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文献的优势和局限性 许俊浩.doc
17页专利文献的优势和局限性 许俊浩 (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一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它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 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专利文献充分体现了专利制度的四个本质特征:法 律保护、科学审查、公开通报、国际交流随着专利制度的发展,专利文献已成为专利制度 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专利文献用比较统一固定的格式、内容记载各国新发明的技术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信息源但是,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技文献,它还向人们提供相关的法律信息和经济信 息,因此,对企业来讲更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阶段和 环节中,专利文献起着“打前站”作用 随着各国工业和贸易发展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的加强,查找专利文献和利用专利信息的必 要性越来越被广大科研、生产、设计、贸易人员所认识和重现为了更好的查找专利文献和 利用专利信息,首先,必须对专利文献的优势和局限性有比较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本 文是笔者对专利文献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初步认识 1、专利文献的优势 与其它文献信息源相比,专利文献具有下面的优势 1.1、广博性 专利文献是一种数量巨大、内容广博的战略性信息资源。
世界专利制度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目前世界上超过17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制 度,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组织用大约30种文字出版专利文献,还有一些国家只出版专利 公报等二次专利文献,其说明书不公开出版发行,只提供公众阅览或复印据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权威人 计,截止到1992年止各国专利局出版的专利文献总数已达3000万件到目 前为止,全世界共有专利文献5900多万件,并且每年以150万件的速度递增中国发明、实 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的申请量已经超过300万件,已公布的3种专利文献信息有200 多万件 专利文献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范围广泛专利文献涵盖了绝大多数的技术领域,内容广 博,从日常生活的小用品到复杂的高精尖技术,都能在专利文献中找到它们的足迹历史上 重大的发明如瓦特的蒸气机、爱迪生的留声机、贝尔的、伽利略的扬水灌溉,在专利文 献中都有记载原不授予专利权的计算机软件和遗传过程,现在有些国家也出现这方面的专 利专利文献记载了人类取得的每一个技术进步,是一部活的技术百科全书 专利文献中很多信息往往是在其它文献中难以找到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表明, 世界上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可PA在专利文献中查到,而且许多发明成果仅通过专利 1S 文献公开,并不见诸于其它科技文献。
北伦敦图书馆学院的里尔斯尼等人发表在《情报科学》 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文献中公布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后又在其它科技信息源中发表的只占 5.77%美国专利商标局1978年5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从1967年到1972年美国专 利文献中公布的多达70%的技术不曾在非专利文献中透露最新的研究也同样表明类似的倾 向英国德温特信息公司认为有70%--90%的专利文献未在其它刊物上发表欧洲专利局则认 为这个比例为80% 1.2、综合性 专利文献的综合性是指它集技术的、法律的、经济的信息于一体这是它优于其它科技 文献的最主要的一点 专利文献是提供技术信息的最佳信息源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信息见之于专利文献的分类 号、专利名称(题目)、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中披露的与该发明创造技术内 容有关的信息通过专利文献的技术信息,可以了解和探索某技术领域和产品的历史、现状 和发展方向,帮助人们研究和选定对策,以最佳的方案、最小的投资、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 的利益,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专利文献是法律文件,是技术的法律状态信息源专利文献的法律信息见之于权利要求 书、‘专利公报中记载的与权利保护范围和权利有效性有关的信息,包括:专利发明人或设计 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及地址的信息;专利的申请日、公开日和/或授权日的信息;专利 的优先权信息;专利的申请号、文献号和国别的信息;以及与专利权的审查、复审、异议和 无效等审批 程序有关的信息;与专利权的授予、转让、许可、继承、变更、放弃、终止 和恢复等法律状态有关的信息。
通过专利文献的法律信息可以了 么技术可以放心使用, 什么技术未征得专利权人同意不能使用,是否可以出 进口他人享有专利权的产品等信息 专利文献又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源专利文献的经济信息见之于专利文献的分类号、同族 专利和授权国家等信息,还包括与专利许可、专利权转让或授让等有关的技术贸易信息通 过专利文献的经济信息可以了解什么领域是朝阳产业、什么领域是夕阳产业,什么区域是他 人的销售地盘,什么区域是可以打入的地盘,还可以了 一技术领域或产品范围内比较活 跃的企业及其技术水平等,从而有助于估计未来的技术、经济和市场范围的竞争等 1.3、时间性 . 专利文献的时间性优势是指它反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最快、且出版迅速、传递信息快 这对于及时了 个技术领域及产品的最新发展水平是很有价值的 ,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案例表明,在专利文献中公布的重要发明比在其它形式的文献中出现 要早若干年例如,聚合催化剂专利公布日期是1953年,而其它文献第一次公布日期是1960 年,相差时间达7年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的生产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早已涌现了很多专 利,但期刊文献于20世纪60年代初才略有报导,相差时问达15年之久 专利文献传播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最快这是由专利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
