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产伤的诊治课件.ppt
34页新生儿产伤的诊治新生儿产伤的诊治 新生儿产伤新生儿产伤n n产伤指在分娩时的机械因素对胎儿或新生儿产生的损伤自然分娩时母亲子宫规则地收縮将胎儿娩出体外胎儿的大小、胎位、骨盆的形态及接产方式都可以导致分娩时出现机械性损伤难产、胎吸或产钳助产等因素均可导致产伤据统计产伤的发生率为0.1%0.7%随着产科技术的进步使产伤所致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n n临床上最常见的 产伤包括:皮肤软组织损伤、头颅血肿、锁骨骨折常见的几种新生儿产伤常见的几种新生儿产伤n n皮肤软组织损伤(产瘤)n n出血(头颅血肿、帽状腱膜下出血、损伤性的颅内出血)n n神经损伤n n脊柱及脊髓损伤n n骨折n n内脏损伤n n其它产伤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n n软组织损伤部位与先露方位有关,如头先露软组织损伤在头颈部,肩先露时软组织损伤在肩周围,臀先露软组织损伤在臀部分娩时,先露部位软组织在产道受子宫收缩与产道阻滞两者共同作用下使软组织受压、变形,静脉瘀血,水肿,皮肤出现挫裂伤用胎头吸引器时头皮损伤增多,用产钳时面部损伤增多n n软组织损伤严重时可导致皮肤软组织坏死产瘤产瘤 多发生于阴道分娩的婴儿顶枕部弥漫性头皮与皮下组织肿胀,边缘不清,无囊样感。
其范围可超越中线与骨缝肿胀处可有凹陷性水肿,局部可有瘀点或瘀斑有时可同时存在头颅血肿和帽状腱膜下出血多在生后数天消退瘀斑需数周消退无需特殊治疗头颅血肿头颅血肿n n病因:是因产伤导致顶枕部病因:是因产伤导致顶枕部骨膜下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血肿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血肿因受骨缝限制出血局限于颅骨之间常见的病因是胎头吸因受骨缝限制出血局限于颅骨之间常见的病因是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头皮接触处骨膜下出血引术或产钳术头皮接触处骨膜下出血n n临床表现:常见顶部不对称性边缘清晰的局限性肿块肿临床表现:常见顶部不对称性边缘清晰的局限性肿块肿块不超过骨缝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有囊样波动感部分块不超过骨缝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有囊样波动感部分患儿伴血肿下颅骨骨折(患儿伴血肿下颅骨骨折(5 510%10%),拍片可证实,也可并),拍片可证实,也可并发颅内出血继发感染时血肿可迅速增大,需切开引流发颅内出血继发感染时血肿可迅速增大,需切开引流n n治疗:一般无需抽取积血,多在治疗:一般无需抽取积血,多在6868周自动吸收积血多周自动吸收积血多时,时,血红蛋白分解增多,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及引起贫血,血红蛋白分解增多,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及引起贫血,必要时可输血。
大的头颅血肿因吸收慢、易感染等因素外必要时可输血大的头颅血肿因吸收慢、易感染等因素外科有时主张穿刺抽血,局部加压包扎科有时主张穿刺抽血,局部加压包扎帽状腱膜下出血帽状腱膜下出血n n为脑膜下与骨膜之间的出血因帽状腱膜与骨膜为脑膜下与骨膜之间的出血因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是一个潜在的间隙,前缘为眼眶,后缘为枕之间是一个潜在的间隙,前缘为眼眶,后缘为枕骨,两侧为外耳因无骨缝限制,有时出血量可骨,两侧为外耳因无骨缝限制,有时出血量可较多最常见于胎吸或产钳助产最常见于胎吸或产钳助产n n临床表现:头颅部较广泛的肿胀,同样可有囊样临床表现:头颅部较广泛的肿胀,同样可有囊样感,但它可超过骨缝吸收缓慢出血多时可出感,但它可超过骨缝吸收缓慢出血多时可出现贫血、休克有时因损伤程度重需要拍头颅现贫血、休克有时因损伤程度重需要拍头颅X X片检査有无合并颅骨骨折片检査有无合并颅骨骨折n n治疗:止血对症,必要时输血要排除低凝血酶治疗:止血对症,必要时输血要排除低凝血酶原症,原症,若有低凝血酶原症应给以纠正若有低凝血酶原症应给以纠正损伤性颅内出血损伤性颅内出血n n产伤所致颅内出血可发生在脑外如硬膜外、硬膜下与蛛网膜产伤所致颅内出血可发生在脑外如硬膜外、硬膜下与蛛网膜下腔,也可发生在脑实质和脑室内。
