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学心理学课件_第2讲_智力测验概念与理论.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4052822
  • 上传时间:2023-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智力测验理论与实践 本讲主要内容能够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测验 什么是智商和 IQ的意义 智力测验的发展简史 智力结构理论假说 智力的测量方法 智力的发展变化 智力差异及其原因 文化公平问题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的一般理解 智力的科学定义 不同学者的智力定义 1. 智力的一般理解 通俗的说法智力指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最基本的、一般的能力,聪明的人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比不聪明的人高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把衡量聪明程度的标尺,但这把标尺在不同情境或对不同人时,它的尺度是会变化的对商人而言,能挣钱就是聪明的商人;对学生而言,学习成绩好就是聪明的学生;对政客而言,会搞关系,会利用人就是聪明的政客 2. 智力的科学定义 智力(Intelligence)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学者们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最有讽刺意味的定义要算著名的评论家E.Boring (1923)的说法:“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如果问他“什么是智力测验?”他也许会说:“测量智力的东西就智力测验”由此看来,什么是智力的问题,每个人都知道,又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 3. 不同学者的智力定义 1921年,《教育心理学杂志》的主编问过14名著名心理学家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差别很大,但也有共同的成份,即智力包括:a. 学习的能力,b.适应环境的能力。

      六十五年后,Sternberg和Detterman(1986)向24名专长在智力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家问过同样的问题,他们也认为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智力的重要成份,同时他们强调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重要性元认知指人们理解和控制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二、什么是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和智力量表(intelligence scale)两个词,严格来讲是有区别的,在实际应用中常不加区分智力测验主要指测量智力的工具,一些能反映智力水平高低的作业;智力量表主要指测验结果的量化系统―常模,和一整套有关实施和记分的程序和规定 三、智商概念和IQ的意义 心理年龄或智力年龄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 IQ的意义 1. 什么是智力年龄 简单地讲,智商是衡量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量化单位,是一个相对的标量在A.Binet和 Simon 1905年编制的第一个智力量表中,用心理年龄(mental Age)来衡量个体的智力水平如一个七岁的儿童,完成Binet-Simon Scale中7岁段的3个项目,或除七岁段外还完成了八岁段的3个项目,那么他的,分别评定为低于或高于平均水平。

      以MA表示智力水平比较直观,易理解,但不同年龄组间智力水平比较有困难,如一个7岁儿童MA=7.5,另一个10岁儿童MA=9.5,谁更聪明呢?MA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2. 什么是比率智商 W.Stern(1912)首次提出以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来评价个体的智力水平,也称为比率智商(Ratio IQs) 具体计算方法为心理年龄(MA)/生理年龄(CA)×100如5岁儿童为心理年龄正好为5岁,属于平均智力IQ=100(5/5×100=100),8岁儿童的心理年龄为10岁,那么他的IQ=10/8×100=125,高于平均水平比率智商虽然解决了不同年龄间智力水平的比较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3. 什么是离差智商 D.Wechsler(1945)在他编制的智力量表中,用离差智商(Deviation IQs)来表达个体智力水平的高低,后来Stanford-Binet量表也用离差智商它的基本假设是人群的智力呈正态分布,智力高低以偏离正态中线的程度来表示,并假定人群平均智力水平为100,标准差为15(SB为16),具体计算方法为IQ=100+(X-M/S)×15 4. IQ的意义 ① IQ是个体智力水平的抽样估计,抽样估计就有误差。