16 首先,绝大多数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都采用先申请制,即当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 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国际间在经济与技术领域内的激烈竞 争以及专利保护中所采用的先申请制,促使各国的发明人在发明构思基本完成之时便迫不及 待地向专利局提出申请,以防同行抢先申请专利,从而借助专利法律的保护占领市场,获取 利润,这就使得专利文献能够最快反映新的技术信息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3的发明 创造是在完成后的一年之内提出专利申请的,第二年提出申请的接近1/3,超过两年提出申 请的不足5% ‘ 其次,由于新颖性是专利性的首要条件,新颖性要求之一是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没有 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因此发明创造总是首先以专利文献而非其它 科技文献的形式向外界公布,否则将影响专利的新颖性 第三,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实行了专利申请早期公开制度,使专利申请 的公开时间大为提前,从而使专利文献对技术信息向社会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使之能够 及时反映新技术的发展与变化 第四,各国和地域性专利局之间具有交换专利文献的合作关系,使专利文献能够及早地 在各国之间传递,而且由于专利文献载体的改革和 机网络化的使用,更进一步方便和加 速了专利文献的传递。
1.4、实用性 专利文献的实用性体现在专利文献对发明创造的揭示完整而详尽 . 具备实用性是获得专利权的必要条件之一实用性是指发明创造的客体必须能够在产业 上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也就是说,发明创造不能是抽象的、纯理论的东 西,而必须是能在实践中实现的东西换句话说,如果申请专利的是一种产品或者是产品的 部件,该产品必须能够制造;如果申请专利的是一种方法或者是方法的一部分,该方法必须 能够使用这里所讲的产业上能够制造或者使用,是指符合自然法则,具有技术特征的任何 可实施的技术方案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是指发明创造制造或使用后,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 有的有益效果这是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预料到并且在申请中说明了的这种效果可以是技 术的、经济的或者社会的效果,例如,改善质量、提高产量、节省材料、节约能源、防治污 染、提供新的产品、增加产品的功能等 按照专利法有关规定,专利申请人必须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对其发明创造充分公开,作出 清楚、完整的说明,以伎所属专业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申请文件的描述实施该 发明创造为了满足上述要求,以及对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审查要求,申 请人必须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而且参照现有技术指明其发明点所在, 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给出有益效果,不仅用文字描述,有时还要用附图说明。
因此专利文 献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其它科技文献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77年获得的一 件有关磁泡存贮器的专利,原文多达32页,另有附图49幅;一件有关对玻璃容器的热压印 17 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多达25页,另有附图10个,足见其内容的详尽和很高的实用价 值 企业获得技术信息总是希望尽可能具体、详尽、实用,不但要有技术内容、技术特点, 还要有生产方法、工艺过程、最佳方案、测试手段等方面的内容比较各种科技文献,应该 说,专利文献是最适应企业的需要的所以有人称专利说明书提供的情报是“物化情报” 1.5、可靠性 专利文献的另一优势是质量高,可靠性强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仅对专利申请进行形式审查,而且进行实质审查,有着严格 的审批制度经过实质审查后公布的专利说明书,其技术内容是比较可靠的 专利申请人为使自己的专利申请顺利通过层层审查,并取得最大限度的专利保护,往往 聘请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利代理人会同发明人一起认真磋商,共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力求使 说明书的内容准 误,并符合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因此,专利文献在阐 述发明创造的准 方面是超过一般科技文献的 申请专利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费用,要求严格,手续繁琐;维持专利权也需花费不少 的资金,为保障投资的回报,大多数专利申请人往往只选择最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申请专 利;因此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往往技术水平都比较高,实用性强,从而保证了专利文献的质 量。
1.6、系统性 专利文献系统地汇总了几百年来人类发明创造方面的技术资料,对于许多重要的发明创 造以及后来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专利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其具有市场 优势的技术的每一步改进,都要申请专利,对一些重要技术甚至会以数以百 专利罗织成 致密的保护网,这就使得专利文献具有连续、系统的特点,成为一部记载应用技术发展的史 科《国际专利分类法》同一分类小组下的专利构成了一个该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的浓缩历史 专利文献不仅详细说明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同时也对该技术领域的已知技术作简要介绍 有些国家在出版专利文献时还附带检索报告或在文献的首页著录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因此专 利文献提供了一个对特定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探索的独特视角专利申请数量 可知,而 且专利信息是经常地、按技术开发的进程顺序发表的,如果系统地查阅某项技术的全部说明 书,进行归纳整理、仔细研究,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某项技术领域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有概括的了解,就能对某项技术进行总结和预测出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技术开发的课题’ 因此专利文献也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 1.7、统一性 专利文献是依据专利法规和有关标准撰写、审批、出版的文件资料。
其格式统一规范, 高度标准化,并且具有统一的分类体系,便于检索、阅读和实现信息化这是专利文献的另 一个优势 18 各国的专利文献具有十分一致的编排结构:即都包括说明书扉页(又称首页)、权利要求 书、说明书、附图、摘要等有些专利说明书还附有检索报告 扉页的著录项目,是专利局为揭示每一项专利或专利申请的技术信息特征、法律信息特 征及可供读者进行综合分析的信息线索而编制的款目它有统一的编排体例,并从1973年起 采用国际统一的专利文献著录项目的国际标准 (R4ID码)予以相应地标注这在一定程 度上排除了读者在阅读著录项目时的语言障碍,使读者对无论哪个国家出版的专利文献,其 2申请人、发明(设计)人、申请的国别与年 请求保护的国际和地区以及发明创造的分类、 文献的法律状况等内容能够一目了然扉页上还带有文摘,有的还带有主要附图,使读者在 几分钟内便可了解一项发明创造的大致内容,必要时再进而阅读说明书全文 权利要求书提供了该专利申请或专利请求保护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