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培训资料(整合).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6305323
  • 上传时间:2018-06-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67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阅读《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引 言,思考:《指南》中“科学”领域体现了哪些核心理念?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探究解决问题尝试发现2、幼儿科学学习的价值追求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 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3、教与学的方式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目标一: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目标二: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目标三: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关键词:探究科学领域的目标科学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3-4岁 4-5岁 5-6岁1.喜欢接触 大自然,对 周围的很多 事物和现象 感兴趣 2.经常问各 种问题,或 好奇地摆弄 物品1.喜欢接触 新事物,经 常问一些与 新事物有关 的问题 2.常常动手 动脑探索物 体和材料, 并乐在其中1.对自己感 兴趣的问题 总是刨根问 底 2.能经常动 手动脑寻找 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 所发现时感 到兴奋和满 足目标一: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体现了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 强调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好奇、好问、好探究 ★明确“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 目标 ★自然的、幼儿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 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强调探究的对象应是幼儿身边的感兴趣的 事物)科学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3-4岁 4-5岁 5-6岁1.对感兴趣的事物 能仔细观察,发现 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官或 动作去探索物体, 关注动作所产生的 结果1.能对事物或现象 进行观察比较,发 现其相同或不同 2.能根据观察结果 提出问题,并大胆 猜测答案 3.能通过简单的调 查收集信息 4.能用图画或其他 符号进行记录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 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 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 事物前后的变化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 自己的猜测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 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 行 4.能用数字、图画、图 表或其他符号记录 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 与交流什么是探究能力?是幼儿在经历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 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是“科学探究”领域的关键目标探究过程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 观察探究 思考猜测 调查验证 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 合作交流观察比较 实验验证 调查测量等方法科学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3-4岁 4-5岁 5-6岁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能注意并发现周围 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 的。

      2.能感知和发现物体 和材料的软硬,光滑 和粗糙等特性 3.能感知和体验天气 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 影响 4.初步了解和体会动 植物对人类的贡献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 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 件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 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 或用途 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 理现象,如物体形态或 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 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 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 品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 弊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 形特征,习性和生存环 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 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 影响因素,如影子、沉 浮等 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 的周期性,知道变化的 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 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 ,保护环境▲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都是在感知、体验 、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的,是探究过程 的必然结果 ▲这些事物和现象涉及到 动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季节、科技、 环境 等,是探究的载体, 幼儿乐于探究的态度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 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都 要从这三个维度考虑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首要的、前提性、动机性目标;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重要的、核心性、关键性目标;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是载体性、产生性目标。

      阅读分析案例,了解幼儿探究的特点阅读两个案例思考以下问题:①幼儿是如何探究的?②教师提供了哪些支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案例1:《小汽车》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轮子,放在窗台 上,老师还在旁边放了一些纸板、小棍和绳子等各种不同的 材料小莉看了一下自己的轮子还在,还发现了旁边的纸板 等材料,她拿起她的轮子,挑选了一些小棍和大小不同的纸 板,坐到一张桌子旁,把那些纸板分类后,挑选了一张小的 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要做一个好玩的小汽车小莉将 小棍穿过纸板上的洞,做成两个车轴,接着选了两个圆形轮 子放在前面,两个方形轮子放在后面,她把手指放在轮子后 面轻轻推,小车在桌面上面滑动了她低头仔细地看着轮子,不再推了,笑了起来她拆下后 面的方轮子,跑到轮子堆中选了两个蛋形的轮子,迅速装在 后面的轴上她再推小车时,小车摇晃着向前滚动起来,她 笑了起来她又把车拿到地板上滚动,热情地让小朋友来看 她的车颠簸着滚动向前的样子§ 幼儿的探究v 幼儿可以自主、主动学习;v 幼儿的想法与成人不同;v 教师的支持v 给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间;v 材料适宜,能引发幼儿探究案例2:特特四岁,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装有面粉、盐、沙子、水和油的容器,他将手指伸进面粉里,然后举起手指并对着手指吹气,当面粉从手指上被吹掉时,他 笑了起来,接着他又把手指伸进盐里,他看着它,发现上面没有沾到什么东西 ,特特拿来一个装水的罐子,倒出一些在一个空碗里,他把碗里的水晃荡了几 分钟,接着舀了几勺面粉放到水里并用勺子快速的搅动,这个过程中他非常投 入,他举起几勺这种混合物,倾斜勺子,使它滴落到碗里。

