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书匠》中的教学艺术.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2662735
  • 上传时间:2022-06-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书匠》中的教学艺术    何玉蔚内容Reference: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弗兰克·迈考特在《教书匠》中以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在纽约的黑板丛林中30年的传奇生涯从他幽默平和的语言、质朴特别的角色定位不仅看到了《教书匠》的与众不同和其之所以畅销全球的必然性,也看到了他之所以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的原因,那就是灵活机动、精彩绝伦的教学艺术:转移学生注意力,进行有效课堂管理;因材施教,接受学生最好的作文——假条以及关注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等,虽然迈考特是“全美最佳教师”而非“中国最佳教师”,他的教学对象也仅仅是美国职业技术高中学生,但他的教学经验、教学艺术也具有普适性,对我们中国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Keys:教学艺术 课堂管理 因材施教 肢体语言一.引言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弗兰克·迈考特(1930——2009)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生活着,他总共教过大约12000多名学生,曾荣获美国教育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全美最佳教师”,被授予“约翰·杜威教育奖”,并被誉为是“老师中的老师”1996年处女作、自传体小说《安琪拉的灰烬》出版,[来自www.lw5U.com]一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全美书评奖等各大重要奖项,之后迈考特又连续出版了两部自传小说,其中2005年出版的《教书匠》一周内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不动声色、辛辣诙谐的文字,讲述了自己在纽约的黑板丛林中30年的传奇生涯在开始教书的前两天,他两度差点被学校开除,而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他常常拿不准自己是否应该做教师即便如此,他真诚而执著地拥抱自己的学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人生,在春风化雨间教会他们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人生,他以为自己是个糟糕透顶的教书匠,人们却颁了奖给他,称他是“全美最佳教师”……我们从他幽默平和的语言、质朴特别的角色定位不仅看到了《教书匠》的与众不同和其之所以畅销全球的必然性,也看到了他之所以被誉为“老师中的老师”的原因,那就是灵活机动、精彩绝伦的教学艺术二.转移学生注意力 进行有效课堂管理在迈考特教学生涯的第一天,他就吃了一名学生的三明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麦考特任职的学校是纽约市一所职业技术高中,许多人认为,职业技术学校是为没有能力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开办的垃圾倾倒场这样说虽然很势利,但从迈考特的述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麦考特上的第一次课就遭遇了“三明治事件”当他从讲台后走出,发出了教学生涯的第一声“嗨”后,教室里没人理他,教室里飞舞着一块三明治,学生们正忙于使这场既可以消磨时间又可以使教师忘掉上课的战争升级。

      纽约大学的教育学教授们从来没有教过如何应对飞舞的三明治之类的情形他们谈论教育学理论和理念,道德和伦理责任,以及同完整孩子、格式塔、孩子感受到的需要打交道的必要性,但从来没有讲过如何应对教室里的关键时刻而麦考特怎么做呢?他把三明治吃了他写道:“这是我的第一个课堂管理行为我那张被三明治塞得满满的嘴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他们,三十四个平均年龄十六岁的男孩和女孩,惊讶地呆望着我我可以看见他们眼里的钦佩我成了他们生命中第一个从地上捡起三明治并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它吃掉的老师[1]然后他把纸袋和蜡纸搓成团,用手指把它弹进废纸篓结果全班欢呼起来,哇噻!学生说,乖乖,真不得了!看哪,他吃了三明治他命中废纸篓了天哪!难道这就是教学?”迈考特感觉像个冠军,因为他吃了三明治,他命中了废纸篓,他觉得自己在这个班上无所不能,他感到已经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知道,“最好改变行为的方法就是打破学生的固有行为模式其中,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2]家长在对待他们的孩子时经常会使用这种方法,如果一个小孩子正在吵闹着想得到他不能得到的东西时,家长就会用另外一件事情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开来;许多牙科诊所都会在病人拨牙的时候放舒缓的音乐以帮助病人转移可能出现的疼痛。

      有些时候,在课堂中解决一些潜在或者实际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以打破学生固有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巧,但是它却可以避免消极行为的出现,麦考特处于困境中无意识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吃掉了学生正在关注的三明治,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并命中废纸[来自wWw.LW5U.com]篓,建立了自己的威信,歪打正着,教室开始安静下来,做到了有效的课堂管理,避免了学生群体失范行为三.因材施教,接受学生最好的作文——假条迈考特的学生抵制任何一种课上或课后的写作作业,他们哀叫着他们很忙,很难就任何题材写出二百字来但当他们伪造假条时,却才华横溢,导致迈考特有满满一抽屉假条,足够编成一本《美国伟大的借口集锦》或《美国伟大的谎言精粹》,如果要每一个伪造者当面对证,他将一天二十四小时忙个不停,还会导致愤怒、受伤的情绪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假条只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他仔细研究了这些假条,惊奇地发现他的学生可以写出美国最棒的散文:流畅、充满想象力、表达清楚、富有戏剧性、奇思妙想、观点集中、具有说服力、有建设性迈考特写道:“我的抽屉里塞满了诗歌、小说或学术研究中从来没有提到过的美国天才的样本我怎么能忽视这座宝库?你能在这里找到虚构、幻想、创造力、搜肠刮肚、自我怜悯、家庭问题、锅炉爆炸、天花板塌陷、大火波及整个街区、婴儿和宠物在作业本上撒尿、意想不到的分娩、心脏病发作、中风、流产和抢劫的精华。

