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教程第三课.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7156881
  • 上传时间:2023-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词教程第三课:对仗 课程名:对仗  一,对仗的解释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仗亦称“对偶”或“俪词”即是将相似或相反之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以构成华美之词句  如“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在近体诗中,律诗要求对仗的两联是颔联和颈联,绝句没有对仗要求  对仗的一般规则,  一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他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我们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二是词意相对或相似或相关,相对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相似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相关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等  三是组成形式一样,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例如“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中,大致上,柳絮与桃花相对,打与吹相对,连夜雨与五更风相对。

        大家注意一下:  1,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2,颜色自成一类  3,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以上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4,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5,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二,对仗的种类:  后人于对偶之名目,愈析愈详,愈分愈细,日人遍照金刚于其【文镜秘府论】一书中,掇集唐人不同之对仗名目,共分二十九种之多而近人张正体先生于【诗学】一书则分对仗为“平头对、合璧对、垂珠对、拱璧对、隔句对、联璧对、互成对、实字对、虚字对、流水对、双声对、叠韵对、交股对、浑括对、假借对、同类对、巧变对、无情对、问答对、双声叠韵对”等二十种  但简要说来,主要是四种: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2、宽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来说的,它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在工对来说,词性方面,应当是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如果是宽对,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或者更宽一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就是宽对,不象工对那么讲究  如果再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都是这种情形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或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借“杨”为“羊”,以对出句之“鸡”字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

      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梅圣俞五字律诗,于对联中,十字做一意处甚多如【碧澜亭】诗云:‘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诗家谓之‘十字格’”所以流水对也叫十字格三,对仗的位置  (一)在正格中,是中两联必须对仗,在这种规则的基础上,又有四种情形  1,中二联对仗,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形,多数近体律诗都是这样  2,四联全对,  如《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作者: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 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 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 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 不是宸游玩物华  3,首联、颔联、颈联对仗  如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4,颔联、颈联、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流水对一般放在句末的较多见,但也不是绝对 (二)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种情形也有以下几种:  1,只有颈联对仗  2,全篇不对  3,首联、颈联对,这叫“偷春格”  (三)句中自对  还有一种叫句中自对,如“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句中之“风雨”自对,“管弦”自对,而“风雨”又与“管弦”成对,“黄叶”与“青楼”亦各自成对这又叫当句对  四,对仗的避忌  1,纤巧  纤巧是指过分注意对仗的工整,而把内容及意境放在一边,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2,合掌  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

      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