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题五当代管理理论发展课件.ppt
61页当代管理理论发展讨论1.“丛林”探秘v 诸位还记得哈罗德.孔茨的“管理丛林”吗?7/27/20222当代管理60年代80年代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数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7/27/20223当代管理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穆尼 强调管理职能及与管理职能相关的管理原则的研究,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管理科学人际关系学派梅奥、马斯洛 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价值观、激励、行为修正、领导和沟通等是这一学派研究的重点群体行为学派卢因、谢里夫 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群体中的人的行为,并着重研究群体行为方式经验学派德鲁克、戴尔 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案例)来研究管理,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进而有效地进行管理7/27/20224当代管理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巴纳德 把组织当成人、群体相互作用的合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是对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学派的一种修改。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特里斯特 重点研究技术系统(机器、方法、技术)和社会系统(态度、价值观、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学派卡斯特、约翰逊 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系列相关要素的组合,组织是由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子系统组织的系统,应按照系统方法研究管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马奇 强调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决策和解决问题,着重研究如何制定决策的问题,以及决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7/27/20225当代管理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主要思想数学学派伯法、鲍曼 开发解决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重视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莫尔斯 主要研究管理工作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环境函数经理角色学派明茨伯格 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明确和研究管理者的作内容7/27/20226当代管理2.当代西方管理理论发展 (1)支撑背景 a.经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b.经济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c.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发展 (2)两大特征 a.人性管理 b.知识管理7/27/20227当代管理 (3)代表性的观点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戴明、朱兰的质量管理理论 六西格玛(6)管理理论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文化理论 企业流程再造理论7/27/20228当代管理 A.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竞争的进一步激烈,企业形态呈现出新的形式,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加促进了企业向国际化、大型化方面发展。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制定战略成了企业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哈佛大学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他的战略三部曲: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1980)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1985)和国家竞争力(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1990)7/27/20229当代管理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的问题a.行业结构分析 在波特看来,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或根本因素是行业的吸引力而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他所构建的五种竞争力模型之中波特特别强调,是它们决定行业的盈利能力7/27/202210当代管理7/27/202211当代管理 b.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 在波特看来,企业制定战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竞争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这就是所谓企业的三项基本竞争战略7/27/202212当代管理7/27/202213当代管理 c.价值链 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能获取其为买方创造的价值,或是否确保这种价值不落入他人手中。
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用总收入来衡量如果企业所得的价值超出了创造产品所花费的各种成本,那么企业就有盈利因此,分析竞争地位时必须使用价值,而不是成本,所以应该采取价值链的方法7/27/202214当代管理 在波特看来,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他把企业的整个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而这个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和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的经济利益波特认为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特定的行业内活动的组合,且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7/27/202215当代管理7/27/202216当代管理 B.戴明、朱兰的质量管理理论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Edwards Deming)和约瑟夫朱兰(Joseph Juran)是当代质量管理的先驱者,他们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朱兰最早把帕累托原理引进质量管理,他的著作管理突破(Managerial Breakthrough,1964)及质量计划(Juran on Planning for Quality,1988)被视为质量管理的经典之著;由他主编的质量控制手册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控制和质量控制科学的“圣经”,为奠定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卓越贡献。
