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实务根底知识:投资中心.docx
15页高级会计实务根底知识:投资中心 : 投资中心 : 本知识点属于《高级会计实务》科目第四章企业业绩评价 第1节业绩评价概述的内容 :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 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担负最大的责任 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投资中心适用于对资产具有经营决策权和投资决策权的独立经营责任单位 大型企业集团具有投资决策权的事业部、子公司、分公司等,只要被赋予经营决策权、投资决策权,都可以成为投资中心 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是经常用来衡量投资中心业绩的指标 (1)投资报酬率法 投资报酬率表示的是部门利润与部门投资占用资本的比率,是企业最经常采用的考核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投资报酬率 == 优点 可以用于在经营业务不同的部门之间或者竞争对手之间开展比较 缺点 (1)在项目投资决策时,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某个部门的投资报酬率提高了,而整个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却下降了 (2)投资报酬率的计算是基于资产的账面价值,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会因为折旧而逐渐减少,因此,所计算的投资报酬率会逐渐升高,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错觉,越旧的资产反而投资回报率越高,所以部门经理会倾向于保存旧资产,而在投资新资产时非常慎重 某公司A、B事业部(投资中心)正在考虑各自部门的潜在项目投资,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公司资本成本15%)。
A事业部 B事业部 投资项目所获利润 200万元 130万元 投资项目投资额 1000万元 1000万元 项目投资报酬率 200÷1000=20% 130÷1000=13% 当前部门投资报酬率 25% 9% 分析评价:一方面,A事业部的经理不愿意投资新项目,因为新项目的投资报酬率20%低于该部门现有的投资报酬率25%,拖了该部门的后腿;另一方面,B事业部经理会愿意投资新项目,因为新项目的投资报酬率13%高于现有的投资报酬率9%,投资新项目会拉高整个部门的投资报酬率事实上,两个部门经理在决策时都不是出于该公司的整体利益 假设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是15%,任何投资回报率高于15%的项目投资都应该承受,反之则应该被放弃本例中,A事业部应该投资新项目,而B事业部应该放弃投资新项目由此可见,使用投资回报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导致了公司内部缺乏目标的一致性 相反,在资产处置时,使用投资报酬率也会误导管理者做出错误决策A事业部有一项投资回报率为19%的资产,而B事业部有一项投资回报率为12%的资产。
分析两个事业部经理如何决策?对整个公司的影响? 结论:A事业部应该保存该资产,B事业部应该处置掉该资产公司角度) 两个部门经理在做决策时都不是出于该公司整体利益,造成次优化决策某公司有A、B两个投资中心,有关资料如下:(单位:元) 项目 A投资中心 B投资中心 息税前利润 108000 90000 平均投资占用的资本 850000 560000 要求: 1.计算A、B两个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 2.假设该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1%B投资中心部门经理面临以下决策问题,试从公司整体角度及B投资中心角度分析其可行性: (1)投资于某项目,投资额为100000元,投资中心每年可获得息税前利润13000元,即获得13%的预期投资报酬率; (2)放弃部门现有某项资产,该资产价值为50000元,每年可获得息税前利润6500元,即放弃13%的投资报酬率 1.A、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 A投资中心投资报酬率=108000÷850000×100%=12.71% B投资中心投资报酬率=90000÷560000×100%=16.07% 2.(1)该项目投资报酬率13%>公司的资本成本11%,因此对公司有利;而该项目投资报酬率13% 采纳该投资项目后的投资报酬率= ×100%=15.61%公司的资本成本11%,因此公司不应放弃该项资产;但该资产投资报酬率13% 放弃该资产后的投资报酬率= ×100%=16.37%>16.07% 投资报酬率法优缺点如下: 优点 可以用于在经营业务不同的部门之间或者竞争对手之间开展比较 缺点 (1)在项目投资决策时,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某个部门的投资报酬率提高了,而整个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却下降了 (2)投资报酬率的计算是基于资产的账面价值,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会因为折旧而逐渐减少,因此,所计算的投资报酬率会逐渐升高,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错觉,越旧的资产反而投资回报率越高,所以部门经理会倾向于保存旧资产,而在投资新资产时非常慎重 (2)剩余收益法 为了克服投资报酬率的决策失调行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剩余收益这种替代方法。
