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B工程询问单模板.doc
4页第 1 頁,共 4 頁工程问题询问单Engineering Question Note Date : 2017-09-02客编:Customer P/N PG02-V02问题描述 贵司资料中未提供压合叠构,我司根据贵司成品板厚要求及阻抗要求,自行设计了压合叠构及适当调整了阻抗线宽,如下图所示:图示 1 我司设计的压合叠构:L1 层参考 L2 层线宽为 6mil 的特性阻抗,需将线宽调整到 5.3mil,阻抗值按 50ohm+/-10%控制:L3 层参考 L2/L4 层线宽/线到铜为 6/6 mil 的共面特性阻抗,需将线宽/线到铜调整到 4.2/6.9mil,阻抗值按50ohm+/-10%控制:我司建议 按上述我司设计的压合叠构及阻抗调整进行制作,请确认是否 OK?1客户回复2 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分孔图中有孔圈在钻孔层无孔对应,故 第 2 頁,共 4 頁图示 2我司建议 依实际孔圈大小在钻带中添加钻孔,孔属性按 NPTH 孔制作,请确认是否 OK?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孔圈与周围铜皮连在一起的情况,故图示 3Gerber 资料 修改后效果图我司建议 用钻咀将周围铜皮掏开,保证 NPTH 孔为独立状态,具体如上效果图。
请确认是否 OK?3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 NPTH 孔与外形线相交的情况,成型时可能会有破孔、披锋的问题,故图示 4我司建议 按 Gerber 资料制作,接受成品会有破孔、披锋的问题,请确认是否 OK?4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防焊开窗为 ON PAD 设计(即防焊开窗比线路 PAD 小的情况),故图示 5Gerber 资料 修改后效果图我司建议 图示此类设计,依线路 PAD 大小为准将 ON PAD 设计的防焊开窗修改为正常开窗,如上效果图,请确认是否OK?5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 gerber 资料中有按键 PAD 对应的防焊开窗有绿油桥的设计,故图示 6我司建议 图示防焊开窗按 Gerber 资料制作请确认是否 OK?6客户回复 第 3 頁,共 4 頁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字符层有 0.01、0.1mil 的细线设计,故图示 7我司建议 我司将细线加大到 5mil 制作,请确认是否 OK?7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防焊开窗与对应锡膏层设计不一致的情况,故图示 8(绿色为锡膏层红色为防焊层)我司建议 图示此类锡膏层与对应防焊开窗不一致的情况,依防焊层为准制作,请确认是否 OK?8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制板说明中要求过孔 100%塞孔,故图示 9我司建议 过孔一面在锡膏上另一面在金面开窗的,掏开金面开窗按半塞制作。
过孔单面开窗的按半塞制作过孔一面在屏蔽罩上另一面在金面开窗上的,掏开金面开窗按半塞制作请确认是否 OK?9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过孔两面都在 SMD PAD 对应开窗上,且两面都没有设计锡膏层,故图示 10我司建议 图示过孔依原稿资料按不塞孔制作,请确认是否 OK?10客户回复 第 4 頁,共 4 頁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过孔一面在金面开窗上另一面打在独立的线路 PAD 开窗上,金面上的开窗设计有对应的锡膏层,故图示 11我司建议 图示过孔依原稿资料按不塞孔制作,接受会有漏锡的情况,请确认是否 OK?11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有 SMD PAD 与外形线间距过小,成型式会有露铜及披锋的风险,故图示 12我司建议 削 PAD 制作,保证板边不露铜的情况,若削 PAD 面积超过 PAD 总面积 1/3,则按露铜制作,并接受有披锋的情况,请确认是否 OK?12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资料中要求每块板需 E-test pass,此要求容易导致印章油墨污染板面,故图示 13我司建议 划板边表示通过电测,请确认是否 OK?13客户回复问题描述 如图所示,贵司制板说明中有对槽孔制作的定义,但我司无法判断“孖孔”定义,且资料分孔表中没有标注设计槽孔,故图示 14我司建议 不理会此条要求,请确认是否 OK?14客户回复15 问题描述 如下问题请确认是否 OK?1、PCB 验收标准:IPC 系列 2 级标准,如 IPC-A-600,IPC-6012 等;2、基材:FR-4 板料,防火级别 94V-0;3、板厚≥1.0mm 时,公差:+/-10%;当<1.0mm 时,则公差:+/-0.1mm;4、通孔铜厚度≥18um 制作;次外层/外层面铜按≥30.9um 制作。
5. OSP 板: OSP 膜厚按 0.2~0.5um 控制沉镍金板:金厚按≥1U ″,镍厚按≥100U″控制6、外围公差:+/-6mil;内槽公差:+/-5mil,板弯板翘按 0.75%管控;7、组元出货板,如果为 2-4UP 成品出货,请接受 3 个单元报废,以不超过总数量的 10%为标准8、V-CUT 角度按 30º+/-5º 制作:余厚按 1/3 板厚+/-0.1 mm 管控且在工艺边上添加 V-CUT 测试 PAD,在单元内添加 V-CUT 防呆线客户回复感谢您的回复!!表单编号:BC-WI-057-01 版本:A0 保存期限: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