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课件.ppt

6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90599598
  • 上传时间:2024-09-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7.50K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OPYRIGHT RESERVED石河子大学经管学院 经济学教研室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n均衡产出均衡产出n消费理论消费理论n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n乘数机制乘数机制n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n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 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l只考虑两部门经济(即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只考虑两部门经济(即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l仅有产品市场;仅有产品市场;l投资为常数:投资为常数:I=II=I0 0 ;;l价格价格P P不变;不变;l企企业业愿愿意意在在既既定定价价格格水水平平提提供供任任何何数数量量的的产产出出,,即即总总供供给给ASAS曲曲线线被被假设为完全平坦的假设为完全平坦的l忽略其它部分忽略其它部分, ,假设假设GDPGDP==NINI==PI=PI=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即即: : ——“ ——“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名称的由来。

      名称的由来3 二、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二、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时的产出n1 1、总需求(、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ADAggregate Demand, AD))l是是指指一一个个国国家家( (或或地地区区) )用用于于商商品品和和劳劳务务上上的的意意愿愿总总支支出出, ,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l两部门经济中两部门经济中y=AD=c+iy=AD=c+il注意注意: :这里的投资这里的投资= =意愿投资意愿投资, ,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0=04 总需求总需求与与支出法核算支出法核算GDPGDP中的中的总支出总支出的区别的区别p总总需需求求是是指指意意愿愿((计计划划))总总支支出出((Aggregate Aggregate desired desired expenditures expenditures ))p支支出出法法核核算算中中的的总总支支出出AE AE ((Aggregate Aggregate expendituresexpenditures))是是指指实实际际““生生产产的的””,,而而不不管管是是否否销销售售的的最最终终产产品品((劳劳务务))均被视为已经发生了支出。

      均被视为已经发生了支出u一般而言在消费、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方面两者没有差异u关键在于意愿(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意愿投资+非意愿投资)之间的差别,在实际发生的投资中往往会出现非计划或非意愿存货投资,而这一部分并未形成需求p所所以以,,均均衡衡产产出出是是指指::与与总总需需求求或或意意愿愿总总支支出出相相等等时时的的产产出,即支出(需求)决定均衡产出(供给)出,即支出(需求)决定均衡产出(供给)5 2 2、一个最简单的模型(两部门经济)、一个最简单的模型(两部门经济)------------支出决定收入的支出决定收入的4545度线模型度线模型n实际经济中实际经济中AD AD (总支出(总支出AEAE)决定产出)决定产出( (收入收入) )水平水平nADAD==AEAE==y y==c+ic+i(支出决定收入的(支出决定收入的4545度线模型)度线模型)       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支出       450线上任何一点总收入等于总支出YAE100支出等于收入支出等于收入收入收入=100支出支出=1001006 3 3、产量调整机制(、产量调整机制(ADAD决定收入)决定收入)l经济生产的产出量等于总需求时,经济就处于均衡水均衡水平平。

      在均衡状态下,企业没有激励增加和减少产出IU=y-AD为非计划存货投资7 存货调整:计划(意愿)存货与实际存货存货调整:计划(意愿)存货与实际存货u当Y>AD时,产出超过了总需求,生产出产品买不出去企业水平积压增加,实际存货投资大于计划存货投资,企业就会降低产量,使存货水平调整到计划水平 u当Y

      储蓄9 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决定消费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决定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l1 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l2 2、凯恩斯关于消费的基本理论有两条:、凯恩斯关于消费的基本理论有两条: (1)收入是消费的唯一决定因素,收入高则消费高; (2)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10 n3 3、用数学形式表示:、用数学形式表示:其中:其中:C C为消费,为消费,Y Y为可支配收入,消费函数是反映消为可支配收入,消费函数是反映消费需求与费需求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之间关系的函数 且:且: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11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n4 4、、 凯恩斯绝对收入决定消费理论的线性数学凯恩斯绝对收入决定消费理论的线性数学表达式(如图)表达式(如图)l其中其中 表示自发性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即使没表示自发性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当期的收入来源时,通过动用积蓄或借款也要进有当期的收入来源时,通过动用积蓄或借款也要进行的消费支出。