      这儿有处在全盛时期的美国高中作文——未经润饰、真实、急迫、清晰、简明而且满纸谎言[3]既然如此,迈考特决定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这些假条,这是世界是第一堂研究假条艺术的课,第一堂练习写假条的课他接受了学生最好的作文——假条,并把它变成一门值得研究的功课,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亚当写给上帝的假条”和“夏娃写给上帝的假条不仅如此,迈考特和他的学生还以研究名著的态度分析报纸上的美食评论,在公园野餐以进行词汇教学,把创造性写作课变成了配乐朗诵菜谱比赛我们阅读《论语》,不但可以了解孔子的思想,还可以感受他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孔子常携三五个弟子,边品茶探讨,边散步边沟通,当然,这种悠闲的教育形式,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也有体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畅谈人生哲学,高论国家发展孔子和柏拉图都是尊者与师者,可在两本著作所演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存在而压抑自己的思想与之相反,正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想离真理越来越近教育在他们的眼中之所以有着如此和谐的氛围,也许是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大有关系,“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用自己的才学去延伸学生的思路,既培养出了富有自主精神的学生,又体现了师者的教育价值[4]迈考特在课堂上研究学生的假条,乍一看是一种极端的形式,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匪夷所思,但其实质却符合“因材施教”这个我们大家都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原则,所以他得到了校长和斯塔滕岛区教育局长的肯定他们对迈考特赞叹道:“那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脚踏实地的教学那些孩子的写作达到了大学水平[5]四.关注非语言交流——肢体语言迈考特在没有开始教学生涯之前认为讲课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就是将你知道的东西告诉班上的学生,然后考他们,给他们成绩,真正从事教学以后,他才体会到作为教师的生活竟然如此复杂,与他先前的想象距离如此之大虽然纽约大学的教育学教授曾提醒过他:比方说,第一印象很关键,你和第一个班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可能会决定你的整个职业进程因为你是在和美国青少年——一个危险物种打交道对此,他体会颇深,他发现学生知道老师的身体语言、语气语调和行为举止,他们似乎不是在洗手间或自助餐厅里无所事事时才讨论这些学生“是研究老师的高手坐在讲台边意味着你害怕了或者你很懒,所以把讲台作为屏障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讲台站着”。

      [6]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在学习,在教室里多年面对上千个学生以后,老师对每一个走进教室的人都有那种第六感觉他们明白那些斜视的含义闻一闻新班级的空气,他们就能说出这个集体让人讨厌还是可以合作老师知道哪些是需要鼓励才能开口说话的沉默的孩子,哪些是需要叫他们住嘴的叽里呱啦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男孩的坐姿来判断他可以合作还是极其让人讨厌如果学生坐得笔直,把手放在课桌上,看着老师微笑,那就是个好兆头如果他懒洋洋地向后靠着,把腿伸到过道上,盯着窗外、天花板和老师头顶上方,那就在传递糟糕的信号提防麻烦吧”![7]本来,人类交际就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我们都在用行为语言传达自己的真情实感[8]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9]美国有的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对于西方学者所作的这些调查和统计数字,我们的信任程度有多大并不重要,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或者说,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在教室这个师生面对面直接交流的空间,比起话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教师的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

      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要确保自己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所有的教师,即便是最优秀的教师,都可以在课堂上提高自己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10]而迈考特为我们做了示范,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向学生发出的肢体语言,而且也准确解读学生向他展示的肢体语言,从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有的放矢,使自己的教学顺利进行并且更加有效五.结语实际上,这位自称为“教书匠”的“全美最佳教师”迈考特在《教书匠》中不仅仅表现出他的教学艺术,他还深入思考了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定位等,特别难能可贵的,他探究了这样的终极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我究竟在这个教室做什么?他的答案是:“我为自己列了个公式在黑板的左边,我写了个大写的F在黑板的右边,我又写了个大写的F从左到右,我画了个箭头,从‘害怕’(FEAR)到‘自由’(FREEDOM)我认为不会有人获得完全的自由,但是我要对你们做的就是将害怕赶入角落[11]他还在书中坦诚到:“我通过反复试验才弄懂教书之道,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不得不寻找自己做人、做老师的方式这是我三十年来在纽约市课堂内外一直努力想得到的我的学生不知道,他们面前站着那么一个挣脱了爱尔兰历史和天主教教义的蚕茧,并将蚕茧碎片撒得遍地都是的人。

      [12]当然了,我们完全可以套用“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说明课堂教学,那就是“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体现尽管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个性的集中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依赖于教师的个性,而没有其自身的共性与规律性[13]课堂教学的成功都是一样的,但是其失败却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意味着不管是谁的课堂教学,它都有着自身的规律性,而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所以虽然迈考特是“全美最佳教师”而非“中国最佳教师”,他的教学对象也仅仅是美国职业技术高中学生,但他的教学经验、教学艺术也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不会因文化、国家、语言的不同而不同,对我们中国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注释:[1][3][5][6][7][11][12]弗兰克:迈考特.《教书匠》,张敏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第8页,74页,78页,4页,137页,235页,11页[2][10]安奈特·布鲁南,托德·威特克尔:《改善学生课堂现表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于涵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第143页,157页[4][13]周彬:《课堂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