朱氏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视为质量管理的“标准程序”7/27/202217当代管理 戴明的成名得益于日本战后重建,曾被誉为“日本战后工业复苏之父”当日本人邀请戴明到日本时曾问及:要把世界上认为日本是制造便宜、劣质产品的印象转变为生产有创新质量产品的国家需要多少时间?戴明回答,如果日本人遵循十四点要求,大概需要五年但日本事实上用四年时间就做到了戴明十四点”和“戴明环”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7/27/202218当代管理 “戴明环”实际上是指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基本程序,即质量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因这个过程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置(Action)四个环节,简称PDCA循环戴明十四点”可以说是试图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的理念在其经典之作走出危机和新经济中曾指出了提出这种理念的背景:“我们已经学会在一个错误和有缺陷产品的世界里生活,好像它们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在,是接受新理念的时候了7/27/202219当代管理 第一,确定坚定不移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目标,目的是更有竞争力,永续经营并提供工作机会。
第二,接受新理念我们正处于新的经济时代,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挑战并领导进行变革第三,停止依靠检验来实现质量,用把质量制造在产品中来消除大规模的检验活动第四,结束仅仅依靠价格来选择供应商的做法,而要使总体成本最小化争取每一个项目只有单一的,并建立长期忠诚与信任的供方7/27/202220当代管理 第五,持续和持久地改进生产和服务体系,改进质量和生产率并由此不断降低成本第六,制定工作培训制度第七,确定领导力监督人员的目标应是帮助员工、设备和器具更好地完成工作管理者的监督需要重新考虑,同样需要生产工人的监督第八,消除恐俱,使每个人都能为公司有效地工作7/27/202221当代管理 第九,打破部门间的障碍从事研究、设计、销售和生产的人员必须形成一个团队,预见产品和服务在生产和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第十,取消面向一般员工的口号、标语和数字目标第十一,排除那些刹夺了计时工人有权以其技能而自豪的障碍监督人员的职责必须从纯粹的数量向质量转变7/27/202222当代管理 第十二,消除影响工作完美的障碍戴明认为,任何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尊严的因素必须消除,包括不明何为好的工作表现如果员工以工作为荣,就会感到自己对工作至关重要,就会参与系统改进。
第十三,建立有力的培训和自我改进方案第十四,让每一个人都为实现公司的转变而工作转变是每一人的工作7/27/202223当代管理 C.六西格玛(6)管理理论 6理论是由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演变而来,以数据为基础,近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6理论1992年诞生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摩托罗拉运用6理论使其产品质量提高了10倍随后其他几家美国公司开始尝试推行6通用电气公司(GE)的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将6理论应用到极至,获得巨大成功,从而使得6成为整个业界纷起效仿的管理革7/27/202224当代管理 =?统计学中的标准差,表示统计数据的离散程度质量管理中,借用的统计学意义,即对可连续计量的质量特征,用“”度量质量特性总体上对目标值的偏离程度6个意味着每100万个机会中有3.4个出错的机会,即合格率是99.99966由此不难看出,6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个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7/27/202225当代管理 6方法的六大特征:v真正关注顾客v以数据和事实驱动管理v针对流程采取相应措施v预防性管理v无边界合作v力求完美但容忍失败 实施6的三条途径:v业务变革v战略改进v解决问题7/27/202226当代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6虽然是由TQM演化而来,但它与后者以有较大差异。
TQM走的是综合的路子,它几乎涉及企业的所有方面6更强调针对性,在资源约束下视客户质量诉求为关键点,在寻找质量改进机会时候不强求面面俱到,更不目光短浅,只从自身出发,专注于内涵而忽略外部的客户正是因为如此,在西方企业出现了用6取代TQM的趋势7/27/202227当代管理 D.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a.背景 组织管理问题一直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己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环境因此,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延长组织寿命、成为世界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7/27/202228当代管理 为了建立一种更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变化的企业组织形式,Peter M.Senge 提出了“学习型组织他认为,在工业社会进步及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必须靠系统思考,靠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来塑造竞争优势圣吉的理念集中反映在他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s),其后1999年出版的另一本书变革之舞学习型组织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发展完善其理念。
7/27/202229当代管理 b.学习型组织与“真正的学习”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既然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当然就构成组织活动的核心内容那么,何为学习?或“真正的学习”含义何在?在圣吉看来,这至少有三方面含义:7/27/202230当代管理 第一,真正的学习,必须在每个人作为一个“天生的学习者”的内心渴望和组织成果整体提升的需要之间寻求一致性第二,真正的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得越多,越觉察到自己的无知”是这个过程的真实反映第三,真正的学习,揭示了人之所以是“人”的核心意义在此基础上,圣吉指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真谛:“我们是一个整体”7/27/202231当代管理 c.培养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或五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