      重复做了几次后, 他又把一只手放在往下滴的混合物的下面,混合物便滴落到他手里他笑着用 两手摩擦这种混合物,还举起来给另一个孩子看,说:“看看这是粘的!”接着又 把手伸到碗里的液体中去特特加了更多的面粉,接着又加了一些水,他重复这种“倒----感觉”的过程过 了一会,他在一大碗纯净水中把手洗净,接着把手伸到盐中,并观察沾了盐的 手指,他向手指吹气,这次发现没能把盐吹掉,接着他又把手指伸到水里最 后,特特拿来另一个碗,并往碗里倒水,尔后他开始往水里加盐,每次添加他 都会把手伸到水里感觉一下案例3:《燃烧的小蜡烛》王尧是中一班最小的男孩,今天他手里拿着一个半透明的色彩艳丽 的杯子他凝神深思半刻,就把杯子罩到蜡烛的上面,神情专注地看 着他的心爱的小火苗可是,小火苗就像生病了似的,越来越小了, 最后,竟熄灭了尧尧急了,赶紧掀掉杯子,拿出小蜡烛,从旁桌的 蜡烛那里救活了小火苗这回,他没有把杯子整个罩下去,而是悬在 空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烛光,他似乎发现了什么小火苗扑闪扑 闪的,眨着眼睛朝他笑尧尧终于明白了火苗不灭的原因,他的脸上 露出了笑容过了一会儿,他把杯子朝上放,拿起小蜡烛,放进杯子 里做成了一盏美丽的小烛灯!尧尧高兴的说着:“ 哦,真漂亮啊 !我好棒哦!”安安是个胆小的女孩,出乎意外的,她今天没有丝毫胆怯的情绪 。

      多次的操作,她第一个发现了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为了保护她 的小火苗,她把蜡烛粘在了倒放杯子的底座上可一阵风吹来,她的 小火苗还是灭了原来火苗还与风有关!安安把她的小火苗藏进了侧 放的杯子里同样也做成了一盏小烛灯抬起头,安安才发现她的小 伙伴们都有了自己的发现,他们的身旁都有了一盏盏不灭的烛灯!幼儿的探索● 幼儿的探索是自发的、积极主动的● 幼儿是在动态的操作中、在于材料的互动中来建构自己的经验的● 幼儿在活动中经历了观察探索、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的过程幼儿的问题①为什么面粉能沾到手上而盐不能?②为什么往水里加面粉水会变粘?加入更多的面粉会有怎样的变 化?③为什么手指湿的时候盐能沾到上面而干的时候不能?④为什么沾到手指上的盐不能像面粉一样被吹掉?⑤在水中加入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幼儿的问题①为什么小火苗被杯子罩住会熄灭? ②为什么小火苗没有被杯子罩住还是会熄 灭? ③小火苗藏进了侧放的杯子里,安安发现 了什么?(火苗熄灭与空气和风有关)教师的支持● 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鼓励 幼儿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提出自己 的问题并寻求答案;● 悉心观察并理解幼儿的探究,不随意 介入(善于观察、富有洞察力)幼儿探究的特点◆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 幼儿的探究借助于直接经验— 借助动作、借助具体事物◆ 幼儿探究的方法具有试误性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杜威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种与生俱 来的特点是探究事物的内驱力,是人生的一部分 ,与呼吸、饮食一样重要。

      口腔探索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运用科学方法解决 问题----观察、推理、实验、沟 通等观察探索:种子发芽种子发芽了把我的发现记录下来我给花儿浇浇水自然角我们摘蚕豆啦◆ 晒菜籽◆ 芥菜丰收科学小游戏“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日常生活中的 随机教育是“润物细声”的,但对幼儿的影响 却是长久而深远的科学教育不仅改变了孩子学习的方法,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帕克二、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1、理解目标内涵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三条目标不能直接的用作幼儿园具体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 的兴趣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注 重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在某一方面和 几个方面的发展《指南》数学认知领域强调1、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感 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获得真实的经验2、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对具体事物不断抽象 概括实现的3、幼儿的数学认知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 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幼儿的几种思维方式v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 0-3岁v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 3-6岁v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词、概念进行思维— 6、7岁以后幼儿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1、直觉行动思维发生变化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特点● 一是:思维依赖于具体事物● 二是:思维依赖于动作若剥夺孩子的动作就会影响孩子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 皮亚杰2、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的依赖,凭借鲜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现的联想进行思考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够从语言上进行推理,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是首要目标)强调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探究愿望的 培养,教师要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采 用得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3-4岁 4-5岁 5-6岁1. 感知和发现 周围物体的形 状是多种多样 的,对不同的 形状感兴趣 2. 体验和发现 生活中很多地 方都用到数 1. 在指导下感 知和体会有些 事物可以用形 状来描述 2. 在指导下感 知和体会有些 事物可以用数 来描述的,对 环境中各种数 字的含义有进 一步探究的兴 趣 1.能发现事物简单 的排列规律,并尝 试创造新的排列规 律 2.能发现生活中许 多问题都可以用数 学的方法来解决, 体验解决问题的乐 趣 上 下v左 右 左 右 活动区材料分类摆放生活中的数学 (形状、颜色、时间)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手套配对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是伴随性目标)强调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去理解数学、运用 数学,不能脱离实际情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