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机务工作中的人为因素.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9214767
  • 上传时间:2022-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3.9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机务工作中的人为因素                    摘要:安全是飞机生产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飞机自总装下线至最终交付用户的过程中,机务人员是接触飞机最为频繁的一个群体,机务工作决定了飞机最终交付的准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机务人员作为自然人的本质,使得我们必须了解人为因素在机务工作中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人为因素的基本理论,对人为因素产生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作出了解释和描述;根据人为因素中人的特征,对人为差错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概括;引入了人为因素SHEL模型,并依据SHEL模型,结合事故进行了实例分析;最终给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飞机安全负面影响的几点建议通过对人为因素的研究分析,最终的目的在于减少机务人员在平时机务工作过程中人为差错,提高飞机安全生产水平关键字:机务人员;人为因素;SHEL模型;安全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而凡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作为飞机工作中的重要参与因素,我们应该以人作为切入点,了解何为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的表现形式、人为因素产生的原因、人为因素对飞机安全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飞机安全事故,从而才能科学有效的降低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生产事故。

      研究人为因素,分析人为因素的成因,提高人的可靠性,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和飞行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提高生产和飞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2 人为因素的基本理论2.1 人为因素的定义人为因素的定义和命名各个国家不尽相同,如美国称为人为因素,欧洲称为人机工程学,日本称为人机工学,我国多称为人为因素或人为差错[1]虽然世界各国在人为因素名称的表述上各不相同,但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基本一致,即通过研究人与周围事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提高生产和飞行的安全性2.2 人为因素的一般规律2.2.1 人为因素的必然性人为因素的必然性可以通过“墨菲定律”来说明,“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2]简单来说就是任何有人参与的活动,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因为人而产生的差错概率学也佐证了“墨菲定律”的正确性根据 重贝努利实验可知,某一事件 发 生的概率为 :( )其中 为实验次数, 为事件 发生的概率, 为事件 不发生的概率, 为事件发生的次数当事件 一次也不发生时, 的值取0,则等式变为:又 的取值范围为0< <1,所以事件 一次也不发生的概率为:事件 一次也不发生的概率为0,即说明事件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1。

      这充分证明了人为因素出现的必然性2.2.2 人为因素的规律性人为差错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广义上讲,一般人为差错容易发生在一项工作或一天的“两端点”,即开始阶段和收尾阶段,如图2.1所示从微观上来说,如果把一项工序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例如某项排故过程中需要推梯子、开口盖、拆成品、打保险、恢复口盖等等,那么在这些小的、具体的工作也存在开始和结束阶段,易发生人为差错因此,不管是从广义还是微观的角度看,每项工作的开始阶段和收尾阶段都是人为差错的峰值这是因为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和收尾阶段,人的心理、生理和注意力的集中情况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会出现走神、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因此人为差错多发生于“两端点”3 人为因素的模型3.1 SHEL模型SHEL模型,是由Elwyn Edwards教授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以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和人Live ware的首字母组成的模型[3]后又由Frank Hawkins于1975年发展为由5个矩形图像所表达的模型,如图3.1所示将系统模型化,有助于更直观的了解人为因素的各项基本要素,研究范围以及各项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4]。

      图3.1 SHEL模型从SHEL模型可以看出,人作为整个模型的中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人与其他各项因素之间存在某种界面,只有当界面平整时,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SHEL模型各因素间的配合关系如下:L—H(人—硬件):人与机器、工装之间的界面L—S(人—软件):人与规章、指令、检查单等非物理方面的界面L—E(人—环境):人各种自然的非自然的环境因素的界面L—L(人—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相互作用的界面3.2 SHEL模型的实例分析1999年2月,国航机务从机库牵引一架波音747客机时,747客机右机翼与一架767客机左侧水平尾翼相撞,造成两家飞机不同程度受损本案例中可以提取出较为关键的两个关系L—E(人—环境)和L—L(人—人)L—E(人—环境)牵引飞机过程中,天空一直飘有小雨,观察窗内存在雾气,使得能见度十分有限,无法准确观察到飞机状态及飞机所处位置,从而没有及时发现飞机牵引路线和另一架飞机存在干涉,进而造成事故L—H(人—人)飞机牵引过程中,机翼下方机务人员与牵引人员未能及时有效沟通飞机状态及位置,未能预判飞机行进道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4 减少人为因素影响的建议首先,应以预防为主培养和提高机务人员的思想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主观上提升对人为差错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规则和预防措施等,使机务人员正确理解安全知识,了解人为差错发生的规律特点,分析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掌握预防人为差错的措施方法,进而提高机务人员预防和避免人为差错的能力其次,加强机务人员优良作风的培养,优良的机务作风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团队基本素质高低的集中体现通过学习“三十二字原则”、“一树立”、“二化”、“三想”、“四到”和“四个一样”等内容,不断强化机务人员作风,树立一丝不苟、遵章守规、保证质量、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再次,提高机务人员业务水平,加强对操作者本身能力的培养熟知吃透本专业领域的技能知识,通过开展学习讲课、互帮互助、技能比武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机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杜绝因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人为差错最后,端正机务人员遵章守规的工作态度机务工作中每天都与指令、风险提示单、飞行准备卡等文件打交道,每一份提示单的每一项、每一款都保证了实际操作中不应出现人为差错的本质因此,在平时工作时,应严格以工艺指令、风险提示单、飞行准备卡等规章制度作为工作依据,杜绝工作中因图省事、工作马虎、凭经验或不良习惯动作等不按规章制度而造成的人为差错。

      5 总结安全是包括航空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亘古不变的追求目标本文以人作为机务工作中最容易受到影响、最容易出现差错,同时也最具适应性、最有价值这一特点,提出了了解人为因素对机务工作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对人为因素的研究分析,能够将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负面影响、不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中,使飞机的生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参考文献1. 高培建.人为因素与航空安全[J].科技创新新导报,2009(13):2122. 单良.致命的墨菲定律:从马航失联事件谈到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预警机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5):107-108.3. 龙升照,黄瑞生,陈道木,曾固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4:45-48.4. 张朋鹏,王永刚.以人为因素为宗鑫的航空安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5-7.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