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8668660
  • 上传时间:2021-08-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8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建立胸痛中心及优化护理流程干预的抢救效果方法:纳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组和β组,α组(38例)病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β组(38例)病人实施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干预分析2组入院至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β组入院至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5.690.18)min、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59.7811.37)min,均明显短于α组(p<0.05);β组抢救成功率97.37%,明显高于α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建立胸痛中心及优化护理流程干预的抢救效果显著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中心建立;优化护理流程;抢救成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segment Resolution of Patients with STEMI )是心电图表现类型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疾病[1]。

      如何尽快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良好的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时间,起到辅助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效果[2]因此,我院选择7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为对照,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建立胸痛中心及优化护理流程干预的抢救效果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纳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7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α组和β组α组中,病人38名,男病人19名,女病人19名,51岁到65岁,平均(58.143.45)岁β组中,病人38名,男病人20名,女病人18名,52岁到67岁,平均(58.093.21)岁α组和β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α组(38例)病人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病人入院后直接进入急诊科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β组(38例)病人实施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1)建立胸痛中心干预抽取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心电图检查室、导管室等部分的优秀医护工作者组建胸痛中心,明确各个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组织学习胸痛病人护理干预标准化流程,同时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上传和共享。

      2)优化护理流程院前优化急救流程:接到及病人接诊后,胸痛中心护理人员准备好急救用品和心电图设备立刻出车,接到病人后立刻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心电图检查结果上传到胸痛中心工作群,由心血管内科医生进行诊断,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导病人用药、吸氧和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做好球囊扩张、介入手术准备工作转运优化急救流程:转运过程中,胸痛中心护士对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随时远程向胸痛中心心血管内科医生的汇报病人病情,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决定是否进行就地抢救院内优化急救流程开启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病人进行抢救工作,完善心电图检查、快速肌钙蛋白检测等检查工作,进行球囊扩张式支架治疗1.3 评价指标(1)探究2组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2)探究2组抢救成功率1.4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 结果2.1探究2组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β组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5.690.18)min、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59.7811.37)min,均明显短于α。

      见表1表1 探究2组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分组α组病人(例)38入院至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min)7.741.14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min)94.1517.56β组385.690.1859.7811.37t值10.80449.9937P值0.00000.00002.2探究2组抢救成功率β组抢救成功率97.37%,明显高于α组(p<0.05)表2 探究2组抢救成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组α组病人(例)38抢救成功率(例/%)30/78.95β组3837/97.37t值6.1758P值0.01293. 讨论临床研究表明[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剧烈胸痛、闷痛和压榨感,并伴有大汗,病情危急一般情况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不能很好的缓解症状[4],需要紧急送至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但常规的急诊护理流程不够规范,易耽误病人的救治时间[5],影响临床效果及预后因此有必要对常规的急诊流程进行优化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是一种符合现代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新型护理模式[6]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成立胸痛中心,将胸痛疾病相关的科室医疗人员集中在一个单位,提高急救医疗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护理流程,缩短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抓住抢救的黄金时间,同时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的检测,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传递、分享信息的优势,及时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判断,使病人以最快的速度检测、确诊和治疗。

      本研究显示,采用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的病人入院至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抢救成功概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急诊护理流程(p<0.05),证明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的临床护理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实施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抢救效果参考文献】[1]原秀春.危险评分指导护理模式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2):186.[2]董晓楠,张敬敬.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胸痛中心建立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12-15.[3]罗冬梅.时间路径式急救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6):101-103.[4]杨欣,张健,姜金霞,左登霞,董晗琼.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04):1033-1038.[5]罗慧,朱琼瑶,田礼义,田孝军.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预防性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1):62-64.[6]关伟群,伍翠敏,杨小莲,丘延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基于胸痛中心的优化式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20,41(03):740-741.-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