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场管理制度.docx
18页灰场管理制度 篇一:贮灰场运行管理制度20XX **发电厂企业标准 贮灰场运行管理制度 总 则 一、本制度包括**电厂贮灰场设施管理及运行制度特殊情况下的灰场运行方式由厂部直接指挥 二、本制度的编制依据是:《电力工业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1-84)、《火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DLGJ102-91)以及我厂十多年贮灰场的建设、治理和运行管理的经验教训 三、本制度的适用范围: (1)仅限我厂#1、#2灰场设施管理及运行 (2)本制度主要规范二灰场运行,与一灰场相关部分会另加说明 四、**电厂下列单位及人员必须通晓本制度: (1)有关责任部门:生技部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发电部分管领导、值长、正副锅炉运行班长、灰渣泵房值班人员 (2)正、副总工程师 (3)生产技术部正副主任、环境保护及有关专业工程师 第一章 贮灰场运行 第一节 运行指标 灰场外排水指标: CODCr≤150mg/l;SS浓度≤200mg/l; pH:—;氟化物≤10mg/1; 硫化物≤/l 其它有害物质含量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1996中二级标准渗透水指标,对地下水体及土壤无污染,对大气及周围地面无飞灰污染。
第二节 主要设备规范 1、一灰场:一灰场又名挂膀山灰场,地处我厂西南6公里远处总面积为,设计库容为74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自1984年投用至今,己过了使用年限该灰场原先共五座坝,即#1—#5坝, 1996年我厂对一灰场实施了充分利用库容工程后,#4、#5坝由于贮满而被废弃,目前尚有#1、2、3坝仍在使用设计堆灰高程自96年中至98年初施工完毕,已达到73米目前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2、二灰场:地处我厂南面3公里处,总面积,总设计库容1500万立方米,分两期工程实施1998年3月一期工程投用,建成六座坝,即#1、2、3、5、7、9坝,设计堆灰高程为米,使用年限为6年,对应库容为万立方米自#7坝进水,#2坝出水 3、排水系统(二灰场):排水系统由排水斜槽、消力井、D1200排水涵管、消力池和D800排水涵管组成 排水斜槽由宽×深为2× l000mm×1500mm的双孔组成,长米,斜槽设盖板,随着水位的上升逐渐向上加盖板消力井长6米,用于连接排水斜槽和下游涵管,并起消能作用D1200涵管壁厚为300mm,长约270米,为现浇钢筋砼涵管消力池长约米,主要起消除水能和防止冲刷的作用。
D800涵管处于灰场范围之外,全长约有2824米,采用预制混凝土管,顺着原新塘水库的排水河沟布置沿途共设五座连接井、二座虹吸井和十五座检查井 在通常情况下,灰水从坝内排入消力池中,再从消力池下接D800涵管排入罗塘河;当遇洪水时,从坝内排入消力池中的水,经消力池消能后,部分由D800涵管排入罗塘河,另一部分排人附近的河道中,再排入罗塘河 第三节 运行中的检查及维护 (1)巡坝组人员要检查堤坝排灰管是否漏泄、支墩是否正常,有无冲刷堤坝现象,放水闸是否处在合理位置,闸前有无障碍物,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或通知相应部门进行处理 (2)经常检查堤坝外表有无湿片、塌坡、滑坡、裂缝、冲刷、风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并作处理,并要检查灰场堤坝四周山坡是否正常 (3)经常检查排水口系统,随时清除回水口处漂浮及沉积物,保持排水畅通,并检查排水口的清洁程度,每隔一旬对排水口水质化验一次 (4)每日应检查溢流井工况及灰场水位 (5)灰场有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6)交通道路应畅通,一切工器具应齐备 (7)对灰场运行的异常情况做好记录、汇报并处理 (8)对已转入备用状态的一灰场,每周检查一次。
