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知识结构.doc
3页第十五章知识结构一、电荷1.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电子的电荷量最小,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7.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类似太阳系)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9.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容液等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二、电路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2.电源的作用:提供电能;(注: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负极为锌筒)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开关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作用: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组成电路3.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③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危害: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4.电路连接方式:简单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5.电路图:背过课本104页图5.2-8常用元件及符号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1)用统一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3)电路图画成长方形,连线要横平竖直4)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5)按顺序从正极依次画到负极,或从负极依次画到正极电路图和实物图的各元件要一一对应6.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特点首尾连接并列连接在两点之间电流路径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流回电源负极干路电流在节点处分流,在另一节点处汇合流回电源负极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与开关位置无关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支路用电器是否互相干扰相互干扰,任意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均停止工作互不干扰,任何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的通断小彩灯是串联,开关与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生活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路灯间是并联。
三、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 电路为闭合电路4.电流(I)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5.电流的单位:国际制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1A=1000mA 1mA =1000μA 灯泡中的电流约0.2A,电冰箱中的电流约为1A6.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没有要调零⑵待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连入电路前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可用大量程试触的方法选择)⑶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⑷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⑸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7.电流表读数方法:⑴先确认所选量程(看接线柱);⑵确定分度值;⑶最后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读出所测电流的大小8.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