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14实验与探究.docx
13页专题强化练(十四) 实验与探究一、单选题1.(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副交感神经在调节心脏跳动中起重要作用为研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和原理,实验小组取4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蛙的心脏,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其中心脏A1和A2保留副交感神经,心脏B1和B2剔除副交感神经,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分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①刺激A1的副交感神经,从A1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1的营养液中B1心脏跳动变慢②“?”B2心脏正常跳动A.副交感神经属于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入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该实验证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一种使心脏跳动变慢的化学物质C.配置的营养液在成分及理化性质上要与健康蛙心肌细胞液相同D.“?”处应是“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2的营养液中”解析: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A项错误;由①的实验操作及结果可知,该实验证明副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产生了一种使心脏跳动变慢的化学物质,B项正确;若要保持蛙心脏的正常生命活动,则营养液中的化学成分与健康蛙的组织液中的化学成分应该相似,C项错误;“?”应是“不刺激A2的副交感神经,从A2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2的营养液中”,D项错误。
答案:B2.(202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三模)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中,采用“加法原理”的是( )A.“探究性激素对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影响”的实验中,对实验组公鸡切除睾丸B.“探究甲状腺激素对高等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中,给实验组饲喂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C.“探究某种新病毒遗传物质种类”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D.“探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的实验中,向实验组中加入适量的呼吸酶抑制剂解析:“探究性激素对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影响”的实验中,对实验组公鸡切除睾丸,属于减法原理,A项错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高等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中,给实验组饲喂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是对处理对象进行干预,属于加法原理,B项正确;“探究某种新病毒遗传物质种类”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是将DNA和RNA水解,属于减法原理,C项错误;“探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的实验中,向实验组中加入适量的呼吸酶抑制剂是抑制呼吸,属于减法原理,D项错误答案:B3.(2023·广东江门统考二模)荔枝的冬梢是影响翌年开花结果的因素之一。
出冬梢、春无花,夏无果”,幼龄树早花或花量大是造成花而不实的弊病根源研究表明,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施用对荔枝具有一定的控梢促果的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喷洒不同浓度乙烯利对荔枝抽穗的影响浓度/(mg·L-1)对照5001 0002 0003 000花穗长度/cm22.0219.416.5915.8515.78每穗平均花量/朵1 2381 0791 023630317雌花比率/%10.0611.7411.7930.1446.42抽穗率/%93.7391.4686.8754.9753.71A.乙烯利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B.乙烯利能为荔枝生长提供能量,也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实验浓度范围内,乙烯利能抑制花穗伸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好D.荔枝经处理后,雌花比率随抽穗率的提高而提高解析: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而是人工合成的,A项错误;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既不为荔枝生长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B项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实验范围内,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后花穗长度均有所降低,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项正确;荔枝经处理后,实验浓度内,雌花比率随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而抽穗率随乙烯利浓度升高而降低,D项错误。
答案:C4.(2023·广东深圳二模)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下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Kp-10可以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B.饲料中添加Kp-10更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C.GnRH神经元位于下丘脑中,器官A为垂体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解析:由图2分析,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A项错误;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只能够注射,不能饲喂,B项错误;Kp-10的靶器官由图1可知应为GnRH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C项正确;过程①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D项错误答案:C5.(2023·广东揭阳校考二模)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蓝紫光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AC浓度,因变量是地上部分相对长度和主根相对长度C.由实验结果可知:浓度为10-5和10-4 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D.