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轨道铺设施工专项方案.docx

4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292823445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2.81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轨道铺设施工专项方案1 定位和测量放线复测1.1 施工方案线路施工定位放线采用测设基标对线路进行控制和定位通过监理机构书面提供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红线以及基准标高配合基标测设单位对基标进行测设;配备先进的仪器和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根据基标测设单位已测定的基标对轨道铺设基标进行全面复测校验、保护等工作,以确保轨道铺设施工顺利进行1.2 施工复测土建主体工程移交后,我们将选派精通测量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一个专业测量组,配备先进、精密的测量仪器,对线路进行复测,以正确指导施工轨道施工前,依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以监理机构提供的原始资料为依据配合基标测设单位进行线路复测将复测成果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设计院及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无误后,会同基标测设单位进行轨道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的测设1.3 施工定位放线(基标测设)铺轨基标是轨道铺设平面和高程的基准,基标测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轨道铺设质量和线路运输限界,为此,基标测设必须准确,以确保轨道铺设的质量,为列车平稳安全运行奠定基础1.3.1 整体道床正线基标测设规定基标设置前先进行隧道结构净空限界检测、轨道线路中线、水平贯通测量,偏差调整闭合后,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设置铺轨基标。

      铺轨基标设置规定:铺轨基标分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一般设置路中线上,也可设置路中线的右侧,道岔铺轨基标一般设置在直股和曲股的两侧⑴ 控制基标直线上不超过120m,曲线上不超过60m设置一个,且曲线起止点、缓圆点、圆缓点及道岔起止点和各控制点均设置控制基标⑵ 加密基标直线上6m,曲线上5m设置一个基标设置精度符合下列规定:⑴ 控制基标① 方向允许偏差为6″;② 高程允许偏差为±2mm;③ 直线段距离为1/5000,曲线段距离1/10000⑵ 加密基标① 方向为±1mm;② 高程为±2mm;③ 直线段距离为±5mm,曲线段距离为±3mm;1.3.2 基标测设方法及技术要求基标测设工艺流程图1.3.2图1.3.2 基标测设工艺流程编报施工测量实施方案测设控制基标测设加密基标上报测量竣工资料水准点、坐标控制点交验测量监理复测合格不合格驻地监理审核签字、报验驻地监理旁站、检核⑴ 线路中线控制桩测量① 以地铁线路施工控制网点为起算,按设计要求测设线路控制桩一般直线120m,曲线60m及曲线起止点、缓圆点、圆缓点、道岔起止点、变坡点各设一个② 中线控制测量使用不低于2″级全站仪水平角观测两测回,测设的线路中线控制桩每1km~1.5km与施工网点联测,以克服测量偏差的积累。

      ⑵ 基标测设要求基标分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两种以测设好的线路中线控制桩为起算依据进行测设① 两控制基标之间距离较近时,首先满足曲线要素桩后可适当减少控制基标应稳固,长期保存② 一般整体道床区段(不含检查坑整体道床)基标(包括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均埋设路中线上;浮置板道床基标设在隧道两侧壁上③ 岔区基标埋设位置按照甲方及设计要求执行⑶ 基标埋设方式① 铺轨基标埋设时,首先应按设计要求将底板凿毛,以增加基标与底板的粘结力;彻底清除各种杂物,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用水泥砂浆初步固定② 基标标桩应埋设牢固,经检测基标满足各项限差要求后及时固定,控制基标进行永久固定以满足轨道铺设施工和检测的需求1.4 地下线短轨枕整体道床基标设置地下线短轨枕整体道床基标设置见图1.4图1.4 地下线短枕式整体道床基标设置示意图.5 整体道床道岔基标测设整体道床单开道岔基标布置见图1.5图1.5 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岔区基标布置示意图道岔控制及加密基标测设的精度要求,与上述正线整体道床基标测设要求相同其位置沿道岔两侧布置,利用道岔线路中线点在其岔头、岔心及岔尾设控制基标,中间轨距变化处及支距位置增设加密基标。

