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10课.docx
13页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解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及影响2.识记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区分这些企业的性质,理解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3.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和初步发展的时间、原因及表现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1)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2.鸦片战争后(1)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2)影响: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易混易错]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并不意味着自然经济的消失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1.兴起: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概况(1)军用工业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②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2)民用工业①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②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3.评价:由于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思维点拨]洋务运动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先进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方面打开了缺口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出现(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2)原因: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2.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至20世纪初2)原因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②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③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高潮。
3.特点(1)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棉纺织业2)步履维艰,发展艰难①原因: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特权进行压制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②结果: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府才能发展[易混易错]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它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概念阐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1)“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2)“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3)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主题一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材料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中“1840年”“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示 导致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导致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破产;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 中国海关报告统计的主要农产品出口数据年代蚕丝(担)大豆(担)棉花(担)1871~187337 52957 5068 4861891~189359 946760 522290 417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及表格中蚕丝、大豆、棉花出口数据的变化分析中国近代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增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材料 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注意图片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的地点依据上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提示 特点: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向西方购买设备和引进机器;自然经济瓦解较早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1)经济结构变化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③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主题二 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材料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①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划线部分①说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②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剿发捻”“勤远略”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和目的提示 原因:在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下,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局面,不得不正视并承认敌强我弱的事实,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2.洋务运动的影响材料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注意材料关键信息:“旧轨”意指封建制度,“逸出旧轨的趋向”指封建制度受到冲击,并产生了近代化因素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有哪些客观作用?提示 在客观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1)经济上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②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③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使中国经济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化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因为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由于资金少、技术力量弱,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棉纺织工业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4.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看,中国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也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对它们既反抗又依赖,呈现出典型的两面性二、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与民族企业的区别类型企业性质企业特点外商企业资本主义性质有特权保护,规模大,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洋务企业军用企业封建官办性质由政府控制,产品供军队使用,有特权保护民用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官办、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有特权保护,产品投入市场民族企业资本主义性质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以轻工业为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1.(2019·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 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答案 C解析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故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
2.(2019·通化高一检测)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丝、茶大量出口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答案 D解析 “解体”指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解体,即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本题答案是D大批洋货涌入中国不能体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含义,故排除A;B、C的说法本身错误,故排除3.(2019·石家庄高一检测)李鸿章曾指出“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洋务运动( )A.富国强兵,谋求发展 B.同心协力,精益求精C.重用人才,创办企业 D.改革政治,融入世界答案 A解析 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主张“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A正确;洋务运动处于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同心协力和精益求精无从谈起,故B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重用人才和创办企业,故C错误;洋务运动停留在向西方学习的器物阶段,故D错误4.(2019·太原期末)鲁迅笔下提到了“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茅盾笔下提到了欢迎西方的机器货物、保存中国旧思想旧制度的买办。
这里的“新人物”“买办”指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激进派答案 A解析 据“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欢迎西方的机器货物、保存中国旧思想旧制度”描述的是洋务派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成果来维护落后封建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5.(2019·南宁高一检测)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种新的经济成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A.资本主义性质 B.私人经营C.使用机器生产 D.产品完全投放市场答案 C解析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都是采用机器生产,故选C洋务企业是国家经营的封建企业,产品不完全投放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