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 第0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docx
5页第七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设计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重 点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难 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以及几分与几时半的基础上的学习所以教学设计应着重定位在以下几点内容:1. 在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中寻找时针、分针对应的数字区别与联系;2. 在观察、操作等过程中理解时针、分针运动方式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正确区分接近整时与刚过整时的时刻;3. 这在完成预习单的过程中积累认识时间的经验和错例,通过纠错活动进行学习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体验时间顺序与日常生活主要活动的关联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它需要相关的时间知识为基础,这是教材编例2的主要目的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钟表模型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感受认识时间的必要性【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了已有的知识,又为新知做了铺垫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新知的兴趣。
一、 创设情境,复习巩固1.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 )时3)分针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5)1时=( )分(6)1时=( )分,60分=( )时2.反馈小结二、设置冲突,引入新知1.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请学生尝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介绍自己的想法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习任务一:利用钟表模型,认识几时几分【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在汇报与交流中使学生对时刻的认识更完整、更深刻通过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同时走动的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几时几分一、认识4:051.引导反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在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吗?2.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3.思考: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3.总结:钟面上时针过了4一点,分针指向1是5分就是4:054.强调书写二、认识4:301. 操作交流:时针过了几?分针指向几?2.小组汇报:(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3.总结:钟面上时针过了4,分针指向6是30分就是4:30。
怎样算更快?)4.思考:当分针指向6时,时针在什么位置?(1)学生交流汇报;(2)总结: 当分针指向6时,时针在4和5中间三、认识4:451.引导操作:时针过了几?分针指向几?2.小组汇报:(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3.总结:钟面上时针过了4,分针指向9是45分就是4:45怎样算更快?)4.思考:当分针指向9时,时针在什么位置?(1)学生交流汇报;(2)总结: 当分针指向9时,时针在快接近5了四、随堂练习写出下面的时间学习任务二:运用直观,对比辨析突破难点【设计意图:非整时的认读比整时难得多,尤其是接近整时而未到整时,更容易认错教师设计了分类整理钟表,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发现,然后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出认时刻的方法一、 分层归纳,构建联系1.独立思考:在学习单中完成2.汇报展示:学生作品3.讨论思考:你是怎样分类的,你有什么发现?二、对比辨析,突破难点1.观察发现:根据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分成了四类2.动手探究:刚才你在拨钟表的过程中,你又有什么发现?3.对比辨析:你是怎样区分8:55分和9:00的时针?4.归纳总结:钟面上,不接近整时的时间,时针总在两个数之间,分针总是指着某个小格。
一般来说,时针刚过了几,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这个时间就是几时几分三、随堂练习1. 填空2. 连一线3. 拨一拨4. 我指你说5.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 6. 想一想,填一填 总结: 认几时几分的方法: 认几时,看时针,走过几,是几时认几分,看分针,几小格,是几分 【作业设计】1. 了解自己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并拨一拨;2. 完成《分层作业》板书设计】 认识几时几分。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