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铁路学习人才.doc
12页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为了适应我院当前和长远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学院实际特制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学院人才队伍现状一、学院人才队伍现状建院以来,党政领导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在“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导下,从学院实际出发,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方面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步伐,高级职称、“双师型”和专业带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学院的人才队伍结构和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 2010 年底,学院教职工总人数为 648 人,其中,专任教师 314 人,管理人员 281 人,工勤人员 53 人专任教师占职工总数 48.5%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 6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21%中级职称教师 171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5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 10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2%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得到改善,45 岁以下教师 221 人,其中 35 岁以下教师 141 人,分别占教师总数 70.4%和44.9%。
有专业带头人 27 人,骨干教师 85 人,省级职教名师 6 人,省、市级优秀教师 11 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占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 73.9%兼职教师 100 人左右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 人管理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 25 人,占管理人员总人数11.5%,另有 5 人在读工勤服务队伍中高级工有 51 人,占工勤人员总数的 96.22%;中级工 1 人,占工勤人员总数的 1.88%从学院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来看,我院的人才队伍结构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包括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正高职称明显不足,均未达到我院定编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35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44.9%,比例偏大36-45 岁的中年教师占 25.5%,比例偏小46 岁以上教师占 29.6%专业课教师人数相对偏少,基础课教师数量相对较多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兼职教师数量较少,专业带头人综合技能有待提高教师中博士以上学历还是空白在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著名教授、领军人物匮乏,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教学团队较少与学院的发展需要还不适应管理队伍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偏少。
二、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思想二、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思想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根据国家及省市中长期人才建设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法规政策,以提升学院的学术竞争力、综合办学实力、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为目标,提升内涵,追求卓越,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引进专业紧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争创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学院,为实现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职学院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要紧贴学院办学方向和实际规模,从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抓好在职人员的培养,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推荐,加强管理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在职学历进修,尽快提升各类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快引进紧缺人才,改善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各项制度,健全人才使用和服务的良好环境,合力推进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三、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目标三、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目标根据我院 “提升内涵,追求卓越,走在全省同类学校前列”的工作纲领,为实现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需要继续推进我院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一)(一)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教师队伍建设目标1、目标总量我院将根据学院的实际,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以人才建设为核心,加速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到 2015 年,按照学生规模 12000 人计算,教师总数应达到 667 人(含外聘兼课、兼职教师折合数),专任教师数不低于教师总数的 1/2,达到 334 人以上,占职工总数比例争取达到 55%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争取达到 30%有 100 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 4%达 13 人;硕士及以上学位超过 45%达150 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不低于 2%达 7 人以上积极补充专任教师,主要引进紧缺人才和补充相关专业教师不足,使教师总数与学生之比保持在1:18通过人才引进、招聘等渠道,争取平均每年净增高级职称 7 人以上;平均每年净增硕士以上学位人数 10 人以上。
不断增加具有企业一线经历的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85%以上,专业课教师(含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全部具有在企业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或工作等经历专业带头人达 60 名,骨干教师达到 100-120 名省级教学团队 5-8 个,争取国家级教学团队 1-3 个到 2020 年,专任教师达到 436 人,占职工编制总人数的 60%教师总数与在校学生人数之比争取达到 1:17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达到 35%达 153 人,正高级技术职称占5%达 22 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应达到 50%有 218 人通过招聘、调转等渠道,在 2015 年的基础上,争取平均每年净增高级职称 10 人以上;平均每年净增硕士以上学位人数 13人以上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90%以上,专业带头人 70 人,骨干教师 120 名以上,培养或引进博士达3%省级教学团队 10 个以上,争取国家级教学团队 4-5 个2.目标结构2011-2020 年,专任教师平均年龄进一步下降,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分布更趋合理,中年教师占教师总人数比例占 50%左右;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 35%;硕士及以上学位应达到 50%;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 80%以上。
培育造就 4-5 名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知名教授,70 名在学术研究上已取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且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目标(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目标以加强管理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和执行力建设为重点,坚持教育培训和考核,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改革创新精神,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群众拥护、结构合理的管理干部队伍管理队伍学历结构方面,到 2015 年管理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达到 15%,系部业务领导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机关正副处级干部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达到 40%以上;到 2020 年,管理人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达到 17%左右机关正副处级干部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达到 45%以上管理队伍知识结构方面,到 2015 年教学和主要管理部门正副职人员 50%以上有市级以上党校或其他培训渠道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经历副处以上岗位管理人员 100%具有短期相关培训经历到 2020 年,教学和主要管理部门正副职人员 80%具有市级以上党校或其他培训渠道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经历其他副处以上岗位管理人员 100%具有短期相关培训经历学院每年举办各层次的管理干部培训,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
四、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四、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各项责任(一)健全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各项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人才建设作为学院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和解决问题学院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院中长期人才建设的相关工作,组织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制定阶段性工作目标,督促相关工作的落实,定期向党委汇报制定学院中长期人才发展目标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理清和明确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及系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责、权、利关系,建立与绩效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把对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及成果水平,列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召开一次人才建设工作协调会,集中沟通解决人才工作突出问题每两年召开一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表彰和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组织学院教职员工学习领会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认真领会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省市《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明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各系部处室要认真传达学院《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全面了解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围绕本部门的实际,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坚定地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之路,为规划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的良好机制(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发展的良好机制根据《学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学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任务分解方案》基于学院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学院关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服务的各项制度办法疏通人才引进、使用、成长通道,适应学院的招生规模,在稳定基本教师队伍的同时,适时充实人才数量教师聘用坚持调入和聘用相结合,公招和绿色通道相结合,在编和兼职客座相结合并利用全员聘任的时机,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师与管理人员结构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各类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四)拓宽渠道,加大人才院内培养力度(四)拓宽渠道,加大人才院内培养力度根据学院人才队伍状况,建立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
要形成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兼顾一般的教育培训机制,保证三支队伍能持续健康发展,人员素质得到快速提升完善在职人员业余或脱产攻读学历、学位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鼓励教职工不断提高学历,加大对在职攻读博士以上学位的人员的支持和奖励;鼓励教职工参加院内外课题研究,加大监管力度,鼓励撰写论文,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括大校企合作,不断增加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数量,鼓励院内专业课教师(含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每个专业每年选送 3-5 名的教师到企业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进修鼓励专业课教师申报工程师、考取技师等专业技术职务,支持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参加相应的职(执)业资格证、专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核,不断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积极参加上级开展的各种人才(专家)评选的推荐和申报工作,不断促进人才的产生;要完善教研、科研等相应的奖励办法和制度,大兴教、科研之风,鼓励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培养省内外学术界知名专家或学科带头人举办院、系和部门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活动,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方法促进人才的培养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落实市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认真完成市委下达的各项参训任务;制定落实学院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领导干部集中培训班;认真做好我院领导干部的学分制管理。
教务处、各系部每年要制定专任教师专业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专业培训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开展对部门一般干部和工勤人员的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其基本素质和服务质量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各类人才的道德(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各类人才的道德水平水平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