      行的消费支出 表示引致消费表示引致消费l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消费曲线上点的斜率lYd Yd 表示表示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12 a a、、c>0c>0即使当y yd=d= 0 0,消费也必须进行下去消费也必须进行下去 b b、消费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消费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 c c、消费的增加一般小于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一般小于收入的增加n5 5、消费函数、消费函数c=f(y)c=f(y)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如下特征:消费函数消费函数13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14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n6 6、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MPC((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MPC))uMP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增加的消费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增加的消费量l特点:特点:uMPCMPC大于大于0 0,小于,小于1 1,意味着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意味着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收入增加那么快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收入增加那么快。

      MPCMPC递减递减))u影响消费变化的主要是影响消费变化的主要是收入收入的变化,一般将的变化,一般将MPCMPC假设为假设为固固定不变定不变15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n7 7、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ption:APCConsumption:APC))n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随着收入的提高而降低随着收入的提高而降低 (APC递减)16  收入(Y)消费(C)∆CMPCAPCA90009110  1.01B10000100008900.891.00C11000108508500.850.99D12000116007500.750.97E13000122406000.640.94F14000128305700.590.92G15000133605300.530.89家庭消费函数家庭消费函数 说明说明收入收入与与消费消费间关系间关系17 消费曲线消费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301页页Y0123C681012144567C=C(Y)45。

      线表明收入等线表明收入等于消费于消费18 二、储蓄函数二、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居民中不进行消费的那部分收入,而储蓄是指居民中不进行消费的那部分收入,而不管是否存入银行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不管是否存入银行在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储蓄储蓄被视为收入的函数被视为收入的函数 如果以如果以 s s表示储蓄,表示储蓄,y yd d表示个人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可写为:可支配收入,则可写为: s=f (ys=f (yd d) )1 1、、储蓄函数的储蓄函数的特点:特点: A A、、 当收入为当收入为o o时,由于存在着自发消费,因而储蓄为负值时,由于存在着自发消费,因而储蓄为负值 B B、储蓄函数为收入的增函数当收入增加时,储蓄、储蓄函数为收入的增函数当收入增加时,储蓄s s增加 C C、储蓄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储蓄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19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n2 2、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 APS(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即:即:APS=s/yAPS=s/yd dn3 3、、边边际际储储蓄蓄倾倾向向MPS(marginal MPS(marginal propensity propensity to to save save ) )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 MPS=Δs/Δyd= d S / d Ydn4 4、线性储蓄、线性储蓄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函数的数学表达式:20 图示:图示:yo-as45度线21 例:某家庭储蓄表例:某家庭储蓄表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3303页页 ((1)) ((2)) ((3)) ((4)) 收收 入入 储储 蓄蓄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22 例:储蓄曲线例:储蓄曲线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301页页Y0-1S681012141234S=S(Y)23 三、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三、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如图:如图:C,SOy45°C=C(y)S=S(y)1、二者互为补数,相、二者互为补数,相加之和为总收入。

      加之和为总收入2、、APC与与MPC随收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 ; APS与与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都随收入增加而增加增加,但但APS

      著名的 “节约悖论”25 四、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四、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在计算时应充分考虑以下限制条件:在计算时应充分考虑以下限制条件:l国民收入的分配l政府税收政策l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26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n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n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n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终身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终身收入假说)n弗里德曼永久收入假说弗里德曼永久收入假说n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27 1 1 1 1、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 从从凯凯恩恩斯斯绝绝对对收收入入假假说说中中可可以以知知道道::消消费费支支出出主主要要受受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的的影影响响;;边边际际消消费费倾倾向向大大于于0 0,,小小于于1 1;;随随着着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的的增增加加,,平平均均消消费费倾倾向向逐逐渐渐下下降降。

