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卷 地理.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39305313
  • 上传时间:2018-05-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0.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92009 上海上海 地理试卷地理试卷解析解析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 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1. 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 清楚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和校验码2.第一大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 方格用 2B 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 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3.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用铅笔答 题或写在答题卡上一律不给分所有考生应完成本大题共同部分选择部分分为 A、B 两 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 组为考试手册中“任选模块一”的试题.B 组为“任选模块二” 的试题: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考生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 A 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共 5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 (一)经过建国以来 60 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近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建国:建国 6060 年,经济发展与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解读社会现象的年,经济发展与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解读社会现象的 能力从上世纪能力从上世纪 9090 年代我国就已经由石油净输出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交年代我国就已经由石油净输出国变为净进口国,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交 通运输得到幅度提高、发展,尤其西部省份,通车里程逐年增加;工业化发展、推动了我国通运输得到幅度提高、发展,尤其西部省份,通车里程逐年增加;工业化发展、推动了我国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比重日益增大;科技、良种等农业要素的不断革新与加大投入,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比重日益增大;科技、良种等农业要素的不断革新与加大投入, 使粮食单产量渐增故选:使粮食单产量渐增故选:D D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 60 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A. ①②③ B.B. ①②④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本区域地理地理事物的发展及变化特点的了解、掌握、归纳:本题考查考生对本区域地理地理事物的发展及变化特点的了解、掌握、归纳 能力。

      能力6060 年间的工业、城市发展,上海港的不断壮大,受水源、用地等的制约,港区布局由年间的工业、城市发展,上海港的不断壮大,受水源、用地等的制约,港区布局由 沿河(黄浦江)向沿江滨海(长江)发展,宝钢布局日趋集中(宝山区)沿河(黄浦江)向沿江滨海(长江)发展,宝钢布局日趋集中(宝山区) ;城市化、工商业;城市化、工商业 的不断发展、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卫星城的崛起等使得周边郊区农业用地日益减少该时期的不断发展、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卫星城的崛起等使得周边郊区农业用地日益减少该时期 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为:农业比重下降;工商业比重上升故选:上海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为:农业比重下降;工商业比重上升故选:B B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二)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4.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 小时 56 分 B . 24 小时零 4 分 C. 24 小时 56 分 D . 24 小时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

      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涉及地球自转的意义、周期等考点涉及地球自转的意义、周期等考点 ((3 3)地球自转可以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可以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地转偏向力、 昼夜交替、时间产生等这些都可作为证明地球自转的论据;(昼夜交替、时间产生等这些都可作为证明地球自转的论据;(4 4)由题意分析,该题所指时)由题意分析,该题所指时 间为间为““太阳日太阳日”” ,其长度为,其长度为 2424 小时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三)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5.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A. 侵人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6.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 石林 B. 沙丘 C. 海蚀柱 D. V 型谷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的分类与判断;地表形态的塑造该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的分类与判断;地表形态的塑造 ((5 5)三大类岩石中,具有明显层理结构的是:层层堆积、固结成岩后的沉积岩。

      三大类岩石中,具有明显层理结构的是:层层堆积、固结成岩后的沉积岩 ((6 6)四类)四类 地貌所对应的营造力分别是:石林地貌所对应的营造力分别是:石林--------水蚀、沙丘水蚀、沙丘--------风积、海蚀柱风积、海蚀柱------水蚀、水蚀、V V 型谷型谷--------冰冰 川侵蚀故答案为:川侵蚀故答案为:5.5. D D 6.6. B B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四)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7.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8.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 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9 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③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本题着重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本题着重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7 7)如图所)如图所 示: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展宽,故为消亡边界;图示示: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展宽,故为消亡边界;图示 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属于洋块或陆块,条件缺失,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属于洋块或陆块,条件缺失,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 应为同一性质的板块,即: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应为同一性质的板块,即: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 ((8 8)由上述判断分析,)由上述判断分析,A A、、B B、、D D 地貌单元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的结果故选:地貌单元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的结果故选:C C ((9 9)板块学说的应用,)板块学说的应用, 有助于解决和解释相关地表形态、地貌的形成;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地有助于解决和解释相关地表形态、地貌的形成;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地 热等资源的分布等问题热等资源的分布等问题 【【区分度区分度】】:中:中 (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

      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0.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11.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A.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作图能力,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作图能力,具体而言即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读与应用能力 ((1010)明确:山脊)明确: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如下图所示: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如下图所示:山脊走向:东北山脊走向:东北----------西南西南 ((1111)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地形特点,依据等高线的分布、疏密程度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六)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 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A. 对流层、电离层 B. 平流层、电离层C.. 平流层、中问层 D. 对流层、中间层 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A【【解析思路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气旋反气旋系统的判读。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点、气旋反气旋系统的判读 ((1212)各层)各层 间温度变化各异,注意分析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成正相关或负相关间温度变化各异,注意分析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成正相关或负相关 ((1313)明确:热带气旋的)明确:热带气旋的 气流、气压状况,风向判断抓住一条辅助线气流、气压状况,风向判断抓住一条辅助线------水平气压梯度力线水平气压梯度力线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七)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 , 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 ;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 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 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4.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 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 高度较低 15. 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A. 黄土塬 B. 沙滩地 C. 沼泽地 D. 自流盆地 16.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A. 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C. 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 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解析思路解析思路】】:实验类命题,注重对抽象原理的验证、感知。

      该题考查考生对下垫面性质、:实验类命题,注重对抽象原理的验证、感知该题考查考生对下垫面性质、 地表状况,与地表径流的关系地表状况,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1414)海绵起到拦蓄地表径流的作用,相同降水量的情况下,)海绵起到拦蓄地表径流的作用,相同降水量的情况下, 会使注入盒中水量减少会使注入盒中水量减少 ((1515)四个选项中,能具有)四个选项中,能具有““涵养水源涵养水源”” 、、 ““截蓄径流截蓄径流”” 、、 ““增加下渗增加下渗”” 等功能的地理事物只有湿地等功能的地理事物只有湿地 ((1616)略)略 【【区分度区分度】】:低:低 (八)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17 该城市 2000 年与 2007 年地价变化反映了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8 在 2007 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