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建议.doc
7页读中悟•品中学•行中用”教学模式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建议”1=3中山市小榄镇绩东二小学朱伟兰【教材分析】一、认识文本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而,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 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耍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其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 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燕子专 列》的整个事件的每一个情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 的基础之上,感受和领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索并进而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 出来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在《一个小村庄的故 事》中谴责了人们的错误行为,反映了保护环境的重要在《路旁的橡树》一 课中人们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深深地令人感动,学生在学习中自 然而然地增强口己的环保意识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通过学生的调 查,了解周围环境,体会到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 陶和感染二、分析要求本单元的习作耍求是:通过本组的学习,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这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这方面的内容。
可以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写成 一篇短文;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 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分析这次习作的耍求,我认为环保这个主题,对于三 年级的学生难度较大,因为这个年级的孩子环保的意识不强,再则,写作的范 围太宽泛我把这个单元的导语、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 并调查了学情,根据本单元“读中悟•品中学•行中用”教学模式的理念,决定 从增强环保意识——调查环保现状一一开展环保活动——呼吁环保重要这儿方 面入手,帮助学生把这篇习作完成好三、学会修改本次习作首次提出了完成后习作后要进行修改,因为这是在孩子习作中第 一次提出修改自己习作的耍求,教学中则非常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 作,并且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习作的方法和修改符号,逐渐培养学生修改习作 的好习惯学情分析】本学期孩子正式进行了 “写课余生活” “写身边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秋天 的图画”“观察日记”“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自己想去 的地方”“编童话故事”这些方面习作的训练,可以说经过一学期的这些习作的 训练加上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些习作的方法,知道如何 写成篇。
也许是孩子最喜欢童话故事的原因吧,孩子尤其擅长编写童话故事 除了编写童话故事之外,孩子擅长写的便是自己课余生活和身边熟悉的人的一 件事这也许是因为和孩子生活贴近的缘故此外三年级的孩子也就八、九岁的年龄,虽有…定的课堂规则约束意识, 但是比起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注意力还是比较容易分散,约束力还是比较差, 因此习作课堂教学还是要特别注意由“趣”入手,尽量使课堂教学设计做到深 入浅出,在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开放有度,教师要真正起到主导的作 用教学目标】本学段有关习作方而的课标要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而表达,增强习 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口己觉得新奇有 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 享习作的快乐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 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 号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根据本学段习作课标耍求、本习作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情以及本单元“读 中悟•品中学•行中用”教学模式的理念,我们给本次习作设定的教学目标、教 学重点、教学难点如下:【知识与能力】1、 通过冋顾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复习习得的习作方法。
2、 通过自由表达,锻炼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5、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过程与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2、 采用竞赛机制,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3、 通过自主、合作方式,让学生能说会道,写笔有神,并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3、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结成集,并与他人交流分享习作集的快乐教学重点】通过自由表达,锻炼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想写 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口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 的内容教学难点】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想写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 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并能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习惯教学策略】鉴于以上教材分析,结合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本 单元“读中悟•品中学•行中用”教学模式的理念,我认为一定耍先激发学生习 作兴趣。
教师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如,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 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 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自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 体会,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选择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冋忆在口语交 际中哪些同学(包括自己)的哪些内容表达得具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帮 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引导学生由说到写,把在口语交际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可以借鉴本组课 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如《翠鸟》抓住了所描写对象的特点、《一个小村庄的故 事》语言朴实,叙事生动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 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在习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习作,互相 修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 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次习作的实际特 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2、启发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 发展性、创造性设计理念】叶老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者应该利用课文这例子,教会孩子 阅读和运用文字的方法秉着这一理念,这一整组课文教学都是读写不分家都 是采用“读中悟•品中学•行中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因了有这样的习 作积淀,在此次习作教学中,我将进一步用“导法”和“开放、自主、合作” 的这一理念来指导设计我的课堂教学,力图使我的学生在我的习作课堂教学中 能在轻松、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习得习作之法,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自在地 畅所欲言,习作吋真正地做到“我手写我心”课时建议】建议安排一个1课时进行习作指导教学建议】叶老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者应该利用课文这例子,教会孩子 阅读和运用文字的方法而习作最主要的秘诀便是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乐 说、想写针对这节习作课的教材特点和本单元“读中悟•品中学•行中用”教 学模式的理念以及学生特点,作为教师该如何去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乐说、想写呢?本次习作,我认为教师可重点从以下三个方而进行指导。
一、激发习作兴趣教师可以承接前面的综合性学习巧妙导入,女口,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 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写一写自己了解到的情 况、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了 口己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收获、 体会,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无米之炊,巧妇难为占有详尽的材料是习作的前提首先,调动多种感 官细心地观察,观察时既要从整体到部分,又要进行横向、纵向地比较,善于 分析思考;其次,拟好提纲进行实地调查、访问;然后,查阅文献资料;最后, 整理、筛选资料二、 明确习作的主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习作的大敌,因此,习作之前必须有明确的主题 这次习作可以确立的主题很多:保护鸟类(动物),就是爱护家园;保护树木, 就是爱护家园;节约水电气,就是爱护家园;不用塑料袋,方便筷盒,就是爱 护家园;不吃珍稀野生动物,就是爱护家园;治理废气、废水、废渣,就是爱 护农家肥料园;使用环保产品,就是保护家园……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中 哪些同学(包括自己)的哪些内容表达得具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帮助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中选择习作内容三、 选择恰当的文体根据自己的爱好或主题的需要,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文体形式来表达。
比如 写一写调查报告——习作中要写清楚调查的吋间,地点,对象、内容,参加调 查的人员,要具体详细地介绍看到的家乡环境的现状;写一写想象作文一一习 作中放飞想象,把家乡未来的环境与现在的环境加以对比,期望明天一定更加 美丽迷人;写一写趣事——从活动选择有趣的或者动人心魄的事写下来,只要 写得具体生动,一定能吸引读者;写一封书信——借助书信向你的亲友或者向 有关部门的领导,讲一讲家乡环保的现状或者赞扬环保的先进人物;写一写童 话——利用几种小动物或植物来编一个童话故事,让它们和人类说话,讲述自 己的喜怒哀乐或酸甜苦辣,告诉人类重视环保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四、抒发自己的真情真情需要感受、需要体验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和实,相信你通过调查家乡 环境的情况,你有很多收获,有很多话想说不论是保护环境的事迹让你感动, 还是环境污染严重让你震惊,都包含着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如果在习 作中能把这种真情写出来,那一定能打动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关心环境的保 护因此,在写作吋,应该把自己的心理活动真实地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