      凯凯恩恩斯斯的的绝绝对对收收入入假假说说得得到到了了一一些些短短期期经经验验消消费费函函数数的的验验证   库库兹兹涅涅茨茨研研究究了了从从18691869年年长长达达7070年年的的资资料料,,以以1010年年为为一一个个时时期期,,其其中中每每相相邻邻两两个个时时期期是是交交叉叉的的,,并并以以一一个个时时期期的的数数据据求求出出每每个个时时期期的的平平均均消消费费倾倾向向计计算算结结果果表表明明,,不不论论是是否否把把最最后后两两个个时时期期包包括括在在内内,,从从长长期期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相当稳定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相当稳定      上上述述结结论论同同凯凯恩恩斯斯的的绝绝对对收收入入假假说说不不一一致致,,这这就就是是" "消消费费函函数数之之谜谜" "经济学家们正是在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中提出了各种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学家们正是在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中提出了各种消费函数理论     28 3 3 3 3、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n美美国国经经济济学学家家杜杜森森贝贝利利(())认认为为消消费费支支出出主主要要取取决决于于相对收入水平。

      相对收入水平n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l过过去去的的高高峰峰收收入入会会对对当当期期消消费费产产生生影影响响收收入入提提高高,,支支出出提提高高;;收收入入下下降降,,支支出出下下降降有有限限或或不不下下降降棘轮效应)(棘轮效应)l某某家家庭庭或或消消费费集集团团相相对对于于其其他他家家庭庭和和消消费费集集团团,,总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示范效应)u收收入入水水平平整整体体提提高高,,认认为为富富裕裕程程度度未未变变,,收收入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u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29 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将短期消费函数正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其核心理论是“棘棘轮效应轮效应”和和“示范示范效应效应”30 4 4 4 4、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n又叫终身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认为支出取决于预又叫终身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

      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n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及家庭财产n假设条件:假设条件:l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l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l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价格变动l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31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n基本结论:基本结论:C=a WR + c YLn其其中中,,WRWR为为实实际际财财富富;;a a为为财财富富的的边边际际消消费费倾倾向向;;YLYL为工作收入;为工作收入;c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n年年轻轻人人和和老老年年人人边边际际消消费费倾倾向向较较高高,,中中年年人人边边际际消费倾向较低消费倾向较低32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Y,cott1t2t3终身收入终身收入=YL×WL=C×NL=C×WL+C×(NL--WL)其中,其中,WL——工作时期,工作时期,NL——生活年数,生活年数,YL——每每年工作平均收入,年工作平均收入,C——年消费量年消费量0-t1——幼年期,幼年期,c>y, s<0,负父母的债负父母的债t2—青壮年期,青壮年期,c0,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的用途有:还债,养老储蓄,放债。

      放债 t3~∞—老年期,老年期,c>y,s<0,t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他有两件事要做:消费(用青年期的储蓄),讨债年期的储蓄),讨债33 5 5 5 5、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n即即恒恒常常收收入入假假说说,,与与莫莫迪迪利利安安尼尼相相似似,,弗弗里里德德曼曼(())认认为为消消费费支支出出取取决决于于可可以以预预计计到到的的长长期期收收入入水水平平,,并并提提出出了了估估算算长长期期收收入入的的估估算方法n认认为为短短期期内内收收入入经经常常变变动动,,但但是是消消费费并并不不随随收收入入变变动动而而变变动动,,而而是是呈呈现现出出““惯惯性性””收收入入提提高高时时,,消消费费只只是是小小幅幅提提高高;;收收入入下下降降时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消费只是小幅下降34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1、前提(、前提(P—permanent,永久;永久;t—transitory,暂时))l((1))y=yp +yt, c=cp +ctl (2) cp=βyp, β为消消费倾向向l((3))暂时消消费与与暂时收入无关,收入无关,暂时收入用于收入用于储蓄蓄2、、应用:用:l((1)繁荣)繁荣阶段,段,现实收入收入>长期收入,期收入,现实消消费=长期消期消费,所以,所以现实APC<长期期APC,,现实APS>长期期APSl((2))萧条条阶段,正好相反。

