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笔记 .doc
21页我的微笑,你的快乐 过去我一直以为教师在孩子面前应该是严肃认真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尊严”,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试着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像个小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虽然说不是件坏事事情,但长久下去孩子们还会听我的吗?所以很多时候我都很严肃 我们班的孩子特别活跃,更好动,屁股坐不牢,但是他们都很有思想,很有想法,所以平时也特别爱说话,不光下课说,连上课也说个没完,有时后真以为是我自己太差,还是怎么了,每天活动时,我最头疼的是两个活动之间连接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很难定下来,我很想大声说话,可是有几个孩子还是置之不理,真是气的要命 一天,我让孩子们收玩具,我微笑的说:“请小朋友们把玩具收拾好,我们排队做操了,就在这一瞬间,感觉好安静,那么多甜美的笑容看着我,他们的笑容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孩子们在微笑中感受到我的亲切,获得了鼓励,从而愉快地接受我的要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要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不吝啬自己的微笑,微笑可以拉近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关系更融洽,使孩子也更喜欢我,既然自己的微笑能带动孩子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中本来就是有那么一些事,不是你认为不好它就是不好的,你觉得错它就是错的。
在教育生活中,在和孩子相处的世界里更是这样只是根据约定俗成的概念和思想是无法面对现在的孩子的,他们懂得越来越多,想法也更丰富,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去适应他们、融入他们,否则,可能会造成很多误会…… 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上, 我教孩子们画小狗,像平时一样,先让孩子们观察各种狗的形象特点,说一说自己见到的小狗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具体总结狗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进行范画,最后让孩子们自己画出喜欢的小狗形象本来是一节再普通不过的美术活动,而当我下去检查孩子作品时,班上的涵涵却画了许多小房子,本子上一个小狗的形象都没出现我看了以后非常生气,觉得他一点都没有听我的话,于是我批评他为什么不按照我要求的来画他很委屈地跟我说:“老师,我最喜欢看小狗在窝里睡觉了,我的小房子里有很多小狗在睡觉我仔细一看,确实,在图画本的左上方画了一个很大的月亮,而且刚才我也说过,可以把自己最喜欢小狗做的事情画出来他最喜欢看小狗睡觉,这并没有什么错,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我立马修正自己的评价,告诉他:“住在这么漂亮的小房子里,看来你的小狗们睡得都很香,下次它们出来玩的时候,再画画它们,好吗?”看着孩子脸上幸福的笑容,我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好险,差一点误会了孩子。
其实,想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要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中,想他们所想的,理解他们所做的待你明白后,你就会觉得孩子的想法真的是特别的可爱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问清楚原因,不要及时下结论,给予恰当而公正的评价,这不仅是对孩子,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每天早晨,我和儿子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总是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总能听到家长热情的问候:“薛老师来了,送孩子上学了嗯,是啊我微笑着回答,心里暖暖的这些家长大都是我带过孩子的父母而迎面跑来的孩子们则会老远亲切地喊着:“薛—老——师,薛老师好!”我快乐地回应着,时不时还来个拥抱,心里感觉甜滋滋的这时在一边的儿子总是重复着问我那句话:“妈妈,他们都是你带过的孩子?”我幸福地回答:“是的!” 回想自己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 身为幼儿教师,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中,如水的平静无波,点点滴滴,涓涓细流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的守护着那些小小的“精灵”,送走一批批的“学生”,留下自己疲惫的身影但我收获的不单单是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的成长,更多的是来自孩子们不掩饰对我的祝福和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越来越注重这种单纯的生活,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我都会带着他们送给我的满心的幸福快乐开始一天的工作,我又把我的幸福快乐传递给我的纯真可爱的孩子们…… 对我而言,幸福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它围绕在我日日感受到的一切事物中,它是那么慷慨,那么令人沉醉。
我也一如既往地虔诚地守护着,让幸福快乐的感觉温暖着家园沟通需要真诚我们班有一个叫洋洋的小朋友,长的挺帅气,也很聪明,就是有点调皮,男孩子嘛调皮也是正常的,可是他妈妈却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好,其实家长的这种想法我们都能理解,可是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不能按照你所说的去做,如果真的那样就不是孩子了自从洋洋来到我们班,家长也是经常的和我们沟通,每次谈到孩子的一点不好的习惯时,我发现家长都显得很激动,并且告诉我们在家里是怎样教训他的,恨不得一下子让孩子改正我们告诉他,对孩子的一点不好的习惯我们慢慢地想办法解决,不能急于求成,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不起效果可是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我看到家长的另一面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前几天我发现洋洋拿着几本图书,有时拿出来看,我想这是一件好事可是过了几天,有的孩子告诉我说洋洋拿了我们班图书角里的书,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他拿着的那几本书的事情,我就问了问他,结果他也没说出来,没办法放学时我只好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解情况,他妈妈很坦诚的告诉我:“是的,家里有一本书不是洋洋的我说:“那孩子看完了明天带过来吧,是我们图书角里的我又告诉她,洋洋这几天每天都是带小玩具来幼儿园,活动时、睡午觉时拿出来玩,希望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买这些东西,我想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我正好在门口值班,洋洋妈妈很不高兴的来到幼儿园,带来了那本书,并且告诉我自己孩子的书也没了,我说:“我们给孩子找一找。
