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犯周邦彦翻译赏析(可编辑).docx
7页花犯周邦彦翻译赏析 原文: 花犯·粉墙低 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盘同宴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花犯·粉墙低字词解释: [1]花犯:词牌名,为周邦彦首创双调102字 [2]粉墙:涂刷成白*的墙 [3]梅花: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4]照眼: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5]依然::依旧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 [6]风味:事物特有的**和趣味 [7]铅华:古代妇女用的黛粉等化妆品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御李善注:“铅华,粉也这三句是说梅花上面留有露水痕迹,像是洗尽脂粉,显得丽质天生 [8]无限:没有穷尽谓程度极深,范围极广佳丽:俊美;秀丽 [9]去年:刚过去的一年 [10]*盘:指如水一般洁净的白瓷盘燕:通“宴”燕喜,节日的宴会这句用韩愈“*盘夏荐碧实脆诗意,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11]可惜:值得惋惜应予爱惜怜惜;爱惜 [12]香篝:即熏香之笼此句喻雪覆盖梅树,像白被放在熏笼上一样 [13]今年: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14]匆匆:匆匆 [15]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16]依依:轻柔披拂貌依恋不舍的样子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愁悴:亦作“愁瘁”忧伤憔悴悴:忧也这两句是指梅花似亦知恨而含愁 [17]旋看飞坠:屡屡看梅花飘飞坠在青苔上面 [18]青苔:苔藓 [19]相将:行将脆丸:梅子 [20]人正:即人元 [21]**:指*上的云气、*霭 [22]梦想:梦中怀想空想;妄想 [23]一枝:一支用于细长的东西潇洒:凄清之意黄昏斜照水,用林浦“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 [24]黄昏斜照水: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花犯·粉墙低翻译: 低低的粉墙上,梅花在枝头风采照人,同往年一样花面上的露水痕迹还在,透明晶莹,如同一位洗净铅华的美人,天生丽质美丽天然去年梅花开放时,我也是一个人独自观赏我也曾经在酒宴之上,愉快地把玉盘中的青梅品尝更令人叹息的是,雪中那高高的梅花树上,如同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被里仿佛是一位美人,体内透出一缕怡人的馨香。
今年赏花太匆忙,如同心中有太多的忧伤我看梅花开得憔悴,我也是这样,依依惜别,满腹愁肠我对着梅花怅望叹息,眼看着一片片花瓣,四处飘落不久就到了青梅再来下酒的时候,那时我又出发了,在浩如*海的*面上与风浪为伍我只愿意自己化作一枝梅花,每日当夕阳西下时,静静的安然立在水边 花犯·粉墙低创作背景: 这首《花犯》咏梅词,当写于其十年的州县宦游生活期间,其较大可能*是写于溧水任上在溧水时期,周邦彦用长调写了相当数量的咏物词,如《红林擒近·咏雪》、《玉烛新·梅花》、《三部乐·梅雪》,等等,其中又以《花犯》咏梅最为著称此词约作于周邦彦绍圣三年(1096)二月溧水任满、奉调进京之时 花犯·粉墙低赏析: 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下片由今年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之梅花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天香之质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极其精*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
想象*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这首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去写梅花,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情怀,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整个词句不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自己,前后呼应,一下串*,迂回反复,井然有序此词以饱含感情的笔触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借咏梅抒发了在宦迹无常、漂泊不定中所产生的落寞情怀也有孤芳自赏的慰藉 “起笔“粉墙低,梅花照眼”两句,总领全篇,以下对昔日的回忆、对来日的想象,都由此景生发次句中的“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四首》之一中的“庭中花照眼”句这里,没有具体点明梅花的颜*,略过了花*,只写与粉墙相映照的花光,以光之夺目来显示*之明丽至于其花*之为红为白,抑或为翠绿,这在是个人的认知,不必拘泥下面“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三句,进一步写出了梅花之所独具的高出于凡花俗艳的格调它之照眼,并不靠粉施朱,以嫣红姹紫来炫人眼目,而是丽质天成,自然光艳,别有其吸引人视线的风神韵味这三句本是起二句的延伸和补充,但在其间穿*了“依然旧风味”一句,就使前、后五句所写的既是现时景物又带有旧时**,在抚今中渗入了思昔的成分,从而二字领起,在时间上与前六句明白划界。
胜赏曾孤倚,*盘同燕喜”两句是对去年之我的追述,自思去年孤倚寒梅、与花共醉的情事;“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两句是对去年之花的追念,更爱去年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景象这里写的是:梅花为积雪覆盖,一望皓白,形*难辨,而暗香仍阵阵从雪中传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 过片领以“今年”二字,与上片后四句开头的“去年”二字相对应上、下片的前半都是写眼前所见的梅花如此以来上片“粉墙低”以下六句是写梅花的形态与风韵;下片“今年对花”以下五句则是写梅花的情态和愁恨;前者写梅花之盛开,后者写到梅花之凋落如此以来“对花最匆匆”句就有两重含意:既是自叹,又是叹花;既叹自身去留匆匆,即将远行,又叹梅花开落匆匆芳景难驻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两句,则是以我观物,移情于景,化的愁恨为梅花的愁恨,把本是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似若有知、有情末尾一个“悴”字已预示花之将落,紧接着承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二句,则进一步写花的深愁苦恨及其飘零身世 接着“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浪里”两句,纯从空际落想上句写梅,但所写的是眼前还不存在的事物,是由眼前飞坠的花瓣驰思于青绿脆圆的梅子;下句写人,但所写的是将出现另一时空之内的人,是预计梅子荐新之时,人已远离去年孤倚、今年相逢之地,而正在*上的扁舟之中,就这样,以出人意料之笔,以今日之感昨日之念跳到了明之思,词境再出新意。
结拍“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两句,从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出词人在花开之时,对花之地,把词思在时间上跳到梅子已熟时,在空间上跳到空**浪里,再从彼时、彼地又跳回花开时、花开地 此词以多变的结构和纡徐反复和笔调,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对梅花各个时期和方面的描绘在今日、昔日、来日间往复盘旅地展开情思这种跳跃变换、空灵流转浑化无迹的词笔与词思,确乎令人赞叹不已 个人资料: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居士,钱塘(今浙*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六年,自明州(今浙*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待制,提举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东都事略》与《咸淳临安志》均有传。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居士集》十一卷,已佚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矣旨?霉沤?迨???氖住V馨钛濉案阂淮?拭?保ㄕ叛住洞试》卷下),其词“浑厚和雅”(《词源》),“缜密典丽”(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 7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