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六则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53064003
  • 上传时间:2023-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六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内容预览:《论语》六则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2.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4.原文填空:,不亦说乎?,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子曰:“,是以谓之‘文’也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第一方面:第二方面: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是以谓之“文”也 古义: 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第二部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其恕乎,那大概是“恕(道)”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14.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15.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1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17.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19.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21.翻译下列句子: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论语》六则答案1.略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3.⑴通“悦”,愉快⑵怨恨,心里不满⑶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迷惑;危险或疑惑⑸凭什么⑹记住⑺采纳,听从4-7.略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9.略10.略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12.略13、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14、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15、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16、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1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21、⑴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⑵默默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学习并且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动厌倦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⑷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