第四节 运行方式 (一)一般运行 (1)经常保持一条灰管或两条灰管运行,并有一条管路备用,在坝前均匀堆灰 (2)溢流井周围水深应大于500mm (3)分层筑坝的灰场,在初级坝运行时,坝前水深可按设计规定控制,但蓄灰水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坝体有无异常,在子坝加高过程中坝前水深不得超过500mm (4)一灰场倒管运行在灰库就地操作,应持有操作票 (二)特殊运行方式 (1)汛期二灰场运行措施: 台风及汛期,应做好防洪抢险的一切准备,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如有可能,尽量降低二灰场的运行水位,保证水灰面之差大于500mm即可 暴风雨间,巡坝人员应对坝体和排水系统加强检查,如有必要应昼夜巡回检查,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遇有紧急情况发生,应及时向主 管领导汇报请示,并记录 当二灰场发生重大险情,威胁到坝体安全时,在报告上级并采取降低水位、增大排量等举措无效时,立即向领导建议并采取停止该灰场运行、进行抢修,同时紧急启用备用灰场——一灰场二灰场险情排除后,应立即恢复该灰场的运行,停止一灰场的运行 (2)紧急启用下的一灰场运行方式: 1998年3月5日,由于二灰场一期工程投用,根本解除了我厂生产储灰的困难局面,随即一灰场转为备用状态,即当二灰场运行发生故障或发生险情时,一灰场投入运行状态。
鉴于其特殊情况,一灰场运行方式仍应按原制度执行 (3)灰场处于终期阶段,库容用完后,应覆土造田并保持 溢流水系统的完整,还要留有防洪库容及后级坝事故超高的余地 第二章 贮灰场一般管理规程 第一节 管理体制及巡坝员职责 (一)贮灰场应建立运行、检修及护坝的管理制度 (二)灰场设专职巡坝员,其职责是: 1、监视灰场的正常运行和一切设施的完整与可靠 2、监视灰坝前排灰的均匀 3、监视灰场排水系统的畅通,严格控制并调节灰场水位及溢流水质 (三)应建立健全灰场巡回检查记录 第二节 排放灰渣的控制 为确保堤坝的安全及提高灰水澄清效果,应保持坝前分散排放或采取导流措施,使灰渣首先在堤坝前流过并沉积对堤坝上铺设的管路系统,应防止磨漏后冲刷堤坝 排灰管从堤坝上排向库内时,排灰管应贴着堤坝坡伸入库内,使灰水在落入库内时消能;排灰管从坝的端部与坝轴平行跌落时,应距 坝30米左右,防止冲坝 第三节 监视排水系统的安全、确保运行中水位的控制 要监视排水系统及其他所有结构的安全,禁止在灰场内实施大爆破 每个溢流竖井或斜井水槽使用完毕后,应按设计规定将井的有关部位的顶板封死后,再使用新的排水斜槽。
对一灰场的废弃溢水井或斜井,要具备防洪作用 对于紧急启用的一灰场,运行过程中坝前倍坝高的宽度范围内,水深按米以下控制并且在一周内使坝前形成新的冲积坡,使水位相对稳定三周以上,然后再提高水位,保持控制水位在米以下,使大部分时间中,干滩长度大于坝高的倍在满足澄清效果的条件下,使运行水位最低,同时要及时调节排水系统,杜绝灰水泄漏事故 第四节 超高的控制(本处特指一灰场) 在洪水期到来之前,坝应筑够高度在洪水到来时,坝顶起高按不小于一米控制以确保安全 分级筑坝过程中,前一级坝应以予留容积,要能容纳后一级坝所具有的水容积二倍再加一米超高控制,以防不测 第五节 灰渣固结控制 在初级坝运行终了时,应钻取灰渣及初级坝体,进行土工试验,获取资料提供设计核对 子坝加高过程中,可用插杆法随时检查灰渣固结状况(插杆用¢1/2新的黑铁管,长度为6米,以两人体重约120公斤加压,插入灰渣中的累计深度小于米时,被认为中等密实) 第六节 渗透控制 为保持渗透稳定,渗透排出的水不得破坏坝体及坝基,渗透水量应得到控制,以便能建立灰场内的水位,防止干灰飞扬 第七节 观测 篇二:会场管理规范与制度范本 会场管理规范与制度范本 第一节会场管理规范 一、会场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会议签到 签到是指与会人员进入会场前,在签到处签名或交签到证,是与会人员到会时的 第一件事,同时也是会中服务的第一项任务。
