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07.doc
10页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 2007中国, 膳食, 老年人, 指南人体衰老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缺乏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合理饮食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办、预防疾病、延年益受、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条的基础上补充以下四条内容一、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一、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提要提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居民主食的摄入减少,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粗粮摄入减少,油脂及能量摄入过高,导致 B 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某些矿物质的供给不足、慢性病发病率增加粗粮含丰富 B 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咀嚼功能和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许多老年人易发生便秘,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选择食物要粗细搭配,食物的烹制宜松软易于消化吸收,以保证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慢性病1.老年人吃粗粮有什么好处老年人吃粗粮有什么好处((1)粗粮含有丰富的)粗粮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族维生素和矿物质B 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B1、B2、B6、烟酸、泛酸等,在体内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三大营养素的代谢,使这些营养素为机体提供能量,还有增进食欲与消化功能,维护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作用。
B 族维生素主要集中在谷粒的外层比较而言,粗粮的加工一般不追求精细,所以 B 族维生素含量比细粮高此外粗粮中的钾、钙及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也比较丰富2)粗粮中膳食纤维含量高)粗粮中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进入胃肠道,能吸水膨胀,使肠内容物体积增大,大便变软变松,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润便,防治便秘的作用;同时缩短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使酚、氨及细菌毒素等在肠道骨停留的时间缩短另外,粗粮中膳食纤维多,能量密度较低,可使摄入的能量减少,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3)调节血糖)调节血糖粗粮或全谷类食物餐后血糖变化小于精制的米面,血糖指数较低,可延缓糠的吸收,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及糠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许多国家糖尿病协会、营养师协会都推荐糖尿病患者采用高纤维低血糖指数的粗粮搭配控制血糖和体重4)防治心血管疾病)防治心血管疾病粗粮中含丰富的可溶膳食纤维,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汁的排泄,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同时富含植物化学物如木酚素、芦丁、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2.老年人一天要吃多少粗粮老年人一天要吃多少粗粮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糠脂代谢异常,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适当多吃粗粮有利于健康。
研究表明,每天食用 85g 或以上的全谷类食物可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必病风险因此建议老年人每天最好能吃到 100g(2 两)粗粮或全谷类食物3.怎样使老年人的食物松软而易于消化怎样使老年人的食物松软而易于消化在适合老年人咀嚼功能前提下,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形要注意烹调的方法,以蒸、煮、炖、烽为主,避免油腻、腌制、煎、炸、烤的食物宜选用的食物;柔软的米面及其制品,如面包、馒头、麦片、花卷、稠粥、面条、馄饨;细软的蔬菜、水果、豆制品、鸡蛋、牛奶等;适量的鱼虾、瘦肉、禽类二、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二、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提要提要]:合理安排老年人的饮食,使老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摄食过程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其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使其得到丰富的食物,保证其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充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少疾病,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1.与家人一起进餐,其乐融融与家人一起进餐,其乐融融 老年人的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状态十分重要,和家人一起进餐往往比单独进餐具有更多优点有调查表明,老年人与家人、同伴一起进餐比单独进餐吃得好,不仅增加对食物的享受和乐趣,还会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老年人和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交流感情,了解彼此在生活、身体、工作方面的状况,使老年人享受家庭乐趣,消除孤独,有助于预防老年人心理性疾病的发生2.老年人营养需要特点老年人营养需要特点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功能减退,出现不同程度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降低以及其他健康问题由于活动量相应减少,消化功能衰退,导致老年人食欲减退,能量摄入降低,必需营养素摄入也相应减少,更使老年人健康和营养状况恶化为适应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质利用率低的情况,应选用优质蛋白质老年人胆汁酸减少,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故摄入的脂肪能量比应以 20%为宜,并以植物油为主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且血糖调节作用减少,易发生高血糖,故不宜多用蔗糖老年人随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不断丢失,骨密度逐渐下降,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另一方面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如果膳食钙的摄入不足,应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故应注意钙和维生素 D 的补充锌是老人维持和调节正常免疫功能所必需,有硒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与延缓衰老有关,适量的铬可使胰岛素充分发挥作用,并使低密度蛋白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故老年人应注意摄入富含这些微量营养素的食物。