      ② IQ是个体智力的不完全测量,没有包括所有的智力功能③ IQ是个体智力的相对估计,只说明他在人群所处的相对位置如一个3岁小孩和一个30岁成人的IQ均120,不能认为这两个人的能力完全相同,但当这个3岁小孩顺利成长到30岁时,与那个成人具有同等的能力 四、智力测验的发展简史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内科医师西蒙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称比内-西蒙量表 1939年Wechsler 编制了一套智力量表,称W-B智力量表,以后发展成三套智力量表 1917年编制了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用于筛选士兵 1938年Raven编制了一套非文字智力测验,用作跨文化研究 五、智力结构的理论假说 智力到底包括哪些基本能力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研究者们从理论角度或用因素分析技术提出了各种假说,主要的假说包括Spearman总因素论,Thurstone群因素论,Guilford三维结构论和Cattell,Vernon和Carroll的层次论, Gardner’s多相智力模型和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1.G因素论( Spearman,1927) Spearman(1863~1945)是因素分析的发明者,通过因素分析研究,他认为智力由一个普通因素(G)和众多特殊因素(S)构成。

      G因素在各种心理能力测验上均有较高的负荷,每个S因素仅在某类能力测验上有较高的负荷按Spearman的观点,G因素是理解智力的关键,是从事各种活动均需要的能力;S因素包括一些特殊能力,只对某些活动起主要作用 2.群因素论(Thurstone,1938) 与Spearman相反,Thurstone(1887~1955)认为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而是由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的,每一种基本能力在同一类作业中起作用,不同能力之间相关很低 Thurstone的七种基本能力 (1) Verbal Comprehension:可用词汇测验来测量2) Verbal fluency:用限时测验来测量,给一个字母,要求被试组尽可能多的词3) Inductive reasoning:用类推和数列填充等测验来测量4)Spatial Visualization:用一些要求作心理旋转的作业来测量5) Number:用四则运算和简单数学应用题来测量6) Memory:用图、词回忆测验来测量7) Perceptual speed:用图画细微的辨认,划销测验来测量 3.智力结构论(Guilford,1967) 单因素模型的另一极端是Guilford的智力结构模型,含100多个智力因素,不同时期的版本包含的因素量不同(120,150,180)。

      他用一三维立方体来表示,三个维度分别称为运作,内容和产品运作指心理过程如认知、记忆、评价、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内容指被加工材料的类型,如符号、语义、行为、听觉、视觉的,产品指加工的结果,如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4.智力层次模型 Cattell (1971)提出一个智力模式,认为g智力包括两个亚成份:流体智力(fluid abilily)和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ability)流体智力指抽象推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解决新问题能力,晶体能力指积累的知识和词汇在这两个亚成份下又可分出各种特殊能力这种模式与Vernon的观点类似,他把G智力分为实践―机械能力(Practical-mechanical abilily)和言语―教育能力(Verbal-educational abilily) 4.智力层次模型 最近John B.Carrol(1993)基于对过去大宗资料的分析,提一个层次模型,由三层次构成:第一层由一些特殊能力组成,如拼写能力、推理速度等第二层为主要能力,如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等,第三层为一般智力,相当于Spearman的G智力在第二层中除流体和晶体能力外,尚有学习―记忆能力,视知觉、听知觉、流畅概念和速度等。

      5.Gardner’s多相智力模型 H.Gardner(1983,1993)提出多相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单一的结构,而是由一些相互独立的能力构成的,他提到8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躯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 6.Sternberg三元智力理论 Robert Stermberg(1985,1988,1996)提出三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类型:实践智力、分析智力和创造智力分析智力通过分析、比较和评价,解决类似问题;实践智力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智力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Sternberg三元智力模型 Practice Analytic Creative 六、智力测量方法 智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象体温和血压一样可以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但比体温和血压的测量要复杂得多在历史有两种测量传统:一种是测量低级的生理心理能力,另一种是测量高级的能力。

      (一)生理心理能力测量 Francis Galton(1822~1911)认为智力是生理心理功能,并开了一个实验室提供各种生理心理能力的测量,如物体辨别、语声和音乐敏感性、精细运动速度,握力等这些任务过于简单,不能预测个人的学业成绩和工作成就,但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不过现在的测量更复杂的、更科学,研究者们最感兴趣有几种方法: 1.观察时(Inspection time) 在计算屏幕上呈现固定线索500ms,等待360ms,呈现靶刺激(呈现时间不同),并迅速覆盖,以90%正确的呈现时间作为观察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