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当代苗族银饰文化现状及继承.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586216
  • 上传时间:2018-1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谈当代苗族银饰文化现状及继承  一、苗族村落的走访调查  在黔东南深处的苗寨中,孕育着一个古老的村落,它便是中国第一银匠村——控拜村夏季七月,为了更好的了解控拜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问题,我来到了控拜村,对控拜村村民们进行了走访  二、控拜村概况  控拜村位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北接麻料村,西邻乌高村,它主要由上寨、中寨、下寨以及新寨组成全村有202户人家,其中李、穆、龙、杨、潘为当地五大姓氏控拜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老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苗族银匠群体,是蜚声中外的“银匠村”,家家有银匠,代代出名师,这也是省文物局把控拜定为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示范村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山峦、泉水、森林、梯田、道路、吊脚木楼和深厚的历史沉积所构成的文化空间,是银匠们的摇篮银饰锻造技艺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杨光宾、李正文等一批打造银饰的高级工艺师是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的代表性人物每年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进行调研  三、民族信仰与传统活动  苗族人民崇敬着先祖,这种信仰在苗族的蜡染、刺绣以及银饰上面随处可见。

      活动基于信仰,苗族人民的祭祀活动与他们的信仰密不可分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牯藏节,是黔东南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与苗族人民文化信仰和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场所是芦笙场和鼓藏场每个苗寨基本上都会有这样的两个场所来举办相关的节日活动可以说,这样的场所是苗族人民精神和信仰的共同维系,也是缔造和连接文化的重要纽带  四、银匠与银饰联盟  控拜作为中国第一银匠村,它的银饰锻造技艺毫无疑问是精湛的在控拜村银饰协会会长龙太阳的带领下,团队有幸参观了他的银饰私人博物馆根据龙会长介绍,现在市面上模具银饰居多,但由于消费者缺乏辨别模具银饰与手工银饰的知识,往往将模具银饰当成了手工银饰  苗族银饰在苗家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苗族人民相信银器能够解百毒,避阴害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苗族姑娘就会盛装打扮一个盛装打扮的苗族妇女,全身的银饰重达二三十斤当地的村民透露,家中再贫困,都会为孩子们准备银饰有些已经不打制银饰的老一辈银匠们也愿意为孩子们重操旧业,全心全意打制一套银饰这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于银器的看重  五、控拜银饰文化传承及现状  根据当地村民的口述,数十年前,控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在打制银饰,因为当时的银饰市场广阔,生意好。

      村民们只要坐在家中便能够接到许多订单而孩子们便是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将来从事银匠工作有一个积极的影响但到了后来,银饰市场逐渐饱和了,银匠们打制出来的银匠也不像从前那样有固定的销路了于是许多的银匠们举家离开了村寨,到雷山、贵阳等地去加工银饰有的村民们更是彻底告别了银匠生活,去寻找新的活计而银匠的下一代离开了苗族文化土壤的滋润,告别了芦笙场、鼓藏场,外面的繁华世界侵袭着他们,对苗族文化及银饰的传承便从这里脱了节  就连呆在村落里为数不多的孩子们也同样不可避免地渐渐与苗族文化和银饰有了隔阂村落里人员的流失使得控拜村成了一个空心村,留守儿童和老人较多如今还呆在控拜村里打制银饰的只剩下两户人家,这也导致了孩子们无法像他们的上一辈一样,在一个耳濡目染打制银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在村民们的心目中,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好好读书,将来在城里找份好工作,走出大山而打制银饰又辛苦又伤眼睛,如果不是读书实在不行,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从事打银的工作  其实,在现在的控拜,不仅仅是苗族银饰的传承问题不容忽视苗族古歌、苗语的传承问题同样亟需重视控拜村在每个下午都会通过广播播放苗歌,但是在如今的控拜,会唱苗歌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许多孩子们也渐渐地不会说苗语了需知语言所带来的文化认同感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苗语、古歌传承的断层必将导致文化的流失  六、文化的反思  在走访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村民们对于苗族银饰及文化的传承问题并非不忧心但在个人生计面前,他们别无选择银饰锻造大师李正文曾这么说道:”银匠们在外,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技艺传承有困难大家都回到控拜,技艺传承方便了,经济效益却要大打折扣要想文化更好的传承,控拜本身的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现如今,政府相关部门也看到了这些问题并采取了一定措施贵州省文物局在村落里为村民们修筑了青石板步道,改善基础设施,还收购了控拜村早先的木结构的小学校,建立起控拜文化中心,在控拜文化中心举办村落集体文化记忆展览,此举得到村民们和银匠师傅们的热烈响应有了新修筑的青石板步道,建了控拜文化中心,雷山县还修通了西江镇到控拜村的公路,希望控拜村也能像西江那样“火起来”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把银匠们吸引回村寨,控拜村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游客们纷至沓来与此同时,雷山县在县城建设了“银匠一条街”,吸引银匠们在一条街上购买门面和住房,也集中一大批银匠师傅而这一切,都与文物部门希望将银匠师傅们吸引回家乡,实现村落文化景观的全面保护的初衷不一致。

      离开了村落,在游客聚集的地方打银饰,银匠们便开始加工银质茶盘、酒具、烟嘴等原先苗族社会没有的东西,并引进加工机械,用来制作手镯、耳环、戒指等,一次成型,而且不用再艰苦细致地雕刻纹样样式的创新固然是件好事,但传统锻造技艺受到商业的侵袭却不是文物保护部门和我们所愿意看到的要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在顾及到银匠个人生计的同时带动苗族银饰传承与发展,是苗族银饰文化保护的重大难题和课题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