维生素不足与老年多发病有关,维生素 A 可减少老人皮肤干燥和上皮角化;β-胡萝卜素能清除过氧化物,有预防肺癌功能,增加免疫功能,延迟白内障的发生,维生素 E 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消除脂褐质,降低血胆固醇浓度,老年人亦常见 B 族维生素的不足,特别应注意补充叶酸;维生素 C 对老人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老年人应经常食用富含各类维生素的食物 三、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三、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提要提要]:60 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包括器官功能减退、基础代谢降低和体成分改变等,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慢性疾病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变,可能使老年人摄取的食物量减少而导致营养不良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体力活动减少,并因牙齿、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可能致食欲减退,能量摄入降低,必需营养素摄入减少,而造成营养不良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表明,60 岁以相老年人低体重(BMI<18.5kg/m2)的发生率为 17.6%,是 45 岁~59 岁的2 倍;贫血患病率为 25.6%,也远高于中年人群因此老年人更重视预防营养不良与贫血。
1.体重不足对老年人健康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体重不足对老年人健康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老年人营养不良最明显表现为体重不足体重不足是长期膳食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结果,同时也可能伴有其他微量营养素供给不足体重不足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一系列危害1)增加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疾病的易感性体重下降往往伴有体内代谢改变,蛋白质合成减少,出现负氮平衡,抗体合成减少,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以致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的发病机会增多2)骨折率上升)骨折率上升在一定范围内体重与骨密度呈正比,故轻体重者易骨折;而且瘦弱者在摔倒时缺少脂肪保护,亦易致骨折 ((3)损伤及外科伤口愈合缓慢)损伤及外科伤口愈合缓慢当机体进行大面积伤口愈合时,需要较多的能量和蛋白质,饮食中往往不能提供其全部营养需要,因此,缺乏组织储备的瘦弱者,愈合过程很慢4)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体重不足的人可能会出现冷淡、易激怒、倦怠、精神抑郁、神经质、不安或失眠的趋势5)某些应激状态者的耐受力低下)某些应激状态者的耐受力低下应激状态如延续的体力活动、受损伤、环境刺激、饥饿、外科手术等,正常者可增加激素分泌,调动体内代谢以对付应激状态,而消瘦者不能应付应激状态。
6)对寒冷抵抗力下降)对寒冷抵抗力下降瘦弱者缺少正常量的体内脂肪来防止身体过量散热,因而易出现畏寒症状7)经不起疾病消耗)经不起疾病消耗发烧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易变得更瘦,因其缺乏脂肪贮存而只能使组织蛋白质燃烧以提供能量2.如何预防老年人的营养不良与体重不足如何预防老年人的营养不良与体重不足((1)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提高膳食质量)保证充足的食物摄入,提高膳食质量增加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选择食物时,更应注意保证奶类、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的摄入,按照饮食习惯烹制合乎口味的膳食,以保证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2)适当增加进餐次数)适当增加进餐次数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一次进食较多,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可少量多餐,每天进餐 4次~5 次,这样既可以保证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对于已经出现营养不良或低体重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逐步增加含量,使消化系统有适应的过程3)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部分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下降及疾病等因素不能从膳食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可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4)及时治疗原发病及时治疗原发病老年人中支气管炎、肺气肿、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等发病率增加,这些疾病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5)定期称量体重,监测营养不良)定期称量体重,监测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若体重突然急剧下降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发生的前兆,因此,应当经常称量体重3.贫血对老年人健康有哪些影响贫血对老年人健康有哪些影响(1)贫血可使免疫力低下,致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2)贫血可使神经系统和肌肉缺氧,容易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神情淡漠、记忆力衰退、抑郁等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体能和工作能力降低3)老年人贫血容易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减弱,心脏耐缺氧的能力下降,而老年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基础,可出现心慌、心跳加快,使心脏负荷加重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衰4)由于血红蛋白量减少,氧气的运送能力减弱,稍微活动或情绪激动可导致血液含量进一步降低和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出现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5)贫血时消化功能和消化酶分泌减少,可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6)贫血可导致血管收缩和肾脏缺氧,使肾功能受损,可出现尿素氮升高,甚至蛋白尿,同时也会加重原有的肾脏疾病4.如何防治老年人贫血.如何防治老年人贫血((1)增加食物摄入)增加食物摄入贫血的老年人要增加食物摄入量,增加主食和各种副食品,保证能量、蛋白质、铁、维生素 B12、叶酸的供给,提供造血的必需原料。
2)调整膳食结构)调整膳食结构一般来说,老年人膳食中动物食物摄入减少,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利用率差,因此,贫血的老年人应注意适量增加瘦肉、禽、鱼、动物血有肝的摄入动物性食品是膳食中铁的良好来源,吸收利用率高,维生素 B12 含量丰富新鲜的水果和绿叶蔬菜,可提供丰富维生素C 和叶酸,促进铁吸收和细细胞合成吃饭前后不宜饮用浓茶,以减少其中鞣酸等物质对铁吸收的干扰3)选用含铁的强化食物)选用含铁的强化食物如强化铁的酱油、强化铁的面粉和制品等国内外研究表明,食物强化是改善人群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4)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适当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当无法从膳食中获得充足的营养素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如铁、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 等5)积极治疗原发病除了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以外,还患有其他慢性性病,这些慢性疾)积极治疗原发病除了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以外,还患有其他慢性性病,这些慢性疾病也可导致贫血因此需要到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病也可导致贫血因此需要到医院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四、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四、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提要提要]::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经常参加锻炼的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