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性别歧视与两性语言观.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499358
  • 上传时间:2020-04-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1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性别歧视与两性语言观摘要:近年来,很多人都从性别歧视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与性别关系本文作者对此很不认同,认为语言中本没有性别歧视而是人们头脑中的性别歧视观念赋予语言带有性别歧视色彩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先消除人们头脑中的此观念,承认并接受另一种观点――两性语言观 关键词:性别歧视现象 两性语言观 语言与性别关系一、前言语言学界对于语言与性别研究的重视始于Robin Lakoff,她在1973年提出的“女性语言”及在1975出版的《语言与女性的位置》中提出了女性语言的一系列特点在这种基调的影响下,Lakoff之后的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围绕着两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以及对女性的偏见来寻求实证支持,从而也让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这种观念更深入人心二、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Lakoff(1973:45-79)认为女性语言有八个特点:1)具体化的词汇;2)弱化的咒骂语;3)使用只表达情感而不含信息的形容词;4)反意疑问句的使用;5)语调的差异;6)过度礼貌的形式的应用;7)过分正确的语法;8)没有幽默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女性在词汇、句法和语用方面的差异构成了女性语言的独特风格:顺从、消极和不确定Lakoff总结的一系列女性语言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描写出了女性语言的特点,但是对于此结论,笔者认为其本身就是基于性别歧视观念之上得出的。

      并且在此之后,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并从语言中找到一系列“证据”加以支持的,以下是许多学者在语言中寻求的“实证”1.第三人称代词用作所指的使用在英语中,人们用“he”和“she”来区别第三人称单数的男性和女性在所指不明或泛指时,人们习惯用“he”来进行指称汉语中也是如此针对此现象,一些女权运动者创造了一系列可用来同时指称两性的人称代词,例如“hs”就是在所指不明时,用来指代“he”或“she”据统计,自大约1850年来,共出现了创新的通性的人称代词及相关的语法形式80多个(秦秀白:1996)笔者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实在没必要使其更复杂再者根据省力、精简原则,当人们需要新的词汇来表达新的意思时,人们一般会在原来词汇上赋予新的意义或在已有词汇上加词缀所以才出现了这种现象,当人们要表达不确定性别的第三人称单数时,选择了“he”当然不是“he”就是“she”,二选一的结果所以这并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在表达不确定性别的时候选择了“she”,那会不会出现另一番景象:男同胞们都站出来抗议“女权社会”?2.男性用语的非标记化和女性用语的标记化男性用语往往是无标记的,而女性名词常常是有标记的,如hostess就是通过给host添加粘着词素-ess来实现的,womandoctor是复合词构成的。

      对于类似第一个例子“host”加后缀-ess来表示“女主人”的现象笔者认为同样可用造词原理来解释,而对于有些学者认为男性语言是整个语言系统的标准和主体女性语言是附庸和变体的观点是不认同的在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用法,在一个名词前加上“woman”表示女性身份从历史的角度看,男性比女性接受教育的时间早,在当时像“doctor”,“professor”,“lawwyer”等词只有男性身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两性在职业上变得接近,所以就有必要在这些词前加“woman”来表征其性别3.男女两性在语序排列上的程式化在日常讲话和写作中,如男女相提并论,词序上则为男排先,女排后如Mr.and Mrs.,man andwoman.he andshe,boys and girls等在笔者看来,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从客观上来讲,表示男女两性的词放在一起总有一个先一个后,不是“he and she”就是“sheandhe”,总不能把两个词放在同一位置上再者,如果执意说成“sheandhe”,也不会影响交际况且,在英语中也有“ladies first”表示进出门时男士总是让女士先进去的词组;“ladies and gentlemen”也是如此,在隆重的公共社交场合,总会出现这样的词组。

