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件:第二讲 商品和价值.ppt
51页第二讲商品和价值n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对劳动价值论之商品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商品、价值等基本范畴,理解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为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奠定基础n教学重点:n1,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n2,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n3,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n4,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n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形式n教学难点:n1,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n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n3,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n1,商品经济的产生n概念: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nQuestion:n商品经济是什么时间出现的?n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n它是怎样出现的?nKey to 1:n它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n在原始公社末期由于剩余产品的偶然性交换而产生nKey to 2:n一是社会分工,它使商品交换具有了必要性;二是剩余产品出现并分属于不同所有者,它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nKey to 3:n遵循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的历史发展顺序n可见,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n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n2,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n(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n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n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劳动为技术特征n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n(2)市场经济阶段,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n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n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n3,商品经济的特征n——自主性;n——平等性;n——竞争性;n——开放性二,商品二因素理论n1,商品概念nDiscussion:n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商品”?n试举例哪些东西不是商品,为什么?n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n2,商品二因素n(1)使用价值n概念: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n一般属性: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一个永恒范畴。
n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特殊性:n——必须是劳动产品;n——对他人和社会有用;n——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通过交换让渡,进入消费领域nQuestion:n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什么?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n(2)交换价值n概念: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n1只羊=2把斧子 =40千克小麦 =2匹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n这说明交换价值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会因时因地而变化nQuestion:n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间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是如何确定的?n(3)价值n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撇开具体劳动形式的人的体力和脑力n可见,价值的实体是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nQuestion:n为什么说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包含着哪些涵义?nkey:n——正是因为含有价值这一共同的东西,不同的商品才可以相互比较和交换,商品也才可以成其为商品n——只有当有用物品作为商品的时候,它才具有价值n——可见,价值是应劳动产品进行比较和有偿交换的要求而出现的,它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商品的消亡而消亡。
n——因此,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n3,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n(1)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抽象的属性,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n(2)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n(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n(4)由于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此交换价值表现的是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比较和交换的关系n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n(1)二者相互统一,互相依存n——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n——价值是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和依据n(2)二者相互对立、排斥n在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n在交换过程中,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着相反的运动,任何人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三,劳动二重性理论n问题导入:n商品二因素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n商品二因素同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n1,具体劳动n(1)概念: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n(2)属性:n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同自然物质一起构成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源泉n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因此是一个永恒性的范畴。
n2,抽象劳动n(1)概念:撇开劳动的具体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n(2)属性:n——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n——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是一个历史性范畴n——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是由商品经济关系决定的n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对立统一n(1)统一性n——二者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或两种劳动n——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n(2)对立性n——二者的规定和属性不同nquestion:n劳动二重性理论有怎样的意义和地位?nkey:n——是实现劳动价值论创新的关键n——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和基础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n1,个别劳动n首先指属于不同所有制的劳动n在私有制条件下,个别劳动即私人劳动n在同一所有制内部,有独立利益的企业的劳动也是个别劳动n生产商品的劳动之所以采取个别劳动的形式,原因是:n(1)存在社会分工,独立经营的必要n(2)生产者具有自身独立的利益n2,社会劳动n劳动的社会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n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n3,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n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人行为,具有个别劳动的性质n另一方面,这种个别劳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和要求n在生产者独立经营的条件下,个别劳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并阻碍了劳动社会性的实现n4,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解决n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流通过程n只有当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实现了交换,商品生产者才能够让渡使用价值,同时获得价值;n这也意味着个别劳动得到社会承认,从而表现为社会劳动n至此,个别劳动同社会劳动的矛盾得到解决nDiscussion:n为什么说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nKey:n——劳动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劳动采取价值的形式,是由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n——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n——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能否得到解决,既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也决定了商品经济能否正常运转五,商品价值量的规定n商品价值是质与量的统一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其量的规定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n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来衡量。
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n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n1,个别劳动时间n(1)概念:各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n(2)特点:n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n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各生产者之间具有差异性n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n(1)两种含义:n第一种含义:n——在现有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n第二种含义:n——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n(2)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n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价值n区别:分析角度不同;所决定的对象不同;涉及内容不同n(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n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偏差,对商品生产者的成败至关重要n3,劳动生产率n(1)概念: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n(2)表示方法:n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n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n(3)决定因素n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n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n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n劳动对象的条件和自然状况等n(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n价值量只同劳动时间相关,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n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n4,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n(1)简单劳动:n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n(2)复杂劳动:n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n(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与衡量n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多倍于简单劳动n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的比例,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地形成n二者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决定因而会变动,衡量标准相对化六,价值规律及其作用n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n(1)价值量的决定:n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n(2)价值量的实现:n商品进行等价交换n2,价值规律的基本属性:n(1)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n(2)具有客观必然性n3,价值规律的作用:n(1)调节作用n(2)刺激作用n(3)分化作用n4,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n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n(1)币值的变化影响价格对价值的偏离n(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对价格的影响n(3)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延伸思考题:n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课后作业:n一,名词解释:n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n二,问答题:n1,阐述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内容和意义n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作用及其形式n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n1,价值量相等的商品相交换,其意义在于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这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利他性决定的因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尽可能多的商品,以满足整个社会对日益多样化的使用价值的需要n2,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生产,而生产就是人作用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在有限、稀缺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如何尽可能多地、高效率地生产物质财富的问题n3,在生产和分配的关系中,生产在一切方面都对分配起着决定性作用;分配是生产的背面,它直接决定于生产,是生产在分配领域的体现n4,价值的实体是抽象人类劳动,因此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n5,抽象劳动作为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因此是任何生产过程都不能缺少的所以说,抽象劳动是一个永恒的、自然的范畴n6,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量就越低n7,商品的价值量只能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