下腔,也可发生在脑实质和脑室内n n病因:有胎位异常导致娩出困难,如臀位、持续枕横位等病因:有胎位异常导致娩出困难,如臀位、持续枕横位等也可因头盆不称如巨大儿或骨盆狭窄所致难产此外胎吸及也可因头盆不称如巨大儿或骨盆狭窄所致难产此外胎吸及产钳助产用力不当也可导致烦内出血产钳助产用力不当也可导致烦内出血n n分娩时,在母体内或体外,颅骨直接受压或受不适当的牵引分娩时,在母体内或体外,颅骨直接受压或受不适当的牵引引起脑膜撕裂,脑血管破裂导致脑膜撕裂与颅内出血破裂引起脑膜撕裂,脑血管破裂导致脑膜撕裂与颅内出血破裂的血管部位不同,颅内出血部位也不的血管部位不同,颅内出血部位也不一,一,一,一,如硬膜下出血,蛛如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87%87%的颅内出血患儿在生后的颅内出血患儿在生后4848小时内可出现呼吸暂小时内可出现呼吸暂停或惊厥停或惊厥n n治疗:目前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可手术去除血肿治疗:目前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可手术去除血肿反复腰穿可减少脑积水预后与脑内出血与脑积水程度有关。
反复腰穿可减少脑积水预后与脑内出血与脑积水程度有关脑损伤后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脑损伤后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n n发生率为0.133.6/1000,分娩过程中多种原因可导致臂丛神经根牵拉性损伤而引起上肢运动障碍,是最常见的神经损伤性产伤臂丛神经由颈5胸1脊神经组成n n病因:本病的发生与难产、巨大儿、臀位、肩娩出困难等因素有关锁骨骨折时新生儿常同时有产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n n临床表现:依损伤部位可分临床表现:依损伤部位可分3 3型:型:n n1.1.颈颈5757脊神经受压时,可出现上臂型脊神经受压时,可出现上臂型-ErbErb瘫(杜瘫(杜-欧氏麻欧氏麻痹)表现为痹)表现为“服务员指尖服务员指尖”位,患肢垂于体侧,上臂内位,患肢垂于体侧,上臂内收、内旋,前臂旋前,肘部微屈,肩部外展困难,肱二头收、内旋,前臂旋前,肘部微屈,肩部外展困难,肱二头肌反射消失,患侧拥抱反射消失此种麻痹约占肌反射消失,患侧拥抱反射消失此种麻痹约占90%90%n n2.2.颈颈88胸胸1 1脊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臂型脊神经受压,可出现下臂型-克伦布基麻痹占克伦布基麻痹占1%1%,表现为手的瘫痪,腕不能屈曲,大小鱼际肌萎缩,表现为手的瘫痪,腕不能屈曲,大小鱼际肌萎缩,胸胸1 1交感神经纤维受损时可引起交感神经纤维受损时可引起HornerHorner氏综合征,可出现氏综合征,可出现眼睑下垂,眼裂变小,眼球稍陷,瞳孔缩小,面部少汗、眼睑下垂,眼裂变小,眼球稍陷,瞳孔缩小,面部少汗、潮红,此种臂丛下干损伤单独存在少见,常与上丛同时损潮红,此种臂丛下干损伤单独存在少见,常与上丛同时损伤。
伤n n3.3.全臂型全臂型-全上肢瘫:全臂丛损伤约占全上肢瘫:全臂丛损伤约占10%10%,表现为臂全部,表现为臂全部麻痹,上肢及肩部肌肉麻痹,感觉、反射消失,少汗干燥,麻痹,上肢及肩部肌肉麻痹,感觉、反射消失,少汗干燥,肌肉弛张、萎缩肌肉弛张、萎缩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n n治疗治疗治疗治疗:早期保守治疗也可用营养外周神经药物早期保守治疗也可用营养外周神经药物功能的恢复依赖于臂丛神经损伤的程度若损伤为功能的恢复依赖于臂丛神经损伤的程度若损伤为神经功能性麻痹神经功能性麻痹,数周内可完全恢复若神经损伤数周内可完全恢复若神经损伤为神经断伤或完全性撕脱,不可能恢复感觉功能为神经断伤或完全性撕脱,不可能恢复感觉功能丧失提示损伤严重因不可能预先确定损伤的程度,丧失提示损伤严重因不可能预先确定损伤的程度,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轻柔以防臂丛出现新的损伤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轻柔以防臂丛出现新的损伤开始开始4-54-5天要保护上臂直至浮肿消退,可将前臂固定天要保护上臂直至浮肿消退,可将前臂固定在上腹部以减少不适在上腹部以减少不适1 1周后对肩、肘、手腕关节进周后对肩、肘、手腕关节进行移动度训练,以防止挛缩数周后可行针灸、按行移动度训练,以防止挛缩。
