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5湖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57页备考2025湖南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的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答案】 D2、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的是( )A.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B.好学、好问C.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D.个性初具雏形【答案】 A3、以下关于儿童恐惧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恐惧会慢慢消失B.儿童只会对具体事物感到恐惧,而对抽象概念则因无法理解,也就无所谓恐惧C.对儿童恐惧症的矫治,在必要时可使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D.恐惧症是无法用“脱敏”法矫治的【答案】 A4、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A.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B.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C.支持者、合作者、组织者D.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答案】 A5、重视(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答案】 D6、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答案】 A7、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 A.张汉良B.张之洞C.张宗麟D.张雪门【答案】 D8、 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指向性和集中性B.鲜明性和选择性C.清晰性和指向性D.清晰性和集中性【答案】 A9、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答案】 A10、()是指除评价对象自身以外的其他人或组织对该评价对象所进行的评价A.自我评价B.他人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答案】 B11、()是教师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育方法A.讲解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游戏法【答案】 C12、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A.教材B.家长C.教师D.儿童【答案】 D13、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A.按规定不能用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答案】 B1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B.1—2岁C.2—3岁D.3—6岁【答案】 A15、儿童出生后就出现了注意现象,这实质上是一种( )A.选择性注意B.有意注意C.定向性注意D.随意注意【答案】 C16、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A.双关性B.表面性C.形象性D.绝对性【答案】 B17、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答案】 C18、亲子关系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放任型B.溺爱型C.保护型D.包办型【答案】 A19、以下哪部教育著作以“回归自然,发展天性”为主线索?( )A.《教育漫话》B.《爱弥儿》C.《幼儿园的研究》D.《三字经》【答案】 B20、中班幼儿能双手抓杆悬空吊起( )A.10秒左右B.15秒左右C.20秒左右D.25秒左右【答案】 B21、《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 )。
A.2.5小时B.3小时C.2小时D.3.5小时【答案】 D22、我国幼儿园是对( )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A.6 B.2 C.3 D.4【答案】 C23、儿童心理发展的先学前期是指( )A.1~3岁B.3~6岁C.6、7岁~11、12岁D.11、12岁~14、15岁【答案】 A2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方法?( )A.观察法B.范例和演示C.游戏练习D.鼓励和纠正【答案】 D25、 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观点的教育家是( )A.陈鹤琴B.蔡元培C.杜威D.夸美纽斯【答案】 A26、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 )发生的标志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答案】 B27、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D.幼儿的自理能力【答案】 B28、下列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C.义务教育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答案】 C29、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产生的自然物质基础是( )A.遗传差异B.教育差异C.环境差异D.物质差异【答案】 A30、关于“单一活动”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幼儿园“单一科目”教学活动由教育活动设计者设计,强调单一概念和技能的教学B.以教师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难以发挥C.在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D.教育活动设计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的各学科目标【答案】 C31、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 )A.训练B.提醒C.解除紧张D.打骂【答案】 C32、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相似的表现。
这是个性的(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社会性【答案】 C33、下列几项中符合正确游戏教育观的是( )A.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B.游戏是学习的对立面C.教师应决定游戏的情节D.教师应决定游戏的方向【答案】 A3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其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中的“目标”部分主要是起( )作用的A.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B.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C.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D.表明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何在【答案】 D35、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关精神,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开发儿童智力B.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C.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D.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答案】 C36、《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A.福禄贝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答案】 D37、在整个童年期基本没有什么发展的器官系统是( )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生殖系统D.运动系统【答案】 C38、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B.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C.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D.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答案】 B39、(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A.铁B.钙C.碘D.钠【答案】 C40、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 A.怀抱反射B.抓握反射C.觅食反射D.吸吮反射【答案】 B41、幼儿出现中暑现象,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立即将其送至阴凉通风处休息B.服用十滴水等祛暑药品C.令其大量饮用冰水,以迅速降低体温D.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答案】 C42、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A.启蒙性B.发展适宜性C.活动性D.综合性【答案】 D43、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 )的成分A.自我控制B.自我体验C.自我评价D.自我觉醒【答案】 B44、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 )五大领域。
A.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D.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答案】 B45、在管理幼儿园班级时,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是指( )A.幼儿园班级管理B.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C.幼儿园班级情况分析D.幼儿园班级工作安排【答案】 B46、以下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