      基标与线路中心的距离同设计值较差小于2mm整体道床单开道岔分别在岔头、岔心和岔尾设控制基标,另在基本轨轨缝两轨外侧、辙岔前后轨缝两侧等增设加密基标整体道床交叉渡线共设置51个铺轨基标,其中控制基标13个,分别位于四个单开部分的道岔中心(4个)、整个交叉渡线中心(1个)、长短轴上(4个)以及岔头岔尾(4个);加密基标共38个,分别位于交叉渡线的外侧及端部内侧1.6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基标测设本标段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基标测设间距和精度要求,同正线整体道床但是由于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结构及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其基标不能做成混凝土包桩,而是待隧道侧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其面上钻眼,直接埋设铜头铺轨基标设置在左线的左侧、右线的右侧,基标顶面高出结构底板不得大于10mm;加密基标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两端(1、4号板的左端,3、6号板的右端),按隔振器套桶的实际位置设置:基标间距不小于1.8m、不大于3.0m,浮置板道床的中部加密基标间距为1.8m,加密基标距离套筒外边100mm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基标布置见下图1.6 图1.6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基标布置示意图2 地下线正线整体道床施工2.1 施工方案 设两个作业面分左、右线由安定路铺轨基地向02合同段起点(K5+200)方向依次组织施工,完成后再由铺轨基地向02合同段终点进行施工。

      地下线整体道床施工时,先在铺轨基地用25m待焊轨与混凝土短枕组装好的短轨排吊装到平板车上,每工作面用1台JY600DT型大马力地铁专用重型轨道车与2辆25t地铁轻型专用平板车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用2台铺轨门吊将轨排吊运至作业面并铺设;采用“轨排架轨法”进行整体道床施工道床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按照已确定的配合比由指定搅拌站实施供应,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至最近下料口,通过泵送或漏斗输送到地下工程平板车混凝土受料斗内,采用轨道车推送混凝土料斗至工作面附近,铺轨门吊吊运混凝土料斗到作业面完成道床混凝土浇筑 “轨排架轨法”施工地下线整体道床工艺流程见图2.1-1图2.1-1 “轨排架轨法”施工地下线整体道床工艺流程基 底 处 理布设道床钢筋网轨排铺设、架设轨道及接触轨枕调整、状态检查混凝土支墩浇筑、养生模板、机具准备准备支撑架chenCHENG架两侧道床混凝土浇筑抹面、整修和养护中间道床混凝土浇筑、养生质量检查商品混凝土供应钢轨支撑架拆除、清洗测 设 基 标交 接 桩复 测凿毛、清理钢筋加工立模、检查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 施工准备立模、检查铺设门吊走行轨地下线整体道床施工顺序及模板安装见图2.1-2。

      图2.1-2 地下线马蹄形隧道整体道床施工顺序及模板安装示意2.2 基底处理 在进行基底处理之前,以轨面标高为基准线,先对轨道结构高度进行检测,确认整体道床底至钢轨顶面不小于设计高度如有不足之处,将实测资料上报驻地监理核查,报监理部研究处理清理隧道结构杂物,对结构底面进行密集凿毛,凿毛后再次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冲洗底板为避免其他地段的污水污染,在端部筑堰排污,做到施工段内无积水,无废渣2.3 铺轨门吊走行轨的安装2.3.1 铺轨门吊是洞内轨排、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吊运必不可少的机具之一为此,对铺轨门吊和走行轨的要求是:铺设及拆除方便、快捷,保证在地铁线路24‰大坡道和350m小曲线半径上门吊走行平衡安全本工程投入的铺轨门吊是一种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限制改装跨距的起吊运输设备,可以满足本工程施工需要2.3.2 在走行轨的的选用上,为便于人工搬运,钢轨不宜太重,为保证走行轨钢轨的支承断面,根据龙门吊吊重时的轴重,决定选用24kg/m钢轨,走行轨支承点间距为1.0m2.3.3 在走行轨铺设方式上采用特制高度可调式钢支墩,龙门吊走行轨一般应超前钢筋网铺设地段布设根据圆形、马蹄形、矩形隧道断面及结构底面,钢支墩抽盒底板根据底板面的形状制作成几种不同的结构,可满足各种工况施工的需要。

