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人教版会考复习之必修二.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96825958
  • 上传时间:2022-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农具: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并推广,到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主要耕作方式,标志着生产力水平提高A、耦犁——西汉的二牛三人 汉朝后期的二牛一人 (P5图)B、犁壁:西汉 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C、耧车:西汉 播种工具 P5图D、曲辕犁:隋唐出现 江东地区 安装犁评可以调节耕地的深浅,耕犁完善作用:提高生产力,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出现2. 耕作技术:垄作法(春秋战国)——代田法(西汉)——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至今)3.耕作制度:汉朝:一年一熟,宋朝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一带江南一年二熟或三熟 4. 水利工程及灌溉工具:①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 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②灌溉工具的变化:魏晋时期的翻车—人力(P6图片,灌溉和排涝)唐朝的筒车——水力宋朝的水利高转筒车明清时期的水利风车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3.特点:家庭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自家生活需求+交纳赋税)3.评价: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封建王朝兵役、徭役、税收的主要来源,历代政府一般都抑制兼并、扶植小农;推动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和脆弱性,它的长期存在,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小农经济严重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共有三种类型:(谁经营?规模大小?生产目的是什么?) 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生产,供皇室及封建国家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家庭生产,家庭消费和缴纳赋税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小作坊,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投放市场 三、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发达原因:官府垄断,召能工巧匠,精选上等原料,不计成本;2.青铜整理:商周时期是鼎盛时期,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P8图);3.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出现铁器,西汉有高炉炼铁、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以水为动力,比欧洲早了1100年南北朝出现灌钢技术总之,在16世纪之前,中国冶铁处于领先地位 4.制瓷业:商朝原始瓷器; 东汉成熟的青瓷; 北朝成熟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瓷系统; 宋代的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的珐琅瓷、彩瓷、青花瓷等,其中明宣德青花是珍品,瓷都---景德镇。

      5.纺织业: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商朝有了织机、西周有提花织物、西汉长安有东西织室唐代吸收外来风格波斯织法;明清的官办织造局在苏州、杭州,名品是缎四、民间手工业 1.元朝 黄道婆 推广棉纺织技术,改变民间丝、棉、麻比例 2. 花耧车:明朝中后期的纺织机器,专门制造精细的丝织品,促进纺机技术的提高 3.资本主义萌芽:①原因: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 江南地区③形式: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④发展:明清时期十分微弱,但代表了社会发展趋势⑤发展缓慢原因:A、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 D、特别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五、市的变迁和城市发展1.宋之前,商品买卖的市 有特定的位置、有围墙、有时间限制,日中为市,按时开闭;有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宋以后,坊与市界限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草市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2.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一些南方城市成为最繁华的都会,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扬州第一,益州第二六、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广州港 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海外贸易税收成为重要税收来源;元朝:泉州为第一大港; 朝贡贸易,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了解,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的最大区别,虽比哥伦布航海早半个多世纪,但是没有迎来大航海时代明清: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后果:对外贸易萎缩七、“海禁”和闭关锁国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1.直接原因:明朝:明太祖防倭寇之患清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3.根本原因: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4、目的:共同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5、性质: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而并非禁绝6.影响:A、不利于扩展海外市场和资本的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之潮流八、重农抑商1. 提出时间:战国 商鞅变法时期 2. 目的:保护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摊派和地租征收,最终维护封建统治 3. 措施:①鼓励农业,限制工商业;②官吏管理物价、盐铁官营、专卖制度;③社会上歧视商人。

      4、一些材料: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5.评价:积极:①在很长的一段时期,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②明清两代继续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近代前夜——中西方实力差距比较(17-19世纪中期):  中国: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萌芽发展缓慢、闭关锁国、思想: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文化专制 西方:政治:君主立宪制确立、经济:工业革命开展、殖民扩张、思想:启蒙运动思想解放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新航路开辟1、背景:①经济根源: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对黄金白银的需求量增大最根本)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③商路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商路④精神动力:教会为了传播天主教⑤思想动力:文艺复兴使人认识到了人的价值和伟大,推动着人们去追求财富⑥条件: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完成中央集权,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客观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地圆学说等。

      2、新航路的开辟 迪亚士——1487年,葡萄牙支持,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1492年,西班牙支持,发现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1498年,葡萄牙支持,通过非洲最南端,到达印度 麦哲伦——1519--1522年,西班牙支持,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正确性3.影响:又名“地理大发现” 对世界:A、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这一条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了解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B、欧洲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了解,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对欧洲:A、商业革命:贸易规模、商品种类、商业方式、商业地位、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B、价格革命,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封建地主收入减少,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世界市场的拓展1.方式: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抢夺、欺诈贸易2.影响:①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对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当地贫困落后;③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三、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影响(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叶)1、背景:①政治前提: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②市场条件: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日不落帝国。

      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最直接原因)③资本和劳动力条件: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④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2.时间:1765年在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完成,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标志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3.重大发明:1765年,珍妮纺纱机 开始的标志 棉纺织业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能源:煤炭交通工具:火车 轮船 (铁路建设 运河开凿等)4.影响:性质: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制兴起,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要的部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③社会关系发生变化:A、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B、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经济上,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1.条件:①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及原料产地 ②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改进了交通,使各地了解更加便利③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地区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特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英国是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①西方国家攫取更多原料和市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对亚非拉地区,西方国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逐渐改变世界的面貌五、第二次的基本史实(19世纪70年代开始)1. 原因:科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资本主义政权的普遍建立2. 史实:重大发明:①电的广泛使用:1866年,西门子的发电机、爱迪生的电灯、贝尔发明其余还有: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报、电影、电车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85年卡尔本茨三轮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内燃机带动火车、轮船③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合成纤维、炸药、化学染料等,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④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产业,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钢材取代了木材和铁 3.新兴的工业部门: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 新能源:电、石油4.影响:①生产力迅速发展;②垄断组织出现;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六、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A、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多国、多领域同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地经济了解更加紧密;B、新型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应用,了解更加便捷2.表现:A、国际贸易迅速增长B、国际分工更加明显;C、资本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3、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