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甘草分布与人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743801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6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甘草分布与人工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王香文1,王嘉凡2*(1.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学校,宁夏银川 750021;2.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银川 750002)Reference:从甘草的固有特性、药用价值和潜在功能出发,强调人工种植甘草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出路,重点论述了甘草的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形态学特征及甘草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为我国西北地区大面积人工种植甘草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Keys:甘草;人工种植;病虫害防治甘草属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特有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上但由于甘草市场需求旺盛,野生甘草被乱采、滥挖,致使甘草资源锐减,并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壤沙化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甘草产业的管护力度,对甘草的采挖、收购实行许可证制度,特别是实行封山禁牧后,甘草人工种植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土质较差的干旱半干旱沙土地人工种植甘草,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甘草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固沙作用,是防治土地沙漠化先锋植物之一1 野生甘草的分布中国国家药典认定的甘草药材植物有三种,即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其中以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甘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北方干旱区域的温带荒漠区域和温带草原区域,N37°~50°、E75°~123°的范围内随着气候带的延伸,呈东西长、南北较窄的带状分布包括内蒙古、新疆全境,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中心分布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全国甘草野生蕴藏量约15亿kg,胀果甘草占60%以上全国甘草年需要量约3000万kg,年收购量约2000万kg野生蕴藏量在1亿kg以上的有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新疆沙雅、巴楚,宁夏盐池;野生蕴藏量在1000万~1亿kg的有内蒙古杭锦旗、达拉特旗、敖汉旗,新疆阿瓦提、麦盖提、轮台、尉犁、且末、温宿、库车、阿图什、哈密、库尔勒、和田、墨玉、莎车、于田、若羌、和硕、精河、察布查尔,宁夏同心;野生蕴藏量在1000万kg以下的有内蒙古阿拉善右、额济纳、奈曼、翁牛特、巴林右、阿拉善左、鄂托克、乌审、正镶白、察哈尔右中、阿鲁科尔沁、巴林左、扎鲁特、开鲁等旗(县),新疆洛浦、民丰、柯坪、拜城、阿克苏、新源、福海、和静、叶城、岳普湖、乌什、策勒、伽师、英吉沙、布尔津、哈巴河、阿勒泰、沙湾、乌苏、裕民、额敏、霍城、伊宁,宁夏灵武、中宁,青海共和,甘肃环县、民勤、敦煌、安西、华池、金塔、合水,吉林洮南、通榆、长岭,陕西定边等地。

      2 甘草的特征特性2.1 生物学特性甘草是一种喜光照的植物甘草一般于5月中旬及下旬开始开花,盛花期为一个月左右,每朵花开放15天左右凋谢,然后形成夹果,到9月中旬,果实成熟,开裂落地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在第三年始能开花结实根据野外观测,甘草挖后留在土中的根茎能很快生出更新芽,长出新的地上苗甘草根蘖繁殖能力极强,在荒漠地区,甘草主要是用根蘖方法来繁衍后代甘草的地下根茎是甘草的繁殖、营养器官,又是药用材料的主题,是甘草最重要的部分2.2 生态学特性甘草生长的地方,气候变化很大,均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即使在昼夜温差大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3~6℃左右,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47℃,5月份的气温降到-4.3℃,9月份的最低气温降到-5.2℃,全年无霜期只有120d左右,甘草仍可自然生长在夏季炎热的吐鲁番盆地,年平均温度为14.3℃,最高温度为47.6℃,降雨量稀少的地区,甘草也能生长良好甘草有庞大的地下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地下水,地下水深度在1.5~3m左右时生长良好,地下水深度不超过5米,仍可以维持生长;根及根状茎发达,有较大的根茎比,扩大对水分的吸收在极端干旱的情况下,叶停止扩展、株形缩小,叶缘向内变黄,但从未见到甘草叶片萎蔫和卷缩的现象,旱象过去之后,遇雨水可重新发出新叶。

      甘草既具有中生植物的特征又具有旱生植物的特征,属于旱中生植物,并有向旱生过度之趋势甘草一般生长在含盐较少、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生境,土壤以微碱性为宜甘草有时生长在上层盐分较重的土壤中,而土壤下层盐分较轻,深处有淡水,甘草系深根性植物,能避开上面盐土层从地下吸取淡水,一旦进行灌溉,上层盐分淋洗下去,反而会出现甘草成片死亡现象,甘草生长的土壤pH值为7.8~8.153 甘草种植技术3.1 品种选择和处理选定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的红皮甘草种子来源主要是内蒙古和宁夏等地区,种子发芽率应达到80%以上甘草种子播种前需进行破皮处理,用立式离心式碾米机的中央砂轮旋转擦伤种皮的方法处理种子,简便、高效、安全、费用少、发芽率高3.2 土壤选择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m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m,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3.3 播种期与播种量甘草的种植方式以直播和育苗移栽为主4~8月均可播种,尤以4~5月份最佳无灌溉条件、春季风沙大的地区可以推迟到6月份以后播种以条播最好,行距30~50cm,播种深度2~3cm,沙地深些,粘土地浅些。