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的是红光-远红光,A项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AC浓度和水稻种子的种类,因变量是地上部分相对长度和主根相对长度,B项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据图可知,浓度为10-5 mol/L的PAC是主根相对长度大于浓度为0 mol/L的PAC,所以是促进作用,C项错误;据图可知,当浓度低于10-5 mol/L时赤霉素对三种水稻的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项正确答案:D6.(2023·广东梅州模拟预测)研究发现,植物在高盐环境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如过氧化氢等活性氧会攻击磷脂分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了研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中苜1号和WL903两种紫花苜蓿为材料,设置了对照组(CK组)、NaCl组(200 mmol/L NaCl+Hoagland营养液)和MT组(100 umol/L褪黑素+200 mmol/LNaCl+Hoagland营养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K组需要添加等量的Hoagland营养液B.由图可知,盐胁迫能降低紫花苜蓿的光合作用速率C.在盐胁迫下,紫花苜蓿WL903具有更强的抗逆性D.褪黑素能缓解盐胁迫下活性氧对光合作用相关膜结构的损伤解析:对照组的处理是没有盐胁迫也不加褪黑素,其他条件不变,A项正确;盐胁迫的环境即添加NaCl的组,与CK组比,中苜1号和WL903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CK组,B项正确;黑色柱子代表的是WL903,我们发现与中苜1号相比,有盐胁迫时,净光合速率降低,过氧化氢酶的含量也减少,抗逆性更弱,C项错误;MT组柱子均比NaCl组高,说明褪黑素有利于提高过氧化氢酶含量,减少活性氧对磷脂分子的攻击,D项正确答案:C7.(2023·广东汕头模拟预测)化感作用主要指植物产生及释放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形成有利或有害作用的现象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液分别处理玉米和黑豆种子,研究它们之间的化感作用关系,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属于化学防治B.鱼腥草分泌化感物质促进黑豆种子的萌发C.a点对应浓度的提取液对玉米和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相同D.合适比例的鱼腥草和玉米进行套种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解析:利用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属于生物防治,A项错误;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鱼腥草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黑豆种子的萌发,B项错误;与对照组相比,a点对应浓度的提取液对玉米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对黑豆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C项错误;由图可知,较低浓度的提取液对玉米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但浓度较高玉米的发芽率和叶绿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所以合适比例的鱼腥草和玉米进行套种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D项正确。
答案:D8.(2023·广东一模)为制备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以降解厨余垃圾废液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研究人员探究了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某厨余垃圾废液的最佳接种量比,将两种菌液进行了不同配比的分组处理,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R0R1R2R3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1∶02∶11∶10∶1A.微生物利用其合成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分解废液中的相关物质B.实验过程中,需将上述菌液分别接种于相同体积的厨余垃圾废液中进行培养C.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具体处理是将适量R2组的菌液接种到等量无菌水中D.可通过检测实验前后废液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以确定适宜的配比解析:酶具有专一性,可分解相应的物质,微生物利用其合成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分解废液中的相关物质,A项正确;实验过程中,厨余垃圾废液的作用类似于培养基,其体积是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B项正确;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具体处理是将适量R2组的菌液接种到等量的普通培养基中,无菌水中微生物不能生活,做对照无意义,C项错误;可通过检测实验前后废液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以确定适宜的配比,含量最少的比例最适宜,D项正确。
答案:C9.(2023·广东一模)为探究植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通过地上信号还是地下信号进行,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在不移动土壤的情况下,化学信息可以通过管子进行交流;1~6号的根部不联系,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如图a),15 min后,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结果如图b所示对6号植株进行干旱诱导后1 h,再次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发现6~11号植株的气孔大多数都关闭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受干旱胁迫时,1~11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无显著差异B.据图分析可知,植物之间可以通过地下信号进行信息交流C.在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大小与距离6号植株的远近无关D.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部产生的助追信号会不断地通过地下通路传递解析:由图可知,对照组8、9、10、11的气孔开放度无明显差异,可说明在不受干旱胁迫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无显著差异,A项正确;因为在模拟干旱环境后,可以看到根部有联系的植株其气孔开放度更低,因此判断是在地下部分交流信息的,B项正确;由图可知,6~8号气孔开放度小于9~11号,可知在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大小与距离6号的远近有关,C项错误;分析题图,距离越远的植株其气孔开度越小,但8号的气孔开度小于7号,可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根部产生的助追信号会不断地通过地下通路传递,D项正确。
答案:C10. (2023·广东一模)结肠癌是指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可抑制肿瘤生长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