      在布设铺轨门吊走行轨时,先利用4个M16膨胀螺丝将钢支墩底板固定在隧道底板上,再调整钢支墩的高度至确定位置;钢支墩上板采用螺栓与钢轨底板紧固连接走行轨安装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3-1图2.3-1 走行轨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根据基标、技术部测量放线固定螺栓打眼配件材料运输安装钢支墩、拧紧固定螺栓架设P24走行轨调整轨距、标高剩余配件材料收集装箱倒运走行轨拆除收集拆除的所有配件料技术要求:1.走行轨钢支墩间距按1.0m布设2.眼位对角布设技术要求:1.钢支墩应水平2.在钢轨悬接处、应加钢支墩走行轨钢支墩类型及固定安装详见图2.3-2图2.3-2 走行轨钢支墩类型及固定安装示意2.4 钢筋网的铺设针对地下线整体道床,钢筋网采取在洞外下料加工,洞内绑扎焊接的作业方式布设钢筋在轨排井或预留下料口旁捆绑成束,吊入洞内平板车;布设时由洞内龙门吊吊运至铺设地段;散布前,根据设计钢筋网格间距在隧道底板上确定位置并弹出墨线;然后,人工抬运钢筋按照底板上墨线进行布设、绑扎固定,按规定要求在钢筋网下设置混凝土保护层砂浆垫块钢筋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焊接,应注意杂散电流专业的要求,每段道床块两端的第一根横向钢筋为8×50的镀锌扁钢。

      扁钢及道床块中部一根横向钢筋与所有纵向钢筋应焊接,并保证各纵向钢筋的电气连续2.5 短轨枕轨排组装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并保证焊轨的需要,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及报经业主批准的无缝线路施工设计方案编制轨排表直线段长度根据各坡段分段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曲线段长度以外股为依据,配轨按外股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到曲线终点的距离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相差量不得大于3mm短轨枕按照设计规定数量等距悬挂,前后两块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过渡段短轨枕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枕位先用白油漆标于轨腰内侧,曲线段标于外轨轨腰内侧短轨枕应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并根据不同地段组装不同型号扣件轨排应根据铺设顺序来编号,先铺设者在上,后铺设者在下,顺序装车轨排组装在基地组装作业台完成先将扣件与短轨枕组装在一起,再用弹条将组装了扣件的轨枕挂到钢轨上,组成轨弦,采用轨距控制装置将轨弦组装成25m轨排轨排组装工艺流程见图2.5图2.5 轨排组装工艺流程技术要求:1.吊运轨枕严禁碰撞、过量;2.严重缺角、开裂的轨枕禁止使用;3.严禁组装过程中用重锤敲击扣件和轨枕。

      技术要求:1.螺旋道钉套上弹簧垫圈后,须涂上黄油,再拧到尼龙套管内; 2.铁垫板翘曲超标者禁止使用技术要求:配对的钢轨满足焊接要求,左、右股钢轨相差量不得大于±3mm技术要求:使用专用工具安装弹条,严禁用力锤击弹条 技术要求:1.螺母扭力距为100N.m技术要求:1.轨枕间距偏差小于10mm; 2.用长钢尺划分,避免偏差积累技术要求:1.间距布置均匀; 2.轨距控制装置必须打油 依据轨排表,取相应数量扣件吊运轨枕、均匀散布于组装台上散布扣件于轨枕上安放橡胶垫板Ⅱ及铁垫板、拧入螺旋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