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游面防渗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22192939
  • 上传时间:2023-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合同编号:96-220-01-02-02⑴分子题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渗流分析和防渗结构的研究上游面防渗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999年8月14 审 核:孙君森 校 核:金双全 编 写:林长农 试验人员:林长农 金双全 刘汉庭 史武祥 何祖湘 梁 萍 黄东霞 陈瑞良 刘 蓉 成 方 李双艳 朱育岷科研所编制目 录1 前 言………………………………………………………………12 试验用材料及基本试验资料………………………………………23 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33.1 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43.2 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43.3 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室内试验)……………………………53.4 变态混凝土性能…………………………………………………74 结论与建议………………………………………………………14 1 前言设计研究中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规模巨大,电站装机5400MW,最大坝高216.5m,上游迎水面面积7.71万m2,水库库容为272.7亿m3,是一个多年调节水库。

      由于库大水深,放空机会少,检修条件差,要求防渗结构可靠、耐久、简单、并且对施工进度影响最小龙滩高RCC重力坝上游面拟采用的防渗结构方案有:⑴ 继续改善RCC性能的防渗方案,如对大坝迎水面高程300.00m以下的变态混凝土与二级配RCC作防渗体部分,建议掺BSⅡ等外加剂;⑵ 钢筋混凝土面板与三级配RCC组合防渗方案;⑶ 坝前迎水面变态混凝土内配筋作为防渗方案;⑷ 钢板护面防渗方案;⑸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防渗方案龙滩大坝典型剖面及RCC材料分区图分别见图1及图2,RCC性能要求见表1 图1 龙滩大坝典型剖面图 图2 坝体RCC材料分区图 本试验研究就是考虑上述第一种方案,即在上游面采用1.5m以上厚度的二级配变态混凝土的防渗方案由于变态混凝土现阶段无国标或行业标准指导试验室试验工作,并且从最近召开的“RCC′99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也没有看到系统的试验资料,因此,我们针对变态混凝土做了初步室内试验研究主要包括:变态混凝土的变态方式、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变态混凝土成型工艺以及变态混凝土的强度、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绝热温升、抗剪断特性等现将试验成果整理如下。

      表1 龙滩碾压混凝土材料分区及其主要性能要求表分区编号RⅠRⅡRⅢRⅣ使用部分高程250.00m以下的坝体(下部)高程250.00m至300.00m坝体(中部)高程300.00m以上坝体 (上部)坝体上游面防渗混凝土主要控制因素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低热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低热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低热层面结合、抗剪断强度、抗渗、抗冻VC值(s)5-75-75-75-7建议胶材总量≥200kg/m3≥180kg/m3≥160kg/m3≤240kg/m3骨料级配三三三二密实度≥98%≥98%≥98%≥98%容重 (kg/m3)>2400>2400>2400>2400渗透系数 (cm/s)7.8×10-87.8×10-81.0×10-71.8×10-9强度等级C25C20C15C25抗拉强度 (MPa)2.01.81.42.0极限拉伸85×10-680×10-675×10-685×10-6抗冻标号D100D100D100D150抗剪断强度f′主体1.17层面1.05主体1.07层面0.93主体1.0层面0.90主体1.17层面1.05C′ (MPa)2.161.702.101.501.970.952.161.702 试验用材料及基本试验资料2.1 原材料水 泥:柳州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田东Ⅱ级粉煤灰骨 料:大法坪灰岩料场人工砂及人工碎石外加剂:ZB-IRCC15、DH9、BSⅡ(水剂)2.2 混凝土配合比本试验研究共考虑了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两个品种,由于试验研究的重点不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以,对于变态混凝土用基本配合比资料参考原龙滩工程“八五”攻关成果,由于外加剂品种与过去有所不同,故采用上述各外加剂对配合比进行了调整。

      基本配合比资料分别见表2.2-1及表2.2-2表2.2-1 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参考配合比(“八五”攻关成果)序号 W C+FSP(%) F C+F(%)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 (kg)备 注WCFSG小G中外加剂10.50382014022456730600600木钙0.56, 801 0.084常态混凝土20.41395898100140843528791FDNM500(R) 0.72碾压混凝土表2.2-2 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使用配合比 (本试验研究成果)序号试件编号 W C+FSP(%) F C+F(%)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 (kg)备 注C+FWCFSG中G小外加剂199020.410382028011522456730600600ZB-1RCC15 1.12DH9 0.028常态混凝土299030.375382028010522456730600600BSⅡ 8.4399040.410382028011522456730600600ZB-1RCC15 1.12499050.410382028011522456730600600ZB-1RCC15 1.12DH9 0.011599010.346395824083100140843791528ZB-1RCC15 0.96DH9 0.024碾压混凝土69919’0.304395824073100140843791528BSⅡ 7.23 变态混凝土试验研究变态混凝土目前没有规范可循,因此,本试验研究按以下基本试验原则进行:⑴ 变态混凝土是指在已拌制好的碾压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浆等,使其演变成具有一定塌落度的混凝土;⑵ 参照原龙滩工程“八五”攻关二级配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配合比[C25(90d)],改用ZB-1RCC15、DH9、BSⅡ(水剂)外加剂进行验证调整试拌工作,使常态混凝土拌和物塌落度达到6~10cm,碾压混凝土拌和物VC值达到3~6秒;⑶ 变态混凝土变态用胶材量按碾压混凝土与常态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的差值控制;⑷ 变态混凝土变态用材料分别考虑了水泥浆和高性能掺合料浆两种;⑸ 变态混凝土的变态方式分别考虑了机口变态、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三种形式;⑹ 变态混凝土的成型工艺主要从不同的变态方式(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和不同的成型振动时间(10秒、30秒、50秒)等方面进行考虑;⑺ 常态混凝土试验遵循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⑻ 碾压混凝土试验遵循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

      3.1 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比选试验,是在相对固定变态混凝土的变态用浆量以及水灰比的情况下进行成果见表3.1-1表3.1-1 变态混凝土用变态材料比选试验成果表序号试件编号变态材料90d抗压强度(MPa)90d劈 拉强 度 (MPa)拉压比(%)成型工艺胶材类型及用量(kg/m3)用浆量(kg/m3)用水量(kg/m3)水胶比19910水泥(浆)40.067.027.00.67542.493.418.03二次装模变态,振动10秒2991137.783.298.70二次装模变态,振动30秒3991237.513.258.66二次装模变态,振动50秒49913高性能掺合料(浆)40.067.027.00.67531.532.999.48二次装模变态,振动10秒5991432.683.239.88二次装模变态,振动30秒试验成果表明,掺水泥浆比掺高性能掺合料浆,对于变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均有所提高,但拉压比值要低些使用这两种变态材料均可使变态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满足C25要求由于高性能掺合料掺入不会引起水化热值升高,并且其价格比水泥便宜,故可进一步研究其用作变态混凝土变态材料的可行性。

      3.2 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的比选试验,是在相对固定变态混凝土变态用材料的情况下,分别考虑机口变态、一次装模变态和二次装模变态三种变态方式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成果见表3.2-1试验成果表明,从三种变态方式来看,二次装模变态的方式较好表3.2-1 变态混凝土变态方式比选试验成果表序号试件编号变态材料90d抗压强度(MPa)90d劈拉强度 (MPa)拉压比(%)成型工艺变态方式水泥用量(kg/m3)用水量(kg/m3)水胶比19910二次装模变态40.027.00.67542.493.418.03振动10秒2991137.783.298.70振动30秒3991237.51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