      小面积播种可以撒播覆土,也可以用锄开沟播种秋末挖出的苗条选择背风向阳、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假植春季挖出的苗子可以边挖边栽,粗度和长度不足的幼苗可另选地块栽种3.4 田间管理直播一般播后8~10天即可出苗,在幼苗长至4片真叶后浇头水,要细流浅灌或喷灌,不可大水漫灌浇水次数不宜多,6、7月份各浇一次水,入冬前浇足冬水甘草第一年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影响,必须加强中耕除草,分别于3~4片叶和株高15㎝时除草1次,第二年和第三年根据杂草和土壤情况,每年应松土除草2[来自WW]~3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每年视土壤墒情灌水2~3次甘草移栽后要立即灌水,以后视出苗和杂草生长情况及时灌水、追施化肥、除草4 甘草病虫害防治1)褐斑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l~3mm,中心部灰褐色,边缘褐色,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状物,每年7~8月发生防治方法:一是秋季清园,及时处理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二是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根腐病,根腐病主要为害根和根颈部,受害后病部变黄褐色或黑褐色凹陷,地上部茎叶逐渐变黄枯、脱落,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防治措施:一是药液浸苗用50%利克菌与多菌灵按1:1混配200倍液浸苗5分钟,晾1~2h后移栽,效果良好;药液中加少量绿亨天宝更好;二是药液喷淋或灌根。

      发病初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77%菌必杀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药剂喷淋或灌根3)叶甲,叶甲以榆兰叶甲、黄斑叶甲为主要种类,是河套滩地、湖泊淤积地等滩地甘草的主要食叶害虫,其他产区也有分布,但危害较轻或不造成危害防治方法:在5~6月越冬代虫口密度较大时,用4.5%甲敌粉、2.5%敌百虫粉防治,用药2.5kg/667m2左右发生盛期,用2.5%溴氰菊酯2000~4000倍喷药触杀越冬前应清除田间残枝落叶,用灌溉等方法杀灭越冬虫源,降低越冬成活率4)胭珠蚧,胭珠蚧是甘草根部一种刺吸式害虫,初孵若虫在寄主根际越冬,成虫阶段短暂活动于地面,其他阶段均生活于地下防治方法:3月下旬到5月上旬的越冬若虫寻找寄主期以及8月上旬至下旬前的成虫交配产卵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期前期可用内吸性杀虫剂开沟灌施,后期可喷粉、喷雾触杀,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甘草的及时合理采挖,亦是防止虫害损失的重要方法之一5)叶蝉,叶蝉主要是榆叶蝉、小绿叶蝉等,主要危害甘草叶片甘草产区均有分布,发生数量大,危害期长,危害严重的田块,植株下部功能叶提前枯黄脱落,中上部功能叶由绿变黄,严重影响生长,可导致提前1个月落叶休眠。

      防治方法:用2.5%溴氰菊酯乳剂2000~4000倍液适期防治为防止虫害,栽培甘草应避免水肥过盛,植株嫩绿疯长,同时应清除越冬寄主6)蚜虫,蚜虫主要为乌苏黑蚜、桃蚜等该虫分布普遍,年发生8~12代,以卵在植株枝条、缝隙越冬,亦可在多年生植物根际越冬防治方法:可利用瓢虫、草蛉等食蚜天敌控制危害,同时注意田边、渠旁杂草的清除危害严重的年份应注意及早防治,药剂使用以短效的敌杀死、乐果、久效磷等为主7)短毛草象??短毛草象为取食甘草茎叶的一种绿色小象虫此虫危害期长,一般甘草田5~9月均可见到,危害盛期为7~8月上旬,主要取食叶片,取食后叶缘呈缺刻状年发生2~3代,以成虫或初龄幼虫在植株缝隙、甘草及杂草根际越冬虫害的发生对湿度要求不严,相对湿度20~50%利于繁殖防治方法:用2.5%溴氰菊酯乳剂1000~2500倍液防治,此外,在秋季结合除草,破坏其越冬场所,压低越冬基数亦可起到预防作用8)盲蝽,盲蝽主要有牧草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等,牧草盲蝽以成虫在田内杂草、植株裂缝内、枯枝落叶下寄主根际越冬,其他盲蝽以卵在甘草、苜蓿等寄主残枝内、裂缝中越冬防治方法:秋冬清除田内及周围的残枝落叶,春末及时清除杂草,同时严格水肥管理,适当疏苗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虫口发生。

      虫口过大时可用常规农药连同叶蝉1次防治栽培中应注意密度、水肥管理,防止造成暴发成灾的生境9)甘草透翅蛾,甘草透翅蛾主要分布于荒漠沙地甘草其幼虫从甘草茎基钻入茎内,从茎心向上钻蛀,受害株很快死亡,地下部分常由入蛀处向下腐烂,造成损失防治方法:注意做好冬前打草,消灭越冬虫源并及时清除受害植株甘草除了上述的地上害虫外,还有地下虫害的防治成株期主要有黑皱鳃金龟子、黄褐异丽金龟、金针虫、蛴螬、地老虎、拟步甲等虫害野生的根头距地表较深,危害后不定芽可迅速再生而人工栽培的甘草距地表较浅,危害后全株腐烂而死亡Reference[1] 任继周.草地农业生态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 成明,弓晓杰.甘草[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 魏殿生.甘草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