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的常见鸟类趣谈(精编版).docx
13页古诗词的常见鸟类趣谈———————————————————————————————— 作者:———————————————————————————————— 日期:?古诗词的常见鸟类趣谈1、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地位高尚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点评:用凤凰的叫声来形容乐声动听、 李凭弹奏箜篌技艺高超 ,想必凤凰的叫声是非比寻常的但实际上是怎么样个动听法 呢?《左传》云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表明凤凰的叫声是清脆洪亮的 ;也有说像箫声 ,其音可以引来百鸟传说当年舜作《箫韶》曲的时候 ,凤凰都被招来了,想必是凤凰听见声音以为遇到同类缘故吧2、青鸾传说中的五神鸟之一, 多为神仙坐骑 赤色多者为凤 ,青色多者为鸾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 ,更有携手人——唐李白《凤凰曲》点评:在诗中 ,青鸾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大灯泡啊嬴女即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她的丈夫箫史一同仙去, “神仙眷侣”这个词简直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不知这只青鸾在飞的过程中感受着背上夫妻二人恩爱 ,是否会感慨自身形单影只 ,神鸟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呀3、丹雀传说中象征祥瑞的赤色雀。
《拾遗记 炎帝神农》 中提到“时有丹雀 ,衔九穗禾 ,其坠地者 ,帝乃拾之,以植于田 ,食者老而不死在传说中 ,要不是丹雀帮忙,我们也许就吃不到香喷喷的米饭了丹雀衔书来 ,暮栖何乡树?——唐杜甫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点评:丹雀很低调,在古诗词中打酱油露脸的次数很少 ,好不容易在杜甫诗作中冒个泡 ,衔个书来就没有下文了 ,神龙不见首尾,一向符合其高冷神秘形象4、黄鹂也称“黄莺” 、“黄鸟”,体型中等,羽毛一般由金黄色的羽毛组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点评:看到黄鹂鸟,有没有感到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呢 ? 黄鹂鸟被称为“大自然的歌唱家” ,鸣叫声清脆悦耳,使人在早春中感受生机盎然、在暮春里体会闲淡宁静在树丫上啾啾鸣叫 ,萦绕着树上枝叶, 三三两两飞往新树筑巢, 这只黄色小鸟身上总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实在是隐居环境的必备之鸟5、乌鸦简称“乌”或“鸦” 个体大,体羽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 ,叫声简单粗厉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枫桥夜泊》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点评:低沉、压抑,乌鸦在诗词中出现总会和这些词语形影不离朦胧月色下,乌鸦粗粝的嗓音落榜考生耳旁回响;黄昏古道旁,乌鸦凄厉的哀鸣伴随断肠人走天涯但叫声是天生的,乌鸦表示也很无奈6、喜鹊也称“鹊” ,因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双喜鹊, 几报归期浑错 尽做旧愁都忘却 ,新愁何处着?—— 宋王庭筠《谒金门双喜鹊》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宋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点评:喜鹊和乌鸦被人们当做预示运气的好坏 ,相爱相杀了上千年之久因为报喜预示好运 ,喜鹊成为闺怨诗词常见的鸟深闺女子看到喜鹊落在枝头 ,总以为爱侣会归来, 却不知到头来一场空, 更添一层悲凉 不知喜鹊肩负着这么多人的愿望 ,飞行时会不会觉得肩头很重 ?7、鹰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爪毛吻血百鸟逝 ,独立四顾时激昂炎风溽暑忽然至 ,羽翼脱落自摧藏草中狸鼠足为患 ,一夕十顾惊且伤但愿清商复为假 ,拔去万累云间翔- --笼鹰词 柳宗元素练风霜起 ,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鹰 杜甫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无端窜向青云外 ,不得君王臂上擎---- 鹰离鞲 薛涛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 ,今为人所资孰能使之然 ,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 ,制在饥饱时不可使长饱 ,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 ,饱则背人飞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 ,而人坐收之圣明驭英雄 ,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放鹰 白居易时珍曰∶鹰出辽海者上,北地及东北胡者次之北人多取雏养之,南人八九 月以媒取之乃鸟之疏暴者有雉鹰、兔鹰,其类以季夏之月习击 ,孟秋之月祭鸟隋魏彦 深《鹰赋》颇详,其略云∶资金方之猛气 ,擅火德之炎精指重十字,尾贵合卢嘴同钩利 ,脚等荆枯或白如散花 ,或黑如点漆大纹若锦,细斑似缬身重若金 ,爪刚如铁毛衣 屡改,厥色无常 寅生酉就 ,总号为黄 二周作 ,三岁成苍 雌则体大, 雄则形小察之 为易,调之实难姜以取热 ,酒以排寒生于窟者好眠 ,巢于木者常立双 长者起迟 ,六 翮短者飞急8、子规也称“杜鹃” 、“布谷”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点评:这只毛茸茸的小鸟就是传说中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的暮春时节 ,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有令闻者伤心落泪的力量与其给那些演技很烂的明星打眼药水装流泪, 倒不如给他 /她放一段子规的叫声,看看朽木是否可雕9、鸿雁体色浅灰褐色,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在迁徙季节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唐李颀《送魏万之京》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宋王安石《明妃曲》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 塞下曲〉点评:秋冬的肃杀往往会天然地使人心情低落 ,又恰逢是鸿雁迁徙之际 ,成群结队的鸿雁南飞,更加勾起了游子思乡的愁绪想起古代不发达的交通运输状况 ,回家路途阻隔且耗时多日,的确很不容易 如今交通网初步铺就, 归途也显得不那么艰辛然而在路上 ,我们却很难看见之前随处可见的鸿雁了 ,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发展的代价 ?10、鹧鸪羽毛大多黑白相杂 雄性鹧鸪好斗 ,叫声特殊, 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唐 李白《越中览古》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点评:如果说乌鸦的声音是凄厉 ,那鹧鸪的啼声便是愁苦了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鸣叫 ,总会让人思绪悠悠愁情顿生清醒的人总是痛苦的 ,一只鹧鸪飞过一声鸣叫都能勾起他们 的家国情怀11、鹤性情高雅 ,形态美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唐王维《山居即事》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刘长卿《送上人》点评: 在形态方面 ,鹧鸪和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者肉多腿短,后者骨骼清奇 ,果然是隐士的好基友闲云野鹤的状态 , 自古至今不知是多少人的心愿不过往往很多人昨晚深夜还在感慨将来要自在写意地生活,第二天早上就要急急被闹钟 唤起, 奔向工作 所谓象征自在的鹤 ,我们只在梦回时才能摸到它掉下的一片羽毛吧12、沙鸥沙鸥 齐已暖傍渔船睡不惊,可怜孤洁似华亭晚来湾浦冲平碧 , 晴过汀洲拂浅青翡翠静中修羽翼 ,鸳鸯闲处事仪形何如飞入汉宫里 ,留与兴亡作典经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 ,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 ,没入苍烟丛里 这首词又名《江亭怨》 ,原题于荆州江亭之柱上 ,故由此得名 作者并不可考 《, 冷斋夜话》、《异闻录》等著作言其是吴城小龙女之作,使这首增添一种 神秘的色彩 以词意来看是一个流落异乡的少女感物伤怀 思乡想家之作但由其艺术手法来看,其内容之深刻,画面 之丰富 ,手法之巧妙, 给人感受之丰富不似一个初出笔坛的少女之作 词的上片描写流落异乡 ,客居他所的少女思乡远望的画面帘卷曲阑独倚 ,山展暮天之际 ”怀着难言的哀愁 , 少女寂寞孤独地倚在栏杆上 ,面对暮色笼罩下的群山, 泪眼朦胧,遥望故乡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吴头楚尾”源自宋朝洪刍 《耿方乘》,其中曰:“豫章之地, 为吴头楚尾 这里豫章代指江西,缘由其在吴地之上游,楚地之下游,因此得名这句话意思是说少女泪眼朦胧地望着她家乡江西的方向 上片短短四句, 却把少女那种满腔哀怨的感情 ,满目思乡之泪 ,形象与情感、人与物、景与情深然一体 词的下片 , 写思乡望远的少女内心丰富丽情感受惊的沙鸥任意飞翔 , 而自己却流落异乡 ,有家难归一股难言的伤感顿上心头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雪花喻浪花。
扑鹿,象声词, 指沙鸥拍翅的声音此句用意巧妙 ,不言少女伤怀 ,却言沙鸥不受羁绊 ,实际上把少女离乡后的不自由与沙鸥自由翱翔作了对比,通过移情联想,她的无限伤感流露纸端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少女多想抓住眼前这引人深思的景象作诗,然而却在转瞬之间那惊起的沙鸥却消失在苍烟水草丛中了多么形象,又是多么生动,一幅少女思乡感伤展现在我们面前 ,给人以美的愉悦 这首词妙语横生 ,妙意满目语句不多但词意深远 ,给人留下广阔的联想 ,使人余味不绝 古人云“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可几风骚” (《词人玉屑》 ),本词的境界几近于此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读杜甫的《旅夜书怀》 让人在禁不住感喟万千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真可谓此景中无我,我的 心境却尽在其中 ,或许这便是人们称其为诗圣的缘由吧, 文采自是飞流,思想更是动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 要有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写出来, 而这与是否为文人无关 ,更多是作为思想家对千古人间的深深的思索 ,让我无比动容。
细草随江风摇摆 ,孤舟在大江停泊 ,那漫天的星星点点好象也疲 倦了,低垂着的目光轻轻抚摩着阔迈大地 ,那水中的月亮与波 涛一起荡漾在这种随人心境而给人或静美、或壮怀感受的旅夜里 ,诗人各种人生经历纷纷涌入脑海 ,回首前程往事 ,细看人间变幻, 人生究竟因什么而显得有意义 ,让敏感的人荡起一阵感喟 人世声名不过过眼 ,官爵之美也因光阴落幕 最后一句写得伤感而有贴切“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直道出了人生真相, 真正的书写者一生都在漂泊着 ,人间没有理想的天堂,而天堂不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