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点总结.doc
4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知识复习:配置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 、药匙 、 烧杯 、量筒 、胶头滴管、玻棒步骤为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2.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10%的NaCl溶液是指什么? 每100克NaCl溶液含溶质10g1mol/L的NaCl 溶液是指什么? 1LNaCl溶液含溶质1mol知识学习: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1】原理:由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可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需确定的量为 溶质 和 溶剂 思考:我们根据题中条件能否算出水的量(质量或体积)如何确定溶液的体积?【2】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 、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专用仪器:容量瓶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1)构造:梨形、平底、细颈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有一个塞子,且用绳子钓着,说明每个都有自己的原配)(2). 特点: 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容量瓶上有刻线而无刻度(3). 使用范围:用来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4). 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①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②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④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容量瓶的使用:容量瓶是用来 的仪器,常用的规格有 上面标有: 、 、 容量瓶在使用前要先 查漏 其方法是 加入适量水,盖好玻璃塞,倒转180°,查看是否漏水;再旋转塞子,再重复 【4】步骤:①计算: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 g②称量:用 称量NaCl固体固体称量用天平,液体则用量筒)称量的注意事项:① 使用前要调零② 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称量纸 ③ 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④ 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⑤ 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游码归零③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 烧杯 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 玻璃棒 搅拌,目的是 加快溶解 溶解中应注意事项:(固体要先溶解,液体要先稀释;都要却至室温再移液)a) 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解时加水不要太多b) 应当注意搅拌时沿着一定的方向c) 玻璃棒不要碰烧杯底和烧杯壁d) 不要把玻璃棒放在实验台上,以免引入其他杂质④转移:(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 容量瓶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思考:为什么不能将溶液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容量瓶瓶颈较细,为避免液体洒在外面,应用玻璃棒引流)⑤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 2~3次 洗涤液也都注入 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思考:量浓硫酸的量筒要洗吗?(不用或洗涤液不能转入容瓶)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2~3 cm 时,改用 胶头滴管 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 水平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能用胶头滴管把多余的液体取出吗?⑦摇匀:将容量瓶盖好塞子,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得溶液混合均匀思考: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能否补充水?(不能液面低于刻线是因为还有水挂壁,当静置后就会恢复原状.)8. 装瓶贴签: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500mL20℃随堂练习:1.某学生计划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500 mL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mL,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2)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为 。
3)配制时(除容量瓶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 量筒 、玻璃棒 、烧杯、胶头滴管 和试剂瓶4)步骤:(8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操作步骤所用仪器引起误差的原因对结果的影响nVc计算 如计算结果为5.85g,实际称的质量是5.9g偏大——偏大称量天平、药匙、滤纸 (称NaOH时用小烧杯)、量筒(适用于量取液体)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生锈偏大——偏大物体、砝码放的位置相反了偏小——偏小称NaOH时使用滤纸偏小——偏小称量NaOH时动作缓慢偏小——偏小量筒量取浓H2SO4时仰视偏大——偏大量筒量取浓H2SO4时俯视偏小——偏小量筒的洗涤液注入容量瓶偏大——偏大溶解烧杯、玻璃棒不小心将溶液溅到烧杯外面偏小——偏小冷却,转移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未冷却,溶液温度高于20℃就转移到容量瓶——偏小偏大转移前,发现容量瓶内有少量的蒸馏水——————转移时将少量溶液倒到容量瓶外面去了偏小——偏小洗涤 未洗涤或只洗涤了1 次偏小——偏小定容胶头滴管定容时仰视——偏大偏小定容时俯视——偏小偏大定容时多加了水,后用滴管吸出——偏大偏小①摇匀 摇匀后,发现溶液低于刻度线,加水至刻度线——偏大偏小装入试剂瓶试剂瓶试剂瓶内有水——偏大偏小①或者认为是滴管吸出的溶液里含有溶质,引起n偏小,从而引起c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