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套期保值案例.doc
7页大豆套期保值案例针对不同客户特点的套期保值操作方案:由于大豆生产、贸易流通企业和消费企业在现货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当市场价格走势发生变化时,所处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套期保值操作方案也不同 1、 大豆生产企业的套期保值操作作为大豆生产企业,您一定希望自己的产品价格处于一种上涨的趋势,您最担心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利润受损因此您的企业可以采用卖出套期保值的方式来规避价格风险实例分析:2004年7月份,大豆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010元,某农场对该价格比较满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该单位担心到时现货价格可能下跌,从而减少收益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该农场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大豆期货交易交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2大豆卖出套保交易情况表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7月份大豆价格2010元/吨卖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050元/吨9月份卖出100吨大豆:价格为1980元/吨买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020元/吨套利结果亏损30元/吨盈利30元/吨最终结果净获利100*30-100*30=0元 注:1手=10吨 从该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卖出套期保值实际上涉及两笔期货交易。
第一笔为卖出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卖出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买进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卖后买,所以该例是一个卖出套期保值第三,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农场不利的变动,价格下跌了30元/吨,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从而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 需要强调指出,卖出套期保值关键在于销售利润的锁定,在于一种运作的平稳企业计算完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后,可以完全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决定自己未来的销售利润其根本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价格下跌中实现自我保护如果企业没有参与套期保值操作,一旦现货价格走低,他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可以说,卖出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价格变动的风险,锁定了未来的销售利润2、大豆消费企业的套期保值操作 如果您作为大豆消费企业出现在期货市场,你们在大豆现货市场上充当买方的角色,希望自己能买到更为便宜的原料,使得成本最小化如果大豆价格不断上涨,加工企业的采购成本将不断上升,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只能提价,但这又影响了销售因此,加工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做买入套期保值,来规避大豆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损失。
实例分析:9月份,某油厂预计11月份需要200吨大豆作为原料当时大豆的现货价格为每吨2100元,该油厂对该价格比较满意据预测11月份大豆价格可能上涨,因此该油厂为了避免将来价格上涨,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决定在大连商品交易所进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况如下表: 表3-3大豆买入套保交易情况表 现货市场期货市场9月份大豆价格2100元/吨买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180元/吨11月份买入200吨大豆:价格为2140元/吨卖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约:价格为2220元/吨套利结果亏损40元/吨盈利40元/吨最终结果净获利40*200-40*200=0 从该方案中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买入套期保值同样涉及两笔期货交易第一笔为买入期货合约,第二笔为在现货市场买入现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对冲原先持有的头寸第二,因为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顺序是先买后卖,所以该例是一个买入套期保值第三,通过这一套期保值交易,虽然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该油厂不利的变动,价格上涨了40元/吨,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货市场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从而消除了价格不利变动的影响如果该油厂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现货市场价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现货市场价格上升,他就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相反,他在期货市场上做了买入套期保值,虽然失去了获取现货市场价格有利变动的盈利,可同时也避免了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的损失因此可以说,买入套期保值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因此买入套期保值稳妥地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巨大风险,无论这种波动是有利还是不利,采购成本的锁定,未来利润的锁定是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的真谛所在 套期保值的方法 1、生产者的卖出套期保值 不论是向市场提供农副产品的农民,还是向市场提供铜、锡、铅、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企业,作为社会商品的供应者,为了保证其已经生产出来准备提供给市场或尚在生产过程中将来要向市场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经济利润,以防止正式出售时价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损失,可采用卖期保值的交易方式来减小价格风险,即在期货市场以卖主的身份售出数量相等的期货作为保值手段 2、经营者买入套期保值 对于经营者来说,他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商品收购后尚未转售出去时,商品价格下跌,这将会使他的经营利润减少甚至发生亏损为回避此类市场风险,经营者可采用卖期保值方式来进行价格保险 3、加工者的综合套期保值 对于加工者来说,市场风险来自买和卖两个方面他既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又担心成品价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价格下跌局面的出现。
只要该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后的成品都可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那么他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综合套期保值,即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买期保值,对其产品进行卖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后顾之忧,锁牢其加工利润,从而专门进行加工生产 套期保值策略 为了更好实现套期保值目的,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1)坚持"均等相对"的原则"均等",就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必须和现货市场上将要交易的商品在种类上相同或相关数量上相一致"相对",就是在两个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如在现货市场上买,在期货市场则要卖,或相反 (2)应选择有一定风险的现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场价格较为稳定,那就不需进行套期保值,进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费用 (3)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最终确定是否要进行套期保值 (4)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基差(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预期变动额,并据此作出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予以执行 基差在套期保值中的应用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若不加说明,其中的期货价格应是离现货月份近的期货合约的价格。
基差并不完全等同于持仓费用,但基差的变化受制于持仓费用归根到底,持仓费用反映的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基本关系的本质特征,基差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实际运行变化的动态指标虽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但变动的幅度往往不同所以,基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持续不断的变动,基差时而扩大,时而缩小,最终因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趋同性,基差在期货合约的交割月趋向于零 基差的变化对套期保值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基差是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变动幅度和变化方向不一致所引起的,所以,只要套期保值者随时观察基差的变化,并选择有利的时机完成交易,就会取得较好的保值效果,甚至获得额外收益同时,由于基差的变动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相对稳定一些,这就为套期保值交易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基差的变化主要受制于持仓费用,一般比观察现货价格或期货价格的变化情况要方便得多所以,熟悉基差的变动对套期保值者来说是大有益处的 套期保值的效果主要是由基差的变化决定的,从理论上说,如果交易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和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结果必然是交易者在这两个市场上盈亏相反且数量相等,由此实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但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基差不可能保持不变,这就会给套期保值交易带来不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