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言志》———画竹子说课稿5页.docx
5页《梅竹言志—竹子》说课稿欢迎各位评委老师指导我说课: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梅竹言志——竹子》出自八年级第二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四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翠竹宁折不屈,在人们心目中,它凌冬不败、傲霜斗雪,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寓意高洁不屈的精神古往今来,人们托物言志,以各种方式赞美他们,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在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学习墨画竹子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对我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国画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传承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学习竹子的绘画方法技巧及步骤过程和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毛笔体现竹子的形态和结构,培养学生对绘画的欣赏及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竹子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3.教学重点:竹子的结构特征;竹子的墨画步骤及技巧4.教学难点:竹子的生长规律及形态变化;竹叶的浓淡变化5.教具准备:课件 教材 多媒体等6.课时:1 课时7.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二.教学对象分析: 墨竹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出现在这里,虽然对初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能还比较的熟悉,但是他们还不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因此不能够很好的去理解、欣赏竹子的基本技法、特点以及类型等艺术魅力。
因此通过图文视频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竹子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竹子精神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三.教学方法设计:教法分析:遵循“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合作学习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这样可以很直观、很形象的让同学们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学法设计: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本节课是一堂综合性的课程,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节中学习.四.教学过程设计:(一) 组织教学:上下课起立仪式,检查工具二) 环节一: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课题大家知道花中“四君子”吗?他们分别是? 意图:从“花中四君子”引入课题竹子,感受认识竹子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环节二:欣赏北宋文同的《墨竹图》,简单的介绍“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典故意图:通过竹子作品了解中国画的一些绘画技法和用墨环节三:欣赏一幅竹子的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描绘了竹子的哪几部分?(竹竿、竹枝、竹叶)意图:学生更清晰的观察竹子的特征和组成 环节四:学习竹竿、竹枝和竹叶的特征及画法学生观看墨画竹竿、竹枝、竹叶的方法,教师讲解注意的问题,将竹竿、竹枝、竹叶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画墨竹需要意在笔下,落笔肯定,技法更利于大胆的表现竹竿由竹节组成,长上下短画竹竿由下往上,一气呵成,再点浓墨以表现竹节的圆润体积和走势竹节点上分左右枝,竹叶可以用“人、个、介”三字来概括,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意图:播放画竹的教学视屏,让同学们用最直观的的方法来学习画竹子,更清晰的学习画竹的技法和方法来激起同学们的绘画积极性 ,使其对竹子的绘画激情环节五:认识郑板桥和欣赏其作品意图:让学生了解画竹子最有成就的画家和感受其作品魅力环节六:绘画步骤的演示观看竹子的绘画全过程问题:绘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竹竿 ---竹枝-----竹叶意图:播放画竹子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更直观清晰的知道画竹子的过程和方法,方便同学们对竹子的创作环节七:学生练习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今天所学墨画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同学们练习做画老师指导意图:学生练习学习环节八:学生作品展示及小结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指出画中优点与不足意图:学生互相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