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简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01388063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0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6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2016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2016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团审议时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我区精准扶贫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建设殷实文明和谐的幸福高坪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区、乡两级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 方略,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村到户项目的扶持,各行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实施 六个一 帮扶到村到户,即一村派驻一个定点帮扶工作组、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三年稳定脱贫 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强化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监测,区、乡、村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帐,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贫困村 按照省确定的贫困村,2016年全面完成 十二五 期间扶贫贫困村江源村扶贫任务从今年起,结合 四进四联四帮 活动,在市、区派工作组的基础上,镇抽调干部组建驻村工作队,做好 十三五 期间东源贫困村规划安排和驻村帮扶前期准备工作针对东源村现状,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实施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综合施策,分步实施,确保东源贫困村到2020年基本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贫困户 截止2016年7月底,我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748户908人从今年起,按照 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 的要求,通过采取综合扶贫措施,实施精准施策,确保每年稳定脱贫230人,到2018年,贫困户稳定实现《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 两不愁、三保障 目标。

      四、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 1、识别标准以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 2、识别规模以临川区分解到我镇的2016年底贫困人口规模908人为基数,参考我镇2016年底扶贫考核上报的贫困人口总数,结合我镇各村的实际贫困状况确定各村贫困人口规模 3、识别方法贫困户识别,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实际情况,在2016年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上,通过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登记内容为识别的贫困户建立《扶贫手册》,《扶贫手册》的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7月12日,标准时期为2016年7月12日 201年7月31日 、识别步骤和时间安排 1、规模分解将908人贫困人口分解到26个行政村 2、初选对象在镇政府指导下,按照分解到各村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镇挂村工作组核实后在所在行政村、自然村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 3、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各行政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后,确定各村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自然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4、填写登记表在镇、村工作组的指导下,由各村民小组长把《贫困户登记表》发到已确定为贫困户的农户手中,农户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本户的实际情况自行填写填写完成后交村委统一上交镇人民政府 5、数据录入在区扶贫办的指导下,镇人民政府、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贫困户登记表》内的数据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实现信息化管理 以上1 4步的工作在2016年7月底前完成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1、工作方法 识别标准贫困村识别按照 一高一低一无 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区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综合衡量其交通状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等因素 识别规模以临川区确定我乡的贫困村数为识别规模基数,综合衡量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我镇贫困村识别规模 识别方法按照区下达的贫困村指标及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 村委会自愿申请、镇人民政府审核、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 的流程进行,并报市、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内容。

      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7月12日,标准时期为2016年7月12日 2016年7月31日 2、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规模分解我镇将1个贫困村分解到村 初选对象镇人民政府向各行政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镇召开两委班子会和召开全镇干部、各村书记、主任和部分人大代表会议,产生贫困村初选名单 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区扶贫办,经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由区统一汇总后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汇总情况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填写登记表在区扶贫办指导下,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数据录入在区扶贫办指导下,镇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以上1 5步的工作在2016年7月底前完成 网络运行镇网络运行在2016年10月底前完成 核准底数 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和程序,坚持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的原则,采取按收入倒排、公示公告的方式,逐村逐户拉网式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把真正贫困的人口纳入扶贫对象,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

      科学分类 在摸底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贫困村、贫困户类型在贫困村中,区分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致贫村;产业发展滞后致贫村;村级班子软弱涣散致贫村等类型在贫困户中,先区分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低保户等托底保障对象和有劳动能力及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在扶贫对象中,再区分出因智、因病、因学、因残致贫户,因缺乏生产经营技能或缺少发展资金致贫户,为制定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建档立卡 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建档立卡要求,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建立扶贫对象帮扶工作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做到资源共享 动态管理 按照脱贫出、返贫进的原则,以镇为单位,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逐村逐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档案,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实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分级管理,动态监测 五、精准施策 贫困村、户信息核准后,各村要组织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 ,分类施策,分期分批,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1、针对东源贫困村中尚未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自然村,有计划地分年分批实施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贫困村自然村点人居发展条件;2、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16年优先安排扶持自来水供水管网向贫困村延伸,对东源贫困村进行管网的统一建设;无条件实施分散供水工程,引导群众引用达标的自来水,解决安全饮水问题;3、加快推进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确保东源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4、加大对东源贫困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加快东源村中小危桥改造,提高东源贫困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重点解决好东源贫困村的行路难问题;5、制定东源贫困危房改造计划,优先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4户;6、帮助东源贫困村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在东源村兴建一座农田渡槽灌溉和提灌配套设施,解决东源村农业生产灌溉难题。

      到2018年,力争东源贫困村所有自然村新农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使东源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自然村组通水泥路实现100% 产业扶贫到村到户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大力支持东源贫困村建立 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东源贫困村现有东源丰优蔬菜合作社,此合作社现有大棚蔬菜面积500余亩,种植辣椒、果蔬为主东源村以此项目发展为龙头产业,此项目能带领东源村民及30户贫困户参与辣椒种植和生产加工,以公司加农户的参与模式,增加村民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脱贫致富对参与合作社生产的贫困户给予每个种植大棚补助款扶持 2、结合我镇发展林业,包括黄栀子产业:在天顺黄栀子公司发展为龙头的村有下周、贺坊、荷垅、栎江四村、此四村可通过天顺黄栀子公司公司+加农户的参与模式,让四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和贫困人口参与黄栀子的种植、生产管理、收获来增加村民和贫困户的收人脱贫;油茶产业:戴家、江源、新赵、塘头、金龙、尧山、新坪、老赵、荷垅、贺坊、东源、林田、洽源各村以现有的茶林为基础,对各村的荒山进行扩大油茶树种植面积,以原生态茶油形成特色产业,对参与开发种植茶树的贫困户进行苗木款补偿政策;杂交制种产业:以杂交制种的村有老基、荷垅、阳城、塘南、塘头、新赵、贺坊、梧溪。

      对各村种植杂交水稻做种的贫困户进行育种补偿;蔬菜产业:以东源、荷垅两村为蔬菜大棚种植为基地,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对参与种植的贫困户进行建大棚补助;生猪养殖业:以老基、戴家、梧溪、江源、栎江村生猪养殖大户为龙头,让贫困户参与进入生猪养殖,以公司+农户模式,给予贫困户生猪种苗补助、提供生猪养殖技术及生猪防病技术支持,以此来提高贫困户的稳定经济收入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3、对自身发展不足,缺少资金投资生产、养殖的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贷款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按照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户发展1 2项 短、平、快 的种、养殖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有序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流转;加快培育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市场,逐步形成 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 、 合作社+农户 等扶持模式,积极引导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同时借鉴台湾精致农业开发和合作社模式,引进其产业开发和农业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农民生产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教育扶贫到村到户 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让东源贫困村群众子女能就近公平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减轻贫困家庭子女乘车、寄宿等经济负担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并酌情减免非义务教育学杂费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 两免一补 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适度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生,优先给予政府资助金争取国家倾斜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