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会展中心设计说明.doc
18页宁波会展中心日程表11月1日~4日 第一次方案汇总11月4日~7日 第二次方案汇总11月7日~15日 确定方案并深入11月15日~20日CAD工作图阶段11月20日~28日效果图绘制及模型工作11月28日~29日文本制作11月30日 送宁波参加人员:前期:俞坚、李涛、景工等宁波市国际会议博览中心1.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1.1工程概况 为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适应宁波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宁波市人民政府计划兴建宁波市国际会议博览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计划用地1680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形成以会展为龙头,集展览、博览、会议、信息、商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展览博览中心 1.1.1选址与用地:选址:拟建的中心选址在宁波东环外路与百丈东路交叉口,南北长约1250米,东西宽约930米,分南北二区,距市中心4公里,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是宁波市城市主要发展区域用地:该中心总用地计划1680亩,南区为金融、商贸、绿化、娱乐、休闲用地,约950亩,北区为展馆和会议中心 1.1.2建设与投资规模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其中:北区建造展览、会议中心用房7~8万平方米,南区建造金融、商贸用房5~6万平方米和部分住宅及城市广场、绿化休闲设施。
整个中心分二期进行建设,一期展览用房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计划在2000年建成,二期会议中心、金融商贸用房、部分住宅和城市休闲绿化用地于一期完工后再进行建设投资规模:一期展览用房(主馆)土建造价控制在8000万元左右(不含土地费、设备、设施费、室外工程费) 1.1.3功能与形态要求功能要求:展馆为展览、展销用房,要求能举办和召开大型国际性展览展销会(不少2000个标准展位)也能同时接待2个1000个展位或4个500个展位规模的中型展览展销会形态要求:主馆设计要求外型别致大气、配套完善、功能齐全,能成为国内一流的展览中心和宁波市的标志性建筑及宁波市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 1.1.4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总用地面积:1680亩 2.建筑密度:北区25%,南区31% 3.容积率:北区不作限制,南区1.45 4.绿地率:北区45%,南区35% 5.最大高度:50米 1.2设计范围 宁波国际会议博览中心设计方案包括展馆(不少于2000个国际标准展位)与召开大型国际展览会议相配套的会议厅、显示厅、演示厅、演讲厅、多功能厅、广场、停车场、金融商贸区总平面等。
1.3设计依据:1.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2.宁波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3.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4.国际会议博览中心设计所涉及的相邻地域规划控制性规定5.《宁波国际会议博览中心设计方案招标文件》6.《宁波国际会议博览中心方案设计招标预备会会议纪要》(甬会博办[1999]1号)7.宁波市规划局提供的宁波国际会议博览中心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控制文本、地形图及用地范围图、电子文件、地形图、地形座标、标高、城市规划道路2.设计原则与设计构思2.1设计原则 国际会议博览中心是宁波市对内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公共设施,也是宁波市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因此,中心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其自身的功能要求外,同时还要处理好与邻近地域的建筑、道路、桥梁、绿地的空间关系,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环境,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主馆要有明显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能成为宁波市标志性建筑,能对邻近地域的三产发展产生带动作用,并要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主馆 2.2设计构思 2.2.1问题的提出 宁波市国际会议博览中心的建设具有要求高、时间紧、造价控制严格等要求结合业主要求和功能、场地分析,我们认为主要要解决好如下几个关键问题:1.展厅的组合关系:展馆的设计要妥善解决好1个2000个展位的展览,2个1000个展位的展览,4个500个展位的展览的组合关系;2.室内广场的构筑 室内广场的提出是该中心建设的特点和重点,巨型室内空间的环境创造和多功能利用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3.建设时间和经济性的要求 业主明确提出展馆建筑应在明年建成,土建造价控制在8000万元左右,为此必须选择最为合理、经济的技术形式4.创造标志性建筑形象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要求 以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造价创造标志性的建筑形象,必然对设计提出极高的要求,整体布局规划必须同时考虑滚动开发的可行性 2.2.2问题的解答1.三明治式的展馆设计构思 本方案展览辅助用房、展厅、室内广场、公共配套和管理用房自北向南依次层列,创造了功能清晰、结构合理、使用高效的三明治式独特布局体系 4个二层标准展馆单元的线型组合,提供了多种展览规格的高效组合,并提供了最为便捷的货物和参观人流流线 半梭型的室内广场既满足了高容量大型活动的要求,也提供了多层次分隔使用的可能性 公共配套和管理用房不仅提供了配套使用和独立使用的可能,其连廊和屋顶看台为室内广场提供了立体化的活动空间2.清晰、高效、富有表现力的形体组合 功能清晰的三明治式布局为清晰、合理的结构体系提供了条件,也为充分突出重点部分表现力的形体组合提供了基础,使经济、快捷而又不失大家风范的建设计划成为可能 展馆部分采用最为合理的大平板,敞开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合理。