剩余收益等于部门的息税前利润减去部门投资所占用的资本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投资占用资本的成本=息税前利润-投资占用的'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剩余收益法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优点 (1)如果使用剩余收益衡量投资中心的管理者业绩,管理者很可能在决策时既考虑了自己的最正确利益,也考虑了整个公司的利益 (2)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可以用在不同的风险投资上,不同的投资项目,风险是不同的,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也是不同的,而投资报酬率并没有考虑这些差异 缺点 剩余收益使用绝对数指标,所以很难在规模不同的投资中心之间开展比较例如,大的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一般明显高于小的投资中心 续某公司A、B事业部正在考虑各自部门的潜在项目投资,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公司资本成本15%) A事业部 B事业部 潜在投资项目所获利润 200万元 130万元 潜在投资项目投资额 1000万元 1000万元 潜在项目投资报酬率 20% 13% 平均资本成本率 15% 15% 当前部门投资报酬率 25% 9% 承受项目增加的剩余收益 50 -20 A事业部投资项目的剩余收益=200-1000×15%=50(万元) B事业部投资项目的剩余收益=130-1000×15%=-20(万元) 分析评价:投资项目使得A事业部剩余收益增加50万元,B事业部剩余收益减少20万元。
所以若采用剩余收益开展业绩评价,A事业部会选择投资该项目,B事业部则会选择放弃该项目同理,在资产处置时,A事业部不会处置资产而B事业部会处置资产通过采用剩余收益开展投资决策,防止了投资中心经理的次优化决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剩余收益法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优点 (1)如果使用剩余收益衡量投资中心的管理者业绩,管理者很可能在决策时既考虑了自己的最正确利益,也考虑了整个公司的利益 (2)不同的资本成本率可以用在不同的风险投资上,不同的投资项目,风险是不同的,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也是不同的,而投资报酬率并没有考虑这些差异 缺点 剩余收益使用绝对数指标,所以很难在规模不同的投资中心之间开展比较例如,大的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一般明显高于小的投资中心 甲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下设A、B两个事业部,分别从事医药化工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务B事业部提出了一项投资计划,预计项目投资总额为40 000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年息税前利润为3 500万元集团公司财务部认为,考虑风险因素后,该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项目投资决策时对此应予考虑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B事业部拟投资项目的预计剩余收益,并据此判断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B事业部拟投资项目的预计剩余收益=3 500-40 000×10%=-500(万元) 该投资项目财务不可行 (3)经济增加值法 ①含义及计算公式 EVA也称为经济利润,是指扣除了股东所投入的资本成本之后的真实利润 经济增加值方法结合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引入了计算公式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占用资本(包括了非流动资产和营运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 式中::权益资本的市值;:债务资本的市值;:权益的资本成本率;:债务的税前资本成本率;:企业所得税税率 为了将传统的会计利润转化为合理的经济增加值结果,企业需要对财务数据开展相应调整(见教材192页) 实务中,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EVA=会计利润±利润调整-(占用资本±资本调整)×WACC20**年12月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视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方法》,并于20**年12月22日印发《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了经济增加值的考核规划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其中利息支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管理费用”项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前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对于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经国资委认定,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其中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平均资本成本率=债权资本成本率×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1-25%)+股权资本成本率×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所有者权益) 债权资本成本率=利息支出总额/平均带息负债,其中利息支出总额包括费用化利息和资本化利息 股权资本成本率确定方法为: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6.5%,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担负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对公益类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4.5%对军工、电力、农业等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率下浮0.5个百分点 此外,资产负债率高于上年且在70%(含)至75 %的工业企业或75% (含)至80%的非工业企业,平均资本成本率上浮0.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高于上年且在75% (含)以上的工业企业或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