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十次辨证施贴疗程治疗过敏性鼻炎164例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学论文.doc
4页三伏十次辨证施贴疗程治疗过敏性鼻炎164例临床疗效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黄宗瀚,张智慧,索承美,廖咏缇【摘要】 目的 通过古籍及家传古法自制敷贴配方,以首创辨证施贴方法且十次为1个疗程的三伏贴疗程 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比较与一般敷贴疗程的疗效方法 1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传统三次治疗45例为第一组,十次主穴敷贴治疗56例为第二组,十次辨证施贴治疗63例为第三组第一组仅初伏、中伏及末伏三天敷贴治疗;第二组为两天一次连续敷贴十次治疗;第三组与第二组同十次治疗疗程外,并进行个体辨证施贴,每次敷贴4~6 h,敷贴3年结果 应用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16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164例总有效率为89.02%,第一组总有效率为71.11%;第二组总有效率为92.86%;第三组总有效率为98.41%,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此疗程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取得的满意疗效,方法简便,贵在持续巩固,是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过敏;鼻炎;三伏;敷贴;冬病夏治冬病夏治[1]是 中国 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针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证属阳虚阴寒内盛的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异位皮炎、寒性痛经、寒性胃痛、关节炎等各类疾病。
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阶段,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进行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 现代 医学及 科学 技术也证实,此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减少冬季发病次数,使疾病痊愈此疗法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推拿、敷贴、针灸、服用中药、食疗及综合以上等方法治疗[2],各种方法最好由医生安排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笔者根据传统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并通过专研古籍及家传古法自制敷贴配方,首创辨证施贴且十次为一疗程的三伏贴疗程利用夏季天气炎热,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通过敷贴传统方式,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根据五年多的治疗和临床观察,发现十次疗程三伏贴疗效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不辨证的三次疗程三伏贴若配合冬季三九贴,连续治疗3年,无论大人及儿童,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有超过80%的有效率,配合做好个人防护(如晨起加衣、禁冰、适度运动,勿过食生冷海产及瓜果), 并配合医师的调理服药,则有效率可达90%笔者应用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164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总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4例均为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门诊患者,按照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164例患者均具有鼻塞、流水样鼻涕、打喷嚏及鼻痒等四大症状的诊断[3],年龄5~36岁,病程6个月~21年。
164例患者,传统三次治疗45例为疗效观察第一组,十次主穴敷贴治疗56例为第二组,十次辨证施贴治疗63例为第三组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少食生冷食物,加强运动锻炼敷贴主穴为:大椎、天突、膻中药物的组成根据自拟经验方(炙麻黄、白芥子、细辛、桂枝尖、丁香等)第一组仅初伏、中伏及末伏三天敷贴治疗;第二组为两天一次连续敷贴十次治疗;第三组与第二组同十次治疗疗程外,并进行个体辨证施贴,气虚选肺脾肾俞,阴虚选三阴交,阳虚选命门等每次敷贴4~6 h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疗程结束后,鼻炎四大症状消失,平素正常活动;显效:疗程结束后,鼻炎四大症状消失,正常活动后偶有部分症状出现,但不明显;有效:疗程结束后仍有部分症状,但明显减轻;无效: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无好转 2 结果 见表1第一组痊愈6例(13.3%),显效9例(20%),有效17例(37.7%),无效13例(28.9%);第二组痊愈30例(53.6%),显效11例(19.6%),有效11例(19.6%),无效4例(7.1%)第三组痊愈40例(63.5%),显效19例(30.1%),有效3例(4.8%),无效1例(1.6%)。