数周后可行针灸、按摩,每天对肢体关节进行几次被动运动,以维持其摩,每天对肢体关节进行几次被动运动,以维持其屈曲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多数在屈曲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多数在223 3个月内恢复个月内恢复3636个月不恢复,神经干断裂及神经根性撕脱伤无个月不恢复,神经干断裂及神经根性撕脱伤无自行恢复可能,应及早手术修补损伤神经洽疗近自行恢复可能,应及早手术修补损伤神经洽疗近年采用神经显微修补技术使臂丛神经麻痹预后明显年采用神经显微修补技术使臂丛神经麻痹预后明显改善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n n发生率约为发生率约为1.8/10001.8/1000例分娩是仅次于臂丛神经麻例分娩是仅次于臂丛神经麻痹较为常见的外周神经损伤痹较为常见的外周神经损伤n n病因:病因:n n1.1.部分病例是继发于产钳助产,钳叶位置不当,压部分病例是继发于产钳助产,钳叶位置不当,压迫颈乳孔,伤及面神经及下颌神经支的交叉部迫颈乳孔,伤及面神经及下颌神经支的交叉部n n2.2.头先露时胎儿面神经在母亲骨盆的突出部位受压头先露时胎儿面神经在母亲骨盆的突出部位受压较久所致较久所致n n3.3.抬头下降受阻,胎头侧屈向一侧肩部,压迫耳前抬头下降受阻,胎头侧屈向一侧肩部,压迫耳前的面神经而受损。
的面神经而受损n n4.4.由于中枢损伤可造成面神经核上部或颅侧部分的由于中枢损伤可造成面神经核上部或颅侧部分的损伤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n n临床表现: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最常见,多在生后第1-2天出现,为一侧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表现为哭闹时面部不对称,患側面肌运动障碍,鼻唇沟浅,口角向健側移动同侧皱额及闭眼受影响,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不受影响n n治疗:主要是支持治疗90%可在生后2周余完全恢复1年后持续未恢复的面神经麻痹用神经移植或神经转移术治疗膈神经麻痹膈神经麻痹n n膈神经损伤导致同侧膈肌运动瘫痪n n常为单侧性,75%同时伴有臂丛神经损伤n n多在生后1天内出现呼吸窘迫、患侧呼吸音减低,胸片示患侧膈肌隆起,纵膈向对侧移位n n一般保守治疗,给氧气、呼吸衰竭时可用CPAP或机械通气呼吸窘迫持续不消失可考虑膈肌折叠术、膈神经成形术喉返神经损伤喉返神经损伤n n可导致声带麻痹n n表现有喉喘鸣、呼吸窘迫、哭声嘶哑、吞咽困难,直接喉镜可确诊n n治疗方法取决于症状的轻重挫伤所致麻痹常可自动恢复,重度呼吸窘迫需要气管插管桡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n n分娩时肱骨中段骨折,可致桡神经损伤。
n n表现为患侧手腕呈垂腕畸形,局部肿胀,患肢活动受限n n治疗:小夹板固定,使手指和腕关节维持背身位,予以针灸、按摩,同时服用B族维生素,骨折骨折n n产伤性骨折常见于锁骨、肱骨或股骨产程长,难产特别是臀位,巨大儿,或有胎儿窘迫需要快速娩出时,容易发生产伤n n由于疼痛可以很轻,畸形也不明显,骨折可能被忽略常为其他原因拍片所诊断有的骨折因疼痛导致假性瘫痪,肢体无力,对刺激无反应而获诊断骨折骨折n n新生儿骨折的共同临床症状:新生儿骨折的共同临床症状:n n1.1.局部肿胀局部肿胀n n2.2.失血反应:如完全性骨折可有较多内出血,严重失血反应:如完全性骨折可有较多内出血,严重时患儿可有皮肤苍白、脉细、肤温低,血压低等时患儿可有皮肤苍白、脉细、肤温低,血压低等休克症状休克症状n n3.3.发热反应:系骨折后血肿吸收,变性蛋白进入血发热反应:系骨折后血肿吸收,变性蛋白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发热反应,但一般仅液,引起全身发热反应,但一般仅3838左右,持左右,持续续3434天热退,如发热时间长则要考虑有无感染天热退,如发热时间长则要考虑有无感染n n4.4.骨折处明显移位时应注意有无血管、神经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