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新特点.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1865094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6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新特点1. 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趋于放缓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中呈持续增长态势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仅有几百万人根据"三普”数据估算,198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为657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0.66%根据"四普”数据估算,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135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89%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流动人口的数量几乎翻了两番,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根据"五普”数据估算,200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突破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继续扩大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数量达14735万人2009年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左右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接近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2012年流动人口规模总量达2.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总量达23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6%左右。

      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总量已达2.5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5%左右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总量达2.47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8%左右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总量达2.4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左右详见图一)o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从几百万上升至2.47亿,增长了 38倍,而且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逐年提高"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的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均接近40%,深圳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70%[5]e在部分经济发达城市,平均每5个人,甚至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已找不到一个没有流动人口的城市尽管近两年流动人口规模出现负增长, 但其基数依然庞大,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将继续长期、大规模存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分析称,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现行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当前发展格局不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6]图1我国流动人口的变动趋势3UU ZU流动人口效呈〈百力一) 占总人口的比例资料来源:根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卫生和计生委流动人口数据计算。

      作为流动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不少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当地常住的少数民族人口,成为城市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012年 在广东省300多万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当中,夕卜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达250多万,远远超过户籍少数民族人口其中,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到了少数民族总数的90%,东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到了少数民族总数的95%[7]2011年 宁波市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4万人,而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接近20.7万人[8]截止2016年底,深圳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达92.6万人[9]目前全国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3000万,包括55个少数民族成分,他们分布于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98%以上的县市[10]在庞大的流动人口大军中,来自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向东部、南部及沿海城市流动,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趋势之-[lUo2. 基本构成的变化从年龄构成来看,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所占比重较大,”80后”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已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的调查数据显示,根据"六普”数据估算,新生代流动人口规模已达1.18亿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3.6%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90后"所占比例为12.3%。

      预计到2030年,新生代流动人口总量将达到2.79亿,占全部流动人口的90%从性别构成上看,以往"流动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这一现象已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加入到了流动人口队伍之中女性流动人口在全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目前流动人口中男女比例大体趋于平衡女性人口流动主要包括由婚姻迁入、投亲靠友、举家迁移而引起的社会型流动,以及由外出务工经商而引起的经济型流动从受教育程度看,我国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越来越长,素质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80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相比2013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为9.6年),中国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目前,流动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高中学历所占比重迅速增长,大专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攀升,文盲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7.61%上升到了 2014年的12.11%在流动人口队伍当中,已经活跃着一大批接受过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的"高端”人才2010年,6.02%的流动人口拥有大学本科学历。

      另外,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日渐增多,占流动人口的比例持续增长"六普" 数据显示,2010年0~17周岁流动儿童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16.2%,规模为3581万人比2000年(1983万人)增长了 80.58%,年均增长6.09%[12]o3. 空间流向的变化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形成了城乡之间、内地和沿海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较大差距,这使得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小城市流向中心城市,从西部地区流向中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起初,我国流动人口主要是近距离的省内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远距离的跨省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人口流动活跃地区吸弓I了较多的流动人口"三普”数据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8.60%的流动人口进入黑龙江省,迁移至辽宁和吉林的流动人口也分别占到全国流动人口的437%和3.83%同时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也集中了较多的流动人口另外,新疆、内蒙古、山西三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吸引了不少流动人口,1987年 全国18.46%的流动人口进入了这三个省份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流动人口逐渐流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从1982年到2005年,广东省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从5.23%上升到了 22.37%,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的流动人口比例总和从11.27%上升到了 20.58%[13]o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向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聚集京津冀、长三角所在省份、广东省这三大区域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输入地,吸引了全国46%的流动人口 [14]o未来,这些地区将依然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继续保持对流动人口的较强吸纳能力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其中以浙江省流动人口增长幅度最大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与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构成了人口流动最为 集聚区域之一:流动人口的规模从2000年的1936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507万人 年均增长7.75%,相比全国同期高出2.34个百分点[15]"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 5442.69万人 流动人口近20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5%,成为流动人口第二大省,仅次于广东省人口流入重心从珠三角渐渐北移到长三角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和苏州成为人口规模增长最快的几个城市[16]。

      2010年广东省作为全国人口流动第一大省,流动人口规模达3139万人 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10%[17]北京市流动人口为773.8万,占常住人口的37.4%;上海市流动人口为950万,占常住人口的40.1%2014年从跨省流入人口分布看,广东占32.25%、浙江占22.57%、上海占12.62%、北京占8.01%、江苏占8.54%、福建占4.97%六省(市)占全国跨省流入人口总数的88.96%,较2013年同期上升了约1.1个百分点[18]托达罗(Todaro)的期望收入理论认为,迁移者倾向于选择能够获得最大期望收入的地点作为目的地[19]理性抉择使我国大量流动人口向经济发展快、收入水平高、个人发展空间大的地区和城市迁移流动在东部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未来中部省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城市群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产业集群发展和吸纳人口集聚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重庆、武汉、郑州等中西部城市的流动人口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3年 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2015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 16.6%0不难看出,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在逐步增长。

      4. 迁移模式的变化 国外学者通常将人口迁移分为三类,即,永久性迁移(permanent migration) s暂时性迁移(temporary migration)和循环迁移(circulatory migration)中国当前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无论从迁移时间、空间和迁移目的来看,还是从流动人口与流入地^流出地的双重归属特征来看,属于往返于流入地与流出地的钟摆式的循环流动迁移者选择的是两栖于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流动人口尽管在流入地生活了多年,但仍有回乡意愿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认为,循环流动是迁移者为增加家庭收入、规避和降低风险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就中国而言,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获得非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使得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收入难以保证因此,大部分流动人口选择在城市赚钱,在农村消费人口迁移的历史经验表明,人口迁移流动的先锋者往往是年纪轻、身体强壮、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流动基本上处于单个人流动的先锋阶段主要是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单枪匹马闯天下,属于人口流动的探索阶段进入90年代后,这些,先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基础,并积累了一定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社会生活经验,于是出现了大量举家迁移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化流动越来越成为流动人口迁入城市的主要方式部分迁移、部分留守"的迁移模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梯次迁移、举家迁移”的模式有数据显示,流动人口携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动的已占66%[20]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 在流动人口家庭户中,有38.52%是两代户,5.11%是三代及以上户,独自一人流动的T弋户仅占流动人口家庭户的26.76%0 2011年,70%左右的流动人口与家人一同流动[21]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夫妻一同流动的占已婚流动人口的90.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语文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人教版)(答题卡).pdf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 (2).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辽宁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海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南京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湖南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武汉专用)(答题卡).pdf 2022年盐城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pdf 云南省德宏州语文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德宏州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 2020-2021学年数学答案zq.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福建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全国通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西专用)(答题卡).pdf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广州专用)(答题卡).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pdf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无答案PDF).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