比较三组痊愈率,χ2=24.105,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无效率,χ2=13.000,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有效率,χ2=9.589 ,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64例总有效率为89.02%,第一组总有效率为71.11%;第二组总有效率为92.86%;第三组总有效率为98.41%表1 三组过敏性鼻炎三伏贴治疗的疗效观察 3 讨论 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的内病外治法,外治法的起源远远早于内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法《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理瀹骈文》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种外治法清代名医徐洄溪说:“今所用之膏药,古人谓之薄贴其用大致有二:其一以治表,二以治里治表者,治里者,或驱风寒,或消痰,或壮筋骨其方甚多药以随病加减,其药易厚而久贴用膏药之闭塞其气,是要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阐明了内治与外治的一致性 现代 医学对冬病夏治理论及疗法的认识,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着外,还可透过皮肤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药物在经络的作用下,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在体内生物效价明显上升,药性易达到春夏养阳、温阳祛寒的 治疗 目的。
临床研究方面表明穴位敷贴法是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使药物持续作用于机体,激发了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的调节,药物吸收后可改善各组织的功能活动,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体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增强了免疫功能 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笔者发现传统的三伏天敷贴对寒性疾病起到不错的疗效,但往往失之持续性效果,个人认为原因在于疗程的设计,笔者以过敏性鼻炎作为疗程设计研究,建立温和的自拟膏方,避免时下为了疗效而过烈的处方,减少了皮肤刺激皮损的产生;首创十次为1个疗程的方案,取法古人原意实现巩固性的疗效,并不讳于破除传统三伏三天的治疗;建立辨证施贴的方式,符合中医辨证精神,并提高疗效和在疗程中个性化处理从三组总有效率我们可发现第三组(十次辨证施贴组)优于第二组(十次疗程组),而第二组优于第一组(传统三次敷贴组);164例总有效率在89.02%,这证明了敷贴不失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好方法;在痊愈率方面亦是第三组居冠,证明此独创疗程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具有运行气,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作用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病的目的患呼吸系疾病的患者一般免疫功能比较低,所以通过辨证施贴穴位后,使患者的全体免疫功能增强,更加强了巩固性。
穴位的采纳,根据中医的解剖生理特点,我们选定“天突、膻中、大椎”分别为督脉、任脉之穴,肺是身体中重要的脏器之一,位于胸中,上连喉咙开窍于鼻,所以肺的功能正常,呼吸调匀,则气机通畅,精力充沛,而富有生气,可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采用这三个主穴作为敷贴主穴,治疗后患者感觉很舒服,有润喉宽胸下气感药物的组成根据笔者拟定的经验方(炙麻黄、白芥子、细辛、桂枝尖、丁香等),加工研成粉末,用蜜及生姜汁调成,作为夏季三伏天方,此方的特点起到温经散寒,抗敏通窍止哮功能,改善呼吸道阻塞,提高免疫抗病能力,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冬治标,夏治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故三伏三九治疗重在天人合一与顺势利导,并于十次疗程的辨证施贴中完善标本同治及三因治宜其次外敷贴时也要注意保健,一般敷贴后4~6 h,就应把药膏拿掉,但也要根据个体差异,有些病人特别敏感,发现皮肤有灼热痒感皮肤出现红色疹子,应提早取掉药膏,反则如果患者敷贴自觉很舒服,那么时间可以延长些,同时避免接触过敏源及刺激性气味,禁食生冷食物,防止受凉感冒等各种诱发因素通过笔者几年的临床实践及观察有些专家亦利用各种综合疗法来施治[4~6],笔者体会到中药敷贴,进一步不断实践和探索必将为过敏及哮喘、肺气肿等防治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冬病夏治集内治外治于一身,融药力与理化刺激于一体,多位点调节身体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无内服药的诸多弊端, 经济 安全,疗效显著,随着中医现代化的推进,冬病夏治必将愈来愈显示其在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地位,而此疗程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取得的满意疗效,方法简便,贵在持续巩固,不失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参考 文献 】 1 严光俊,丁淑彦.冬病夏治的研究近况.中医外治杂志,2006,15(2):54-56. 2 唐忆星.冬病夏治咳喘的良方——敷贴、穴注.黑龙江中医药,1996,3:40-41. 3 陈琼芳.过敏性鼻炎121例中药治疗体会. 中国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6):298. 4 陆为华.穴位敷贴加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小儿哮喘100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37. 5 张洪林,孙丽军.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肺心病缓解期270例.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3):186-187. 6 刘学梅.超短波合并敷贴治疗哮喘102例.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97,(1):3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