      段,正好相反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所以,政府税收政策失效35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n消费才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收入消费才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收入n比如:假定某人的永久收入为一个加权平均值:比如:假定某人的永久收入为一个加权平均值: θ为权重重nYp =θY+ (1- θ)Y-1 若若θ,,Y=12000,,Y-1 =10000,,则Yp =11200,若,若C=c Yp =0.9 Yp ,则当前收的当前收的MPC为cθ,明,明显低于低于长期期MPC36 6 6 6 6、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n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l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l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n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n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37 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n1 1、(两部门经济,并假定投资为给定的量)消费加投、(两部门经济,并假定投资为给定的量)消费加投资曲线和资曲线和4545度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法度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法)。

      c,iOy45°Cc+iy0y1y2数学表示:y=c+i=c+s  y=c+i=a+ßy+i y=(a+i)/(1- ß )y0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y1,y2为不均衡的国民收入(供求不相等)38 2、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 (投资投资- -储蓄法储蓄法) )s,iOyy0y1y2y0为均衡的国民收入(总供求相等)y1,y2为不均衡的国民收入(供求不相等)is数学表示: (投资—储蓄法)s=-a+(1- ß)y       i=i      i= s y= (a+ i)/(1-ß)39 3 3、、结论均衡国民收入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计划投资第一:计划投资i i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i↑i↑,,y ye e↑↑;; i↓ i↓,,y ye e↓↓第二:自发消费第二:自发消费a a a↑a↑或自发储蓄或自发储蓄 –a ↓ –a ↓,, y ye e ↑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第三、边际消费倾向 越大,(越大,(1- 1- )越小,)越小,y ye e越大越大40 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乘数n乘数是测度影响因素变动之影响程度的工具,它是一乘数是测度影响因素变动之影响程度的工具,它是一种倍增放大效应,因产生倍增效应的路径之不同,影种倍增放大效应,因产生倍增效应的路径之不同,影响对象之不同,存在多种乘数。

      响对象之不同,存在多种乘数n一、凯恩斯的乘数:关于投资的乘数一、凯恩斯的乘数:关于投资的乘数n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关于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政府支出变化)投资变化(政府支出变化)和和国民收入变化国民收入变化的关系的理论的关系的理论n乘数理论的含义是,当投资增加时,收入将增加,且乘数理论的含义是,当投资增加时,收入将增加,且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 k倍倍((k>1k>1),), k k就是投资乘数就是投资乘数n二、恰当应用乘数二、恰当应用乘数41 一、凯恩斯投资乘数一、凯恩斯投资乘数2、投资、投资乘数乘数传递机制传递机制:本节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增加一单位投资,到底能增加多少单位的收入?1、投资乘数:是指一单位计划投资的变动引起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最终变动量42 乘数机制乘数机制 轮次轮次本轮需求的本轮需求的增加量增加量本轮产量的本轮产量的增加量增加量累计收入增累计收入增 加量加量1   2   3   4   …………N …… … 43 乘数机制乘数机制n故:故: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增量是: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增量是: ⊿y=1 / ( 1 – ⊿y=1 / ( 1 – ß ) × ⊿i ) × ⊿i设设K K为投资乘数,则有:为投资乘数,则有: = 1 / MPS = 1 / MPS 44 3 3、乘数效应、乘数效应45 4 4、乘数机制意义、乘数机制意义l产出将随着自发支出(包括投资)的变化,而发生数倍的变化。