她说:“不找了,不就是一本书吗?”“我说:“别人的孩子没了书,我帮着找,你的孩子没了书我也要帮着找,如果不这样会造成孩子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看到家长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我真不知道她为什么那样子最后在园长的调解下她的语气缓和了,从她的谈话中我们明白了因为她是一个很要面子的家长,当我问她孩子拿了幼儿园的书的时候,她觉得很没面子,再加上自己孩子的书也没了又觉得生气,这几天孩子买东西的情况让她头疼其实我只是把真实的一面告诉了家长,却遭到家长的反感,难道这样的家长喜欢听恭维的话吗?那这样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最后针对给孩子买东西进行了交流,她告诉我们孩子每天都要自己没办法才买的,我谈了我的想法,尽量的不要给孩子买,家长从一开始就坚持住,绝对不要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妥协,要把握好自己的立场,千万不能认为就这一个孩子,让着他吧这样孩子是教育不好的,在园长和我的解说下,她终于开窍了,并且表示按我们的方法去做今天她来接孩子时兴高采烈的告诉我,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很好,不买东西了,并且对那天的鲁莽向我道歉,我告诉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只要你能理解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看着家长走远的身影我还想说:其实孩子的转变,源于我们的沟通,只有我们之间真诚的面对去做孩子的工作,才能教育好孩子。
说谎”的孩子今天做早操时梦月来到我的身边说:“老师我腿疼噢,那你先去教室吧!”梦月高兴地走了如果没记错的话梦月应该是第四次告诉我腿疼了,这几天每次一到上操的时间她总是说这句话,我开始怀疑,是真的腿疼还是另有原因呢?不行我要和家长沟通一下,如果真是腿疼让家长和孩子去医院检查下午放学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希望家长再问问孩子家长送孩子时告诉我,因为这几天天气冷,孩子不愿意上操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家长还是希望多让孩子锻炼,坚持让孩子做操听家长这样说,我想起了前几天几乎和这一样的事情:每次到吃点的时候伟月小朋友总是说:“老师,我吃苹果肚子疼”开始我真的相信,但是后来通过我的观察和家长的沟通,结果你猜怎么着,原因是她不喜欢吃水果家长告诉我在家不吃没办法,希望在幼儿园尽量让孩子吃现在的孩子真是很聪明,不愿做的事情总会有办法,有时如果我们不在意还真的让他们“骗”过去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想找个好的方法教育孩子,正巧梁加霖小朋友的做法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几天加霖小朋友生病了,今天来幼儿园时还没好,上操的时候加霖做得很认真,休息时我表扬了加霖,然后让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表扬加霖孩子们积极的发言:“加霖生病还坚持上操。
加霖很勇敢只有坚持锻炼身体才会健康然后我给孩子们讲故事《不怕冷的大衣》,让孩子们说一说不怕冷的大衣是什么?使他们懂得冬天要坚持做运动,身体才会暖和、才会不生病、才会健康,希望小朋友们都成为勇敢的孩子孩子说谎并非是大人眼中的“道德”问题,切勿盲目批评,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先了解孩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再和家长沟通,听取一下家长的意见,找到问题的所在,采取一定的方法去解决,就让我们做一个有细心、爱心、责任心的老师以儿时的心态,聆听孩子的声音 自工作以来,我一直认为:作为教师,要有掌控幼儿的能力,要让幼儿对自己信服,才能完成每一个教育活动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给孩子提出的要求,他们总是不能按我的意思完成,这让我感到很苦恼前几天,无意间翻开了一本教育杂志,看到一篇《“换位思考”,让我成为赢家》的文章,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引起了我对自身教学过程中对处理幼儿某些问题的深思 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我惭愧不已活动时间结束了,我组织孩子们坐好,准备进行下一节的教育活动可是,几个平时比较“闹”的孩子,还在继续着他们的游戏,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不能很快坐好,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能兴高采烈地玩耍。
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进行下一节的教育活动,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看到我来了,一个孩子还对我说:“老师,你看我们拼插的轮船,这是我们的航空母舰!”当时我很生气,真想把他拎起来训斥一下,可是其他孩子看到他们的轮船,高兴极了,并大吵着说:“太好看了,我也要插一个,我帮你……”我处在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气之下,说了声:“谁也不许玩”,然后把他们的轮船扔到了玩具筐里,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同时,我也看到了其他孩子脸上失落的表情 在读了《“换位思考”,让我成为赢家》一文后,我自己进行了换位思考其实,我们也是从孩子那个年代过来的,儿时的我们也喜欢玩玩具(我们自己做的),下小河,摸小鱼抓小虾,远比现在的孩子们要“野”的多那时我们随心所欲玩地那么开心,可现在为什么不让他们玩个痛快呢?难道“只许州官放火,却不许百姓点灯” 吗?如果那样,对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平时总想让孩子信服我,可我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破坏了他们对我的感情所以,要想孩子们真正的用心接受我,进行心灵的交流,首先得从记忆的匣子里翻出儿时的那种体验,以同样的心态去感受捕捉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和他们是伙伴,只有在那种氛围下,才能真正的组织好每一个教育活动,才可以想明白很多让人费解的问题,保持孩子的心态,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办法 进行了这次换位思考,我决定从今天开始,让自己蹲下去,和孩子一样高,站在孩子的位置聆听孩子的声音,努力让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为什么孩子在家与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常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时判若两人:在幼儿园里,自己吃饭、穿衣,按时睡觉,非常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一回家就完全变了个样儿,任性耍赖,胡搅蛮缠,怎么说都不听孩子们会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使孩子的行为有了“两面性”,幼儿在园与小朋友生活在一起,幼儿之间有榜样作用,而且,每个孩子自尊心很强,同伴在一起,谁也不甘落后,尤其是当教师表扬某个幼儿时,就会激起其他孩子的表现欲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鼓励下,又有同伴的影响,孩子们在幼儿园表现的都很出色在家里就不一样了,有父母教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