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当代文学笔记》word版.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394382127
  • 上传时间:2023-09-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笔记 2004年4月现文史串讲资料本课程不关注作品本身,应重点掌握:1、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是如何产生的;2、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出现后产生何种独特影响和作用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3、综合性、连续性的文学现象;4、对文学史上出现的重要的文艺运动(理论、口号、论争)要专门了解,重要的文学社团、风格流派要专门了解与分析增强历史感1、 本教材比较严格按时间顺序描述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应以本教材为主,适当翻阅其他教材推荐: 北大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礼群著;△人大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刘勇等著,大32开绿皮)考试题型:1、单选,20分; 2、多选,(5题)10分; 3、名词解释,(4题)16分;4、简答,(3题)24分; 5、论述(2题)30分内容上分几大部分: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概论;二、重要作家及文学社团的创作过程、风格特点、影响、作用;三、重要的文艺运动及其作用与影响绪论一、历史发展进程:首先,这个进程是现代文学30年在几千年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的现代文学是几千年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根本的转折点,是彻底的,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旧诗达到了辉煌的顶点,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以现代新诗只能破旧立新走一条完全不同的新路启功先生认为: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是嚷出来的,宋代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第二,是指现代文学自身的历史发展阶段1、现代文学开始的时间是1917年前后前”,其一指1915年《新青年》创刊,新文化出现萌芽,当时是在上海创刊,称作《青年杂志》,再向前推可推至晚清时期近代文学、晚清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先声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主要背景,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后”,指1919年,《新青年》在文学革命运动过程中的作用——特殊的阵地2、现代文学30年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阶段以一系列重要的文学运动、文学理论为标志进行划分1917-1927——“五四”文学时期;1928-1937——“左翼”(革命)时期的文学;1938-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首先,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即1917年开始的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口号的文学革命,主要是以语言表现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运动,至于文学内容的改革还比较模糊革命文学是1928年前后掀起的又一场文学革命运动,着重探讨文学内容的深入发展,要求文学和社会革命、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内容的层次上对文学的变革提出了深层的要求。

      第二个阶段“五四”新文学不断走向成熟,出现了内容上比较激进的“左翼”文学思潮,也出现了文学自由化、多元化的文学思潮,即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等京派、海派为代表的……(此处未记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现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第三个阶段更多由政治形式所规定,文学又出现了一次带有显著特色的变化,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文学热潮,“抗日救亡”是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一切文学形式都围绕抗战而发展1942年后,现代文学显著地出现了以地区为特色的现象其一,以陕甘宁地区、延安、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主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土改;其二,是以大中城市广大地区为代表的国统区文学,突出描写对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广大市民的命运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标志着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的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文学历史阶段的结束,同时标志着当代文学历史阶段的开始在会上,周扬和茅盾分别代表解放区和国统区做了主题报告,郭沫若做了总报告思考:现代文学三个阶段如何显示了相对独立性和主体联系的特色?二、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1、现代文学的一般特征:集中地出现了大批著名作家作品,形成众多风格流派、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社),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以作家背景为主的阵营:其一是以留日作家为主的东方文化阵营;其二是以留欧、留美作家为主的西方文化阵营。

      现代文学始终伴随着各种文学思潮、文学运动而发展2、本质特征:(1)高度集中体现了新与旧的冲突和交接、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纵向) 例如周作人(2)中与外的沟通和融汇横向) 例如鲁迅(3)始终是与时代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具有自觉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基本的风格流派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十五部分进行讲解第一讲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初期新文学创作第二讲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第三讲 郭沫若新诗创作的价值,史剧创作的地位及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第四讲 茅盾文学创作的价值、文学史地位及现实主义风格的追求第五讲 最初两个文学社团即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历史贡献第六讲 新月社、语丝社等其他社团的独特贡献及新文学创作的繁荣第七讲 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流派第八讲 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人小说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第九讲 曹禺等人戏剧创作的独特贡献及文学史地位第十讲 三十年代诗歌与散文创作的价值和地位第十一讲 抗战文艺运动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的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第十二讲 艾青等人诗歌创作的独特贡献及文学史地位第十三讲 赵树理、孙犁所代表的解放区创作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第十四讲 钱钟书、张爱玲所代表的国统区创作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第十五讲 四十年代文学社团与文学思潮(“九叶”诗派,通俗文学的发展与成熟)第一讲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初期新文学创作范围较大的问题如背景一般以小题考察,而比较具体的方面一般考大题。

      一、背景与意义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向现代转型,中国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地看到: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的健强,是民族的醒悟因此,“五四”时期,文学被推至前所未有的地位五四”文学运动有广泛的基础,即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三个变化,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维新派为主的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真正揭开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崭新的一页,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融的眼光,体现了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学又继承、又批判、又创新的文学发展观念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根本转型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二、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维新思潮的发展,晚清文学呈现了一种繁荣局面晚清文学的繁荣,体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晚清文学显示了一种把文学推向现代化的趋势影响: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明确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

      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年-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800多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很大的影响3、晚清小说创作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出小说界革命,在艺术上不成功,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明确反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追求它的社会意义,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人和事,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4、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花女》,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三、《新青年》的重要作用及“文学革命”口号的正式提出《新青年》是综合性文化刊物,而非纯文学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最初称为《青年杂志》它是整个“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期间代表着新文学、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学、旧文化进攻批判的主要阵地。

      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理论、口号、文学作品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1917年1月、2月,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正式开始五四”新文学最初一批重要作品就是在《新青年》上刊登的,最重要的是1918年1月首次刊登胡适等人创作的白话新诗同年5月,刊登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实践的正式开始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同时出现了一个创作群体,称作“新青年”作家群同时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刊物:《每周评论》、《少年中国》、《星期评论》、《新潮》,以《新潮》为核心,也出现了“新潮”作家群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920年,白话文终于取得了正宗地位,北洋政府被迫承认白话文为国语四、“五四”新文学进程中封建复古势力的反扑(绿皮书P.40)两个复古派:学衡派,20年代初期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组成;甲寅派,以章士钊为代表五、“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白话新诗的尝试,1920年3月胡适出版《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新诗集绿皮书P.50)刘半农1918年5月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无韵诗;同年7月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

      课本P.104)初期白话诗人的贡献与不足:1、坚持用白话写诗;2、语言与体式上创立了自由、无韵、散文诗体等不足是:缺乏感情、想象力,结构松散、缺乏韵律美其他小说、戏剧、散文做一般了解思考:晚清文学观念的变化对“五四”新文学有哪些影响?第二讲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绿皮书P.58)(一)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但他是独特的一个,其独特体现在:他是“五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他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鲁迅批判》中指出,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描写着死亡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还有李健吾先生三)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鲁迅超越了个人人格特征,显示出一种民族魂。

      四)显示了鲁迅对现代文学在多种文体形式上有一种积极的开拓,并且显示了新文学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杂文的辉煌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他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鲁迅文学创作的核心:1、对农民关注本身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2、其关注并不是平面化、简单化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