      l解释了经济波动部分原因:自发性支出的微小扰动,通过乘数机制就会放大为总体经济的大幅度波动l边际倾向越大,乘数也越大46 投资乘数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称为乘数效应投资乘数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称为乘数效应1 1)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稳定2 2)一国应存在着过剩的生产力或经济在未充分就业下)一国应存在着过剩的生产力或经济在未充分就业下运转3 3)有充足的货币供给有充足的货币供给4 4)投资品生产部门收入的用途投资品生产部门收入的用途5 5)其它因素其它因素5 5、乘数效应的制约条件、乘数效应的制约条件47 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1 1、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2 2、定量税、定量税( (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 )条件下国民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的决定:例:求例:求c=1600+0. 75yc=1600+0. 75yd d , , g=2000,i=1000 t=800,g=2000,i=1000 t=800,均衡收入?均衡收入?48 n3 3、比例税、比例税( (税收量随收入变动而以一定比例变税收量随收入变动而以一定比例变动动) )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例:求例:求c=1600+0. 75yc=1600+0. 75yd d , , g=2000,i=1000 g=2000,i=1000 税率税率t=0.2,t=0.2,均衡收入?均衡收入?n4 4、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图图) )49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图图) )i+gOys+ts+t(y)y1y2i+gs+tE1E250 三部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模型的几何方法1 1、定量税:、定量税:T↑→T↑→((S+TS+T)左上移)左上移→Y→Y0 0↓↓2 2、比例所得税:、比例所得税:t↑→S+tt↑→S+t((Y Y)的斜率)的斜率↑↑→Y→Y0 0↓↓OI+GS+TOI+GS+tY51 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n1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假设政府支出不影响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假设政府支出不影响私人投资,人投资,T T为定量税为定量税)) y=c+i+g= a+ y=c+i+g= a+ß(y-t)+i+gß(y-t)+i+g y =y = 即:即: k kg g= = 一、一、 T T为为定量税定量税下下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a a+i+g+i+g- -ßtßt1-1-ß ß52 2 2、税收乘数(税收对消费的影响)、税收乘数(税收对消费的影响)ny=cy=c((y yd d))+i+g+i+g;;y yd d=y-T=y-T;;其中其中 ββ 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T T为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定量税;为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定量税;I I和和G G与与T T无关。

      无关 两边对两边对T T求导数:求导数: = = · = · = ββ - - ββ n即:即:k kT T= =53 3 3、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T TR R)乘数)乘数ny=cy=c((y yd d))+i+g+i+g;;y yd d= =y-T+try-T+tr;;T T与与trtr无关两边对两边对trtr求导数:求导数: = = ·· = = ββ(( +1+1))即:即: k kTRTR = = = = 显然:显然:k kg g> >k kT T;;k kg g > >k kTRTR54 4 4、平衡预算、平衡预算( (ΔgΔg = = ΔT)ΔT)乘数(乘数(k kb b))n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税收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对这种变动的影响。

      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对这种变动的影响nΔy=Δy= k kg g ΔgΔg + + k kt t ΔT= ΔgΔT= Δg + + ΔTΔT = = ΔgΔg = = ΔTΔTn即:即:k kb b=1=155 二、二、比例税比例税(T=To+ty)(T=To+ty)下的四种乘数(由于消费函数的变化使乘下的四种乘数(由于消费函数的变化使乘数变小)数变小) 假定假定 t t固定固定. .n((1 1)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y=cy=c((y yd d))+i+g+i+g ;;y yd d= y-T+tr =y-= y-T+tr =y-((T T0 0+ty+ty))+tr +tr = =((1-t1-t))y-T0+tr y-T0+tr ;;y y两边对两边对g g导数得:导数得: = · + 1 = · + 1 = = ββ((1-t1-t)) +1 +1 即:即:k kg g= = 56 ((2 2)税收乘数)税收乘数ny=cy=c((y yd d))+i+g+i+g;; yd= y-T+tr =y-(T0+ty)+try y两边对两边对T T求导数求导数: =(1-t)y-T0+tr = = · · = = ββ((1-t1-t)) -βy -βy 即:即: k kT T= == =57 ((3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ny=cy=c((y yd d))+i+g+i+g;;y yd d=y-=y-((T0+tyT0+ty))+tr+tr;。

      y y两边对两边对trtr求导数:求导数: = = · · (( - t - t ·· +1 +1))即:即: k ktrtr= =58 ((4 4)平衡预算)平衡预算( (ΔgΔg = = ΔT)ΔT)乘数乘数l是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变化时,均衡产出的变化比率 Δy=kΔy=kg g·Δg+k·Δg+kT T·ΔT·ΔT = = Δg + Δg + ΔT ΔT 即即:: = = = k = = = kb b< <1 1 59 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一、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 y=c+i+g+x-m c=a+ y=c+i+g+x-m c=a+ßyd y yd d=y-T+tr T=T=y-T+tr T=T0 0+ty+ty i=i g=g tr=tr x=x i=i g=g tr=tr x=x m=m m=m0 0+ + ⋎ ⋎y y 则:则:y =y =60 二、对外贸易乘数:二、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表示出口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