      4.女性名词内涵意义的贬低化和男性名词内涵意义的褒扬化(the King)上帝←重要的人←国王←KingQueen→皇后→情妇→母猫(our master)耶酥←艺术大师←(Master)硕士←能手←主人←mastermistress→主妇→女教师→情妇但是词义的降格也出现在男性名词上gossip原义为“教父”,现指“爱讲闲话的人”或“爱传流言蜚语的人”villain,boor,churl原指“种田人”,后来词义都发生降格,与“恶棍”、“粗暴”、“愚蠢”等概念联系起来(陆国强,1983:101)5.谚语中的性别歧视Three woma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三个女人一台戏)No war without a woman.(凡是战争均由女人而起)Woman is made to weep.(女人生性好哭)但在英语中也有这样的谚语: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在汉语中也有“子不教,父之过”6.男女两性在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差异语言学家们从话题的选择、话语方式与策略两方面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进行比较关于话题的选择,女性较多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个人,关系当前;而男性喜欢的话题则相反,男性较少直接袒露自我,与即时情景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话语方式与策略方面女性在交谈中表现得比较合作通常是大家轮着讲人人都有讲话的机会,很少发生个别人长时间占据发言权的情况当别人说话时,女性常有积极的反应,还间或对说话内容发出感叹,予以评论,或提出问题男性在交谈中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倾向于由自己来控制话题的选择与说话的机会,不肯轻易向别人让出发言权男性打断别人说话的情景也比女性多由此,语言学家们认为由于女性太过礼貌、犹豫和顺从,以至于她们的言语风格并不有效,而且往往缺乏交际技巧但笔者认为这些调查结果只能说明男女两性话语风格不同,并不能说明其他问题,更不能说女性的言语风格无效、缺乏技巧等二、两性语言观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众多语言学家的观点),归根到底是人们头脑中歧视女性的思想在语言上的反映,是思想观念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暂且不谈性别歧视观念的根源因为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取缔这根深蒂固的观念,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另一种客观的不带任何歧视观念的观点来 取代――两性语言观1.两性语言观的定义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更容易从自身的语言方式出发来判断对方的交际方式,从而导致对交际对方的偏见甚至是歧视这种认识势必会造成研究者们产生性别差异(歧视)不可能根本消除的观念。

      一种社会观念一旦在语言中得到“定影”,其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要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歧视观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并接受另一种观念――两性语言观两性语言观是指由于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不同,参加的社会活动不同而形成的两套男女两性不同的话语风格这两套不同的话语风格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或男女两性在实践中不同的风格化表演而形成的并且在交际过程中,每个个体身上都有这两套不同的话语风格,只是性度不同而已根据不同的场景,人们会灵活地运用两套不同的话语风格来进行交际,使得交际更成功为了更好地理解两性语言观这个概念必须介绍一下“性度”这个概念性度”就是用来表示男性语言特点和女性语言特点程度的概念比如,“男性度”就是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只看某一具体的交际过程中,你身上的男性语言特点有多少,占多大比例2.两性语言观的优点两性语言观不仅能从根本上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它还能成功地解释生活中性别与语言的一系列现象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每个性别个体身上不仅仅是单一的性别因素起作用,而且随着个体的身份、文化修养、交际对象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生活中,在某些方面,男人可以女性化,女人也可以男性化人们总是习惯于区分男女不同的行为方式,包括言语特征、形成性别语言的固定模式,而这种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规范被长期固定下来,继而人们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就被看成是标记性别身份的行为。

      因此如果一个女性说话粗鲁经常控制话题或打断别人,就被认为不像女人;同样一位男性如果说话细声细气,委婉含蓄或过于礼貌,则会被认为有“女人气”或“娘娘腔”实际上男女之间在语言上有很多共同特点,甚至有时也会出现性别角色互换的现象比如作为领导的女性身上男性化特征可能多一些,在事业上有成就的女性一般被我们称为“女强人”,她们在言语行为上表现出果断、干练、直截了当的风格而从事艺术、医生、教师(特别是幼儿教师)等职业的男性,在言语风格上多表现为礼貌得体、委婉客气、语气缓和等特征有人曾经对在印度讲印地语的两性人使用语言的情况作过调查,结果发现,由于在印地语中有两种性别形态标记(如有些动词、形容词和后置修饰语有阴性和阳性之分)讲印地语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性别对语言形式作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存在性别上的模糊性这些两性人根据情景的不同,他们经常变换使用表示不同性别的语言进行性别身份的交换同样,两性语言观也能很好地解释“同志文化”、“变性文化”和“性别反串文化”等现象三、结语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所谓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语言本身是清白无辜的。

      但语言的使用者却按照其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赋予语言一定的语用色彩若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就得从思想上消除性别歧视观念,承认并接受两性语言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