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国零售信息化发展水平与趋势.doc
5页当前我国零售信息化发展水平与趋势当前我国零售信息化发展水平与趋势伴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零售信息化技术,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系统、供应链管理等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零售信息化发展水平一、零售企业对零售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随着零售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应用现代零售信息技术成为提升我国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战略目前,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正在积极地广泛应用技术改造企业业务流程、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上海百联集团,北京物美集团、国美集团、山东三联集团、青岛利群集团、安徽阜阳商厦等一大批零售企业已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投入,在商业智能(BI)、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数据挖掘(Data Mining)、企业客户关系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供应链库存(VMI)等技术方面加大了研发和应用力度,逐步拥有了先进的组织技术例如,苏宁电器建设 IT 系统的投入高达 2700 万元,包括 ERP 系统和 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两大块,企业 ERP 系统每年可以创造 4620 万元的价值,BI(商业智能软件)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 468 万元。
苏宁的“即买即送即装”服务,完全依靠企业的 IT 系统二、零售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技术的快速进步、商业企业大规模连锁经营的发展和业态的不断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零售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步伐目前,我国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进行业务管理资料显示,大中型零售企业 80%不同程度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已经有 70%以上的连锁企业建立了系统开发的前台 POS 销售系统和后台 MIS/ERP 管理系统,53%的企业已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89%的企业已经使用了财务管理软件系统,80%以上应用了第三代POS 机并实行了单品管理,30%左右的企业率先进入了商业自动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的阶段2005 年流通业在硬件投入增速超过23%,主要是笔记本电脑、信息安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在应用软件方面投入增长32.4%,其中数据库软件增长和安全软件增长分别达到 21.5%和 22.0%同时,商业智能(BI)决策系统、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需求链管理(DCM)以及增值链系统(VAN)等技术,在一些流通骨干企业中了得到了应用,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及信息平台建设取得可喜进展,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其它一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相关技术也被逐步采用并创新。
此外,物流配送的快速发展使电子商务真正成为现实,推动了网上销售的迅猛发展,2006 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了 11000 亿元仅淘宝网 2006 年全年交易总额就突破169 亿元三、零售信息化整体水平仍然偏低随着信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乃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新技术日益发达,其对商业管理变革和流程优化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使得信息化在零售企业中的支撑领域已经由企业内部流程管理扩大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调控、数据挖掘和处理的流程中信息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领域的应用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中,已在流通领域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在西欧和北欧国家商品条码应用已全部普及,商品订货基本实现了 EDI 化目前,我国零售领域使用的商业技术主要是条形码技术、销售时点系统(POS 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OS)、SOS 系统(门店管理系统)以及 BMS 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 系统),而国外企业已经进入了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以及用商业智能技术来分析企业数据的阶段例如,沃尔玛的管理费仅占营业额的 2%,而国内一些零售企业的管理费高达营业额的 7%。
目前国内零售业信息化的重点还是进销存管理、门店管理等,只有少数零售企业把信息化建设重点从企业内部 IT 系统转向了供应链管理同时,我国零售企业缺乏对市场、资金流、物流的总体控制能力,零售企业销售、管理、财务、客户关系管理及数据挖掘等系统的应用不仅落后于国外企业,而且滞后于行业发展水平在物流领域,仓储技术仍主要以手工作业为主,运输和配送设施现代化程度低,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进展缓慢,物流的国际化标准建设滞后等等商业信息化水平低,导致流通成本上升,流通效率低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流通资金周转速度和利润率的提高四、商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我国商业信息化水平低,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信息系统建设开发投入有限虽然我国零售企业在规模和业态方面发展很快,但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仍然比较传统,致使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上并不大从产品技术上讲,许多商业企业现有设备还仅仅局限在电脑、文字处理上,很多在商业环境中需要的专有设备目前在我国还尚未健全、很欠缺,开发也不够,完全依靠引进国外设备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连锁商业IT 投资规模呈现出平稳快速增长态势,连锁零售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平均每年增长 15%左右,2005 年我国连锁零售业整体 IT 投资规模为 63.5 亿元,比 2004 年增长 15.4%(见图1)。
但总投资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 0.2%,而国际零售巨头一般在 2%以上国际零售巨头一般每隔 18 个月就对门店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换代,而我国零售业一般在两年以上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 2%,与国外大企业 8%-1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由于投入不足,商业技术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极为薄弱,主要是模仿照搬,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06.9图 1 2003-2005 年连锁零售业整体 IT 投资市场规模增长状况五、未来零售信息化建设将呈现五大趋势随着零售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提升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未来零售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融入更多的高科技、知识、服务要素,呈现出个性化、集成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等趋势1.信息技术在零售领域广泛应用并呈现集成化趋势目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零售、批发、餐饮企业和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过程,并成为现代商业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随着商业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将成为商业企业竞争的最有利的武器,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入,并渗透到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
无线互联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射频标识技术(RFID)、条形码技术等将被更广泛地采用,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等高级应用软件系统将在连锁零售行业中持续高速增长二维条码将取代现在的普通条码,射频技术代替一般现在以扫描仪为主的信息采集技术,而无线网络和移动商务技术将进一步扩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空间据专家预测,触控一体机(Kiosk)、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货架标签(Electronic Shelf Labels)、非接触式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s)等将是未来 10 年最具潜力的新兴技术同时,随着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入成熟期时,需要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集成将各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联接到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如通过共享数据将财务与销售系统集成一体化同时,将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如工程技术、机械技术等加以融合,使之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2. 标准化是零售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数据的标准化是现代流通业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保证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客观上要求推进商业技术标准化进程,只有实现了技术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因此,为了避免复杂和混乱的流通网络,满足错综复杂的数据交换,商业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将加强,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适用标准将被大量引进,包括流通过程中交易条件的标准化,交易用的票据、商品和服务的统一代码,交易对象乃至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托盘、车辆承载、物品条形码的标准化等在内商业技术标准化体系将逐步建立,从而会推动我国商业技术快速与国际接轨3.智能化将成为零售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重点智能化是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科技的进步使商业技术越来越重视智能化与人性化设计,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使操作简单化、人性化商业智能技术将在零售企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4.绿色化与节能化将成为零售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推动下,未来商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更加重视技术的环保性和节能性,零售企业在开发和采用零售技术时将注重技术应用产生的内外部效应因此,环保型和节能型商业技术将成为未来商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5.RFID 技术将成为商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射频技术(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 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它应用于物流领域,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目前,随着从条码技术的推广、应用到成熟,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零售业巨头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 RFID 技术以 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物料跟踪、运载工具、货架识别等非接触性数据采集和交换场合的应用将为零售技术发展带来变革性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