开普医疗和东软医疗等三)超声诊断超声诊断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2020年中国超声诊断仪市场规模119.0亿元,同比增长7.7%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可达129.7亿元在市场竞争方面,进口超声设备市场主要被西门子、GE和飞利浦占据,以上三家企业总占比达到90%左右,日立和三星占据剩余市场国产超声设备以迈瑞、开立、汕头超声为主,以上三家企业总占比为46%左右,由于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可替代性较高,因此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四)DSA(血管造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为常用的心血管病诊断方法之一,尤其对复杂的心血管畸形或冠状血管搭桥等手术前诊断更是必不可少我国DSA设备呈上涨趋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35亿元,并预计2022年我国DSA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8亿元从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血管造影X线机(DSA)各品牌采购金额占比中,Top5品牌分别为飞利浦、西门子、GE、东软、万东五)DRDR设备,即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是由电子暗盒、扫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影像监示器等组成,是直接将X线光子通过电子暗盒转换为数字化图像,是一种广义上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目前国内DR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六、 内镜诊疗器械行业竞争情况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相对集中全球市场由波士顿科学、奥林巴斯、库克医疗等企业占据,三家合计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高端市场目前虽然仍以美日品牌为主,但中国企业也在加快技术追赶步伐,逐步缩小与美日品牌的技术差距,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实现了技术领先2014年以前,境内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垄断波士顿科学、奥林巴斯、库克医疗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