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鸦片战争10、12.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48015804
  • 上传时间:2023-04-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第10、12课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编写人:陆卫琴 审核人:沈恒俊 2012-2-13【考试说明】(1)两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知识梳理】民主革命的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新旧民主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第10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中英《南京条约》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需要夺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道光帝英国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在两国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逆差)地位2、战争过程:1840年6月,英国侵入广东,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3、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贸易主权) ——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破坏关税自主权)(反映列强侵略本质的条约内容:③④)4、鸦片战争的影响:社会性质: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变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半殖民地:部分而不是全部主权丧失 半封建:既保留封建制度,又出现资本主义因素)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根本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为扩大侵略要修约但未成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签定《天津条约》(英、法) (四种人、两条船、十口岸、赔款)主要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第二阶段: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咸丰帝(1)1860年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天天陪酒)主要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2)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影响:中国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三 、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制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补充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和性质(都是侵略战争)相同扩大: 侵略国家: 1——4个 侵略时间: 2——4年 签订的条约、主权破坏程度: 增多 侵略的范围: 东南沿海地区——整个沿海地区并且开始深入内地 侵略影响: 开始——加深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1894——1895) 1、战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定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2、过程:丰岛海战(开始的标志)——平壤陆战(左宝贵)——黄海大战(邓世昌)——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清军惨败,签定《马关条约》主要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由原来的商品输出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二、黄海海战1、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方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2、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的致远舰中弹受伤弹药将尽时,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猛冲敌舰,致远舰队不幸被击沉全体将士壮烈殉国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见教材P59页历史纵横)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900——1901)1、目的: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目的:瓜分中国2、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带钱进(禁)宾(兵)馆”)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3、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五、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2、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4、高潮:到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5、清政府态度:安抚——镇压6、评价:虽然失败了,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基础练兵】(15分钟)1、道光皇帝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夷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道光皇帝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 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此密谕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2、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字记载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4、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说明了甲午战后A.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了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C.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D.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中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5、《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

      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6、有图是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期间,与赋闲在家的德国前宰相俾斯麦会谈的一幅历史照片,李鸿章最可能谈及的主题是 A.购置军火,学习德国强国之道 B.避难欧洲,西欧诸国风光秀丽C.寻找帮助,甲午战争中战胜日本 D.引进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8、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 13的社论《铁拳》一文中盛赞它为“神圣的战争”文章说“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 A.侵华英军 B.英法联军C.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军 D.八国联军9、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年—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1)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表现在哪里?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是遭遇?(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鸦片战争答案选择:1、C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不是道光帝屈膝投降割让香港。

      其畏敌妥协也是封建腐朽的表现2、A 材料中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进行的,虽然认识到英国发动战争的不正义性,但是为认清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是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市场3、A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站在日方的角度来描述中日甲午战争的,所以采取了有利于日方的说法,这明显背离了历史真实4、A 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文明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冲击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这一变化加速了中国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结构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5、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