室内广场采用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功能和形式,技术各得其所,经济性和实用性均好 网架自身的造型为展览正立面提供了独特而优美的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轮廊线,避免了为造型而人为做作之感、之累3.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中心突出的区域整体发展规划 宁波国际会议博览中心的用地范围分为南北两区,为加强区域内部联系、及时疏解高峰时期交通,开设了贯穿南北的两条内部干路,并在南、北两区各开设一条东西向内部干道,并与城市道路相结,从而形成高效、便捷的网络的交通系统和充裕的停车场地 与会展中心主馆和主广场相对,在南区北侧中部围绕中心花园布置信息、商贸、娱乐、休闲、办公区,构建起宁波市城市又一次中心,两区之间通过地下通道加强联系南区东、南、西三翼布置住宅开发用地和配套公建,并以公建和宽阔绿化带与铁路货场相隔 会展中心北侧地块建议发展为大型超市和专业性市场,结合部分商住用地,以充分发挥会展中心的市场效应3.总平面设计说明 3.1北区总平面设计说明 北区总用地730亩,安排展览、会议中心用房 3.1.1功能布局 结合其地自然河流和道路布置,基地分成西、中、东三片,西片布置大型停车场,中片布置广场、主展馆、作业场,东片布置大型停车场、会议中心和设备用房。
主展馆面广场为二层公共服务和管理用房、室内广场,其后为二层展厅和配套附属用房会议中心包括15层宾馆主楼和四层弧形会议中心裙楼由于会议中心占有用地宽敞的优势,配置了12片室外网球场和一个室外泳池、一个戏水池,从而创造了宁波市最为优越的宾馆硬件环境3.1.2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沿用地内两条小河辟两条南北向道路作为该区交通主干道,串连起两个大型停车场,大量参观车流从南侧经百丈路集散,从北侧经宁穿路及快速干道向更广阔区域集散,基地南侧中部沿百丈东路设一公交车、出租车专用车道和港湾式停车站,货物流线自北侧进出,直接与展馆北侧作业场地相连 展馆前广场主通道向东延伸与东侧城市道路相连,起疏散车流的功能 展馆的主出入口位于南侧,其余在东、西两侧设辅助入口,北侧主要作为货物入口,高峰时人流可向四个方向迅速疏散 建筑物四周均有消防车道环通,必要时,消防车可进入建筑物内部 3.1.3主广场设计 主广场以绿地为主,以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和生态效应结合展馆造型风格,运用曲线、斜线构图,巧妙地布置了大片水池、入口广场、室外展场、喷泉、林荫步道和绿地,反映了宁波作为国际港口城市的意象特征,创造了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
3.2整个区块设计说明 3.2.1功能布局 南区布局主要以位于北侧中部的中心商务区和东、南、西三翼的居住区组成,东南侧布置了为居住区配套的高级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 中心商务区以金融、商贸、娱乐、办公功能为主,围绕中央绿地公园布置,它们与北侧的展馆和展馆前主广场一起,构成了宁波市又一城市次中心的职能和形象三片居住用地各有侧重和特色,西片以高层公寓为主,东片以高层、多层、低层相结合为特色,南片以多层住宅为主,南片住宅用地的南侧布置了幼儿园和农贸市场,它们与中小学一起形成了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并有效地将居住建筑与货站相隔离 3.2.2道路交通系统 由北区向南延伸的两条南北向道路与中部东西向道路构成了南区的道路主骨架,并具有向东发展的延续性,为减少铁路货站对南区的干扰,二条南北向干道在南端合为一条,与南侧城市道路相连 道路主骨架与用地的功能布局有机结合,并创造了与之复合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真正创造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品质环境4.建筑设计说明展馆建筑可概括为4个部分构成,网架覆盖下的室内广场和公共服务和管理楼;脊椎型交通空间;标准展馆单元;配套和附属用房 4.1室内广场和公共服务管理楼 它们由一大型网架所覆盖,二层公共服务和管理楼分设于南侧二翼,相互间并与展览用房有空中廊道相连,其内布置为展览相配套的会议厅、显示厅、演示厅、演讲厅和办公管理用房,同时也可单独对外服务,所用房间开门均考虑了两种可能性:单独开放时,从南侧进入;联合开放时,从北侧进入,南侧作为休息空间。
二层屋顶平台为面向室内广场斜坡式看台,增加室内广场重要活动时的人流容量 室内广场为一多功能使用空间,可举行开幕式及大型的设备展览等活动,采用半棱形平面,既可满足大型活动容量,又可根据不同规模的展览和适应市场要求需要分为三个大小不同的空间使用 室内广场三面均有大面积的直接采光和通风,创造通透、明亮的视觉环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调使用时间,采用自然通风、照明、以节约维护成本 4.2脊椎型交通空间 它的设置解决了多方面的职能,一是为展厅单元的各种组合使用提供了组织流线的公共交通空间,二是提供了充足了休息空间,三是结合了结构留缝的需要,四是作为紧急情况下消防车进入的通道脊椎型交通空间与室内广场间用防火卷帘分隔 4.3标准展馆单元 标准展馆单元采用经济合理的12×9m柱网,每层4个,共二层八个,每个提供260个展位,总计2080个展位,一层层高12m,二层层高9m,提供高效能的展览用途,每层分二个防火分区,用防火卷帘隔开 4.4配套和附属用房 配套和附属用房位于北侧,与标准展览单元之间以一宽敞货运和疏散通道相连,并对外有开阔的操作面配套和附属用房设置了必须的库房、卫生间、设备用房及厨房和快餐厅。
共计三层,其中一层8米,二层4米,三层6米5.结构设计说明 5.1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5.1.1本工程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和审批文件进行设计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5.浙江省软。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