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doc
8页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中药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德、智、 体、美全面发展的中药专门人才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能遵纪守法;热爱中医药 卫生事业,自强不息、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 信、尊师重道、关爱病人、尊重和珍爱生命;具有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而献身的 精神2.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及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 医患沟通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 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 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 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现代信息技 术应用与处理能力3.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及中医传统保健疗法,达到国家规定的 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 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 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药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药思维与专业实践能力,能在 中药教学、科研、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中药专门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1. 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中药基本知识,具备中药的临床应用、处方调配的基本能力;2. 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鉴定中药真伪优劣和中药鉴定研究的基本能力;3. 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和制剂制备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药制剂生产 的基本能力;4.掌握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与机体 相互作用规律的基本能力;5. 掌握中药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中药质量评价和研究的基本能力;6. 了解中药从开发、生产到临床应用的流程;熟悉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7. 具备主动获取知识并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在中药临床、科研及相关领 域独立工作及创新的能力;8.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进行国际学 术交流的能力三、学制四年四、学位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中药学、化学、生物学六、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一)通识教育课程:14门,必修,共计867学时,应修满48.5学分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总学时讲课自主 学习实验见习1大学英语12612672大学语文545433体育13813884高等数学63633.55计算机基础36362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36183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3628统计学基础453692.59医学伦理学1818110物理学7254184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44593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87236613中国古代哲学基础27271.514大学生成才与职业发展36362合计86777798148.5二)专业主干课程:21门,必修,共1666学时,应修满92.5学分。
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总学时讲课自主 学习实验见习1中药学专业导读181812无机化学72482443中医学基础727244有机化学126626475中药学909056药用植物学1266994877化学分析72363648解剖生理学72541849生物化学544014310方剂学453692.511微生物与免疫学453692.512仪器分析1187216306.513物理化学8154274.514中药鉴定学1266264715药理学7243821416中药化学126621054717中药资源学3636218中药药理学5426424319中药药剂学1267254720中药炮制学7232436421中药分析学63246333.5合计166610416655692.5以上自主学习课时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按照自主学习教学大 纲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自学并就自学内容进行考核三)选修课:要求修满 22 学分,门数不限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以及创新拓展三个模块要求专业选修课模块应修不 低于 16 学分;公共选修课模块应修不低于4 学分;创新拓展模块应修不低于2 学分1. 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专业主干课的补充。
以下为建议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可在全校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目录中选择):1)专业选修课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1专业(药学)英语3622分子生物学3623中药文献学1814中成药学3625中药学简史1816实验动物学3627中药治疗学3638中药毒理学3629中药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36(28/8)210中药新药研究思路与方法271.511仪器分析进展36212药物分析36213生物分析概论36214中药信息学36215波谱解析36216有机单元反应与药物合成36217生物药剂学36218中药材质量控制36219药事管理与法规36220中药拉丁语18121分子生药学36222中药商品学36223中药养护学36224中药植物生理学36225药用动物学36226药用动物养殖学36227药用植物生态学36228中药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271.529诊断学基础36230药用植物化学分类学18131中药生物技术36232中药调剂学36233药用微生物资源学362(2)中药分析特色模块专业选修课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1中药成分体内代谢与分析271.52中药制剂显微鉴别36 (24/12)23中药制药过程分析362(3)中药资源与鉴定特色模块专业选修课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1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概论36 (30/6)22药用植物栽培学36(24/12)23中药资源化学3622.公共选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是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其知识结构,促进其个性发展,提高其整体素 质。
课程包括人文社会、艺术、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等,可在全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目录中选 择3. 创新拓展模块创新拓展模块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科研、实践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中 药科研的思维和方法;拓展国际视野,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将现代科学知 识与中药经典理论融合和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国内外专家讲座、科研训 练、专题研究、实践和实训类课程等学习方式进行七、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一)实验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掌握中药学、现代化 学与药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技能1.课程实验[总学时]:574 学时,分布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物理 化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分析学 中药鉴定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中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2学分(1)基础综合实验:1 周,在第四学期开设;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2)专业综合实验:1 周,在第六学期开设;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二)集中实习:总计 20 分1. 药用植物实习:2学分 [目的与内容]:能熟练地观察和描述药用植物和使用科属检索表;能熟练制作植物蜡叶标 本;掌握30 个科、100 种中药植物的野外识别特征;学会根据植物五味推断化学成分类型、药 性和功效的方法。
[时间安排]:2 周(第二学期第20-21 周)2. 中药鉴定实习:1 学分[目的与内容]:掌握中药商品性状鉴定方法与技术;熟悉300 种常用中药的性状鉴定特征, 重点掌握100 个品种[时间安排]:1 周(第七学期第1 周)3. 中药制剂实习:5 学分 [目的与内容]:掌握医院药学部的职能分工及组织管理程序,掌握药库、药房、制剂室各 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医院制剂生产的操作规程、环境要求、管理程序具体内容包括药 库管理及操作,中药房、中成药房管理及操作,煎药室管理及设备操作方法,固体制剂、液体 制剂、无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设备使用方法、环境要求等制剂室管理规定[时间安排]:5 周(第七学期第4-8 周)4. 行业实习:10 学分 [目的与内容]:在医院、企业、药检、药事管理、科研院所等中药行业相关岗位实习,初 步了解行业需求和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方法[时间安排]:10 周(第八学期第7-16 周)5. 药用植物栽培与中药资源特色实习模块:2学分 [目的与内容]:培养学生系统开展中药资源实地调查、药用植物栽培、药材采收及产地加 工、中药材市场信息调研等方面的实践工作技能通过本次实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药资源调查 的基本方法,药用植物栽培设计及其关键栽培技术、药材采收和产地加工技术以及中药材市场 信息调查方法等,为今后从事中药资源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时间安排]:2 周(第七学期第2-3 周)三)跟师学习[总学分]:2学分 [目的]:加强学生科研基本功底,了解和熟悉实验设计和撰写论文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掌 握科研文献查阅及应用方法,提高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