其目的是掌握出席情况依据不同的划 分标准,会议签到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签到 方法: !"簿式签到 会议工作人员预先要准备好签到簿,与会人员到会时让其在簿上签署自己的姓 名,有的还需注明自己的职务、所代表的单位和团体名称,表示到会这种簿子利于 保存,便于查找关系,有纪念性意义但只适用于小型会议或与会人员到会时间较为 分散的会议如较长时间的会议,要求与会人员提前一天或几天到会一些大型会 议,或与会人员到会时间集中,不宜采用这种办法,否则将会在签到处形成拥挤现 象,造成秩序混乱,影响会议按时进行 #"签到证卡签到 就是将印制好的卡片预先发给与会人员,与会人员入场时交出一张卡片就行了 卡片签到也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签名的卡片,与会人员要在卡片上签上自己的姓名才 能入场;一种是由卡片上的固定号码代表出席人的姓名重要会议使用的多是签名卡 片,上面也印有证件号码或座次号码,这种办法可避免簿式签到易造成人员拥挤的弊 端 !"会议工作人员代签 这种办法适用于小型会议会议工作人员持有本次会议应参加人的名单,来一人 计一名,随时可以知道到会情况,这种办法较为简单,完全不用麻烦与会人员,而且 统计迅速。
采用这种办法,会议工作人员必须认识本次会议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参加 人,根本不认识或大部分不认识与会人,就无法采用这种办法如果是富有纪念性意 义的会议,为了保存与会人员亲笔签到的笔迹,小型会议也可以不使用这种办法可 让与会人员直接签名 #"印制座次表全图签到(上面印有与会人员姓名和排座号) 即:一边接受签到,一边在座次表上销号,这样做,随时可以知道到会人数与缺 席人数及其姓名这时应注意,印制座次表时,与会人员的座次安排要有一定规律, 如从某号到某号是某地区(或部门)代表座位,将同一地区(或部门)的与会人员集 中在一起,便于与会者查找自己的座位,能起到引导座位的作用 $"电子签到机签到 只要与会人员进入会场时把签到卡片送进签到机;签到机就会将姓名、号码传到 中心,并把卡片退还本人,入场完毕,签到情况就会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电子签到 机在我国投入使用的时间不长,使用范围有限,但由于它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的特 点,必将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不使用电子签到机的情况下,统计到会人员和缺席人名单有两个办法: (%)按排按号地顺序整理签到单,少数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这一工作但是,这 种办法必须等到会同志大部分到会后才能开始工作,在会前只能统计到会和缺席人 数,而不能很快提出缺席人的具体名单。
(&)把座次表全图印出来(上面有排号、座号、人名),一边接受签到,一边在 座次表上销号这样做,可以随时知道谁到会,谁未到会与会者入场后,秘书部门 要及时准确地报送出席和缺席情况,以便会议主持人掌握 (二)引导座位 日常的小型会议,与会的同志一般都有自己的习惯座位但多数会议需要与会者 按照会前安排好的座位或区域就座召开大中型会议,为了方便与会者尽快就座和保 持会场秩序安静,都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引导座位比如,在会议厅召开的大中型会 议,一般都采用对号入座的方式或是将会场划分为若干区域,以地区或部门或行业为 单位集中就座,根据不同情况,有的也可采取随便入座的方式,无论采取对号入座 · ’&$ · !最新办公室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还是随便入座,或是划分区域入座,都可以设立指坐标或是会议秘书工作人员引座, 有的小型会议也需要与地会有固定的座次,应在出席证和签到证上注明座号,如果证 件上不注明座号或不发证件,可在每个会议桌上摆置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