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知识精要与学法指导(冀教版九年级上).docx
2页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文明 知识精要与学法指导☆目标导航一、单元重点难点 单元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阿拉伯的文学艺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帝国的灭亡;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文化;单元难点: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二、学法指导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理解古代亚洲和欧洲社会文明的演进情况,并结合当时各自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二要注意联系中国隋唐时期的情况以及日本大化改新的情况,进行对比,并理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三要注意归纳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和当时中国隋唐时期的不同情况搜集和整理资料,加强历史的想象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四要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采撷精要一、政教合一的帝国1.伊斯兰教的产生: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由穆罕默德创立2.阿拉伯帝国的兴起(1)630年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迅速传播2)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建筑艺术代表:麦加清真寺文学代表:《天方夜谭》二、基督教统治下的西欧1.森严的等级制度(1)代表: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2)特点:①等级森严②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③城市的兴起:出现了市民与封建主的斗争,形成了市民阶级,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权倾千年的罗马教廷“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3.城市自治的呼声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4.神坛上的文化建筑艺术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三、大化改新 拜占廷帝国1.大化改新(1)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2)学习对象:中国隋唐制度3)时间、人物: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4)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5)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拜占廷帝国(1)首都:君土坦丁堡,原名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2)兴盛:拜占廷帝国曾辉煌一时,手工业、商业发达,文化繁盛,典型代表是圣索非亚大教堂3)衰败:穷兵黩武,四处征讨,外来侵略4)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