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7911092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社会因素包括: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环境一,    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社会因素包括: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等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环境一,    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天然环境为:气候,山,河,海洋,空气等 人工环境为: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             人居住条件等 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各种人工和非人工材料如:园舍、家具设备、玩具、图书、室内外装饰和布置以及幼儿园的室内外场地设施等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园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

      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幼儿之间的关系以及园风等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对于儿童认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的认知是在与周围物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只有接触物质环境,儿童才可能感知、观察和动手操作物体,才可能认识物体的特征,掌握各种使用方法,探究动作与物体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尝试解决问题因此,物质环境对锻炼儿童的感知、观察力和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意识,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环境,它是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基础,但也不能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是物质环境创设的标准如:在幼儿园物质设备中,贵重、精致并不是好玩具的衡量标准,好的材料和玩具,除了安全、卫生、美观、耐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多功能性和多变换性幼儿可以用多种方法去摆弄它,创造性地玩耍,对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而有的昂贵的玩具,玩法固定,又容易损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价值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自然材料和各种废旧物质,这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以及活动需要的。

          2物质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涉及空间、时间及材料三个方面:1、空间是指幼儿园园舍的建设条件(如儿童厕所户外活动场地、活动室、桌椅等)护外活动场地(如绿地沙地等)室内的空间(如活动室的面积、睡房、盥洗室、墙壁桌椅摆放等)活动区的设置等2、时间是指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充分活动的时间与机会,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等材料是指为幼儿提供的直接操作的各种物品它使幼儿操作实践的对象,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材料一个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必须拥有可提供学习的材料和设备一般包括下列各种:a自然物质如沙石泥土水等自然物质b大肌肉运动的材  料和设备包括木板、大型积木、绳子、秋千、滑梯、跷跷板、攀登架、小推车等c结构性材料包括积木、胶粒、插塑料板等角色游戏材料可供幼儿在假设的情境中表达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情感艺术活动材料如各种颜色、笔、剪刀、糨糊、纸和乐器等科学探究活动的材料,如天平、磁铁、电灯泡、电池等阅读材料,如图书、画册、图片等认知操作材料,如分类、排序等发展数概念的材料,穿珠、编织、套盒等操作材料家庭环境——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所建立的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中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的生活空间特征;二是家庭成员的结构素质。

      从家庭空间特征来看,如果家庭空间宽裕,幼儿在家庭中能自由地从事各种活动,能充分利用家庭生态环境中的有利要素,如花卉、树木、昆虫、鸟等,则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家庭空间宽裕,根据教育学的理论,我们提倡给孩子在家中设置活动角,让幼儿有单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知道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而且角色游戏确实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成长,但是幼儿在5岁左右往往出现不愿让成人观看的现象,所以在家中给幼儿设置单独的活动角,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封闭的空间能够有助于发展;如果家庭空间具有开放性,如住在四合院中,与同伴有必然的联系和交往,则有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果住在独门的单元房内,或楼层较高,则幼儿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的机会相对减少,容易形成我们常说的一种“高楼综合症”因此,社区文化、邻里关系、室内外物质条件等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从家庭成员的结构和素质看,由于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使孩子失去了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交往的机会不少家庭出现了四个成人,一个孩子的现象,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因孩子少,造成了孩子缺少同伴交往,但同时,也正因为孩子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富裕,孩子能获得更多的照料和关心。

      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独生子女现象,而在家长的素质、教育方式、教育态度、职业、兴趣爱好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学前教育机构的物质环境有以下要求:  (1)物质环境应具有功能性 活动室内的布局应兼顾幼儿发展的年龄与个别需要,如设置安静区域,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设置舒适的空间,满足幼儿休息、放松的需要活动量大的、易发出嘈杂声音的活动区和安静区要隔开,以免互相干扰区域界线应明显,以保证幼儿能清楚地知道每个区域的活动 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应富有弹性,要照顾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需要游戏场地的设计除了要让正常幼儿发展探索、试验和创造的经验外,还要考虑残障幼儿的需要 物质操作材料应能与教育内容相适应,体现适宜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低矮的、幼儿能取放的地方,让幼儿自主地、方便地选择,并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达到适当的发展  并且,物质操作材料应随着儿童的发展而扩展或更换 在物质环境布置上,首先应注意其教育价值,即把它当作一种直观的教育手段墙壁装饰的主题应是幼儿感兴趣、与一定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相适宜并可不断发展深化,其表现形式具有幼儿年龄特点,并且,幼儿能参与其中的设计、布置。

      当然墙壁装饰还应具有美观性应该注意的是,物质环境布置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和专家的检查,也不是给家长或来园参观的成人看的  (2)物质环境应具有安全卫生性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幼儿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各项设施与设备应坚实耐用,其装置应牢固稳妥,构造应表面平整、光滑,无尖锐棱角,设备安放应便于幼儿活动,还应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卫生要求,便于定期清洗、消毒、检查与维修桌椅应与幼儿的身材相适宜幼儿餐具、水杯等的数量要充足,以免交叉传染疾病 活动室的规划应保证每个角落、每个区域都在成人的视线以内,用来分隔各区域的分隔物的高度应与幼儿身高相等为宜,还要注意设备、家具、玩具材料的安全性,应使幼儿避开电线等危险物品易碰到、损坏的物品要远离走道,危险物品应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由于幼儿在户外空间活动时,追、赶、跑、跳的机会较多,活动量较大,因此户外空间应相对封闭、地面应平坦且软硬适度、大型玩具设备应牢固安全 另外,幼儿园内种植的自然物应是无毒的,饲养的动物应是对幼儿没有威胁、伤害性的    (3)物质环境应具有经济性 由于幼儿园设备种类繁多,替代性大,因此,不必每样都花钱购置,有些教玩具可以发动教师、幼儿自己动手来设计与制作,既节省了经费,又起到了教育作用。

      具体使用时,若能考虑设备材料的多功能性,可充分发挥器材的效用,且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可以将几种互相配合的器材进行有机的组合,使参与活动的人数增多,并使单调的活动变得丰富多样,从而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  日常生活中,幼儿活动量较大,教学活动动静交替频繁,桌、椅及用具需要经常搬动,从节约经费和实用的角度考虑,园所设备应坚固耐用    (4)物质环境应具有美观性 幼儿园的设备结构、色彩、样式要新颖,图案富于幼儿特点,具有趣味性 ,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墙壁装饰除了具有教育性外,还应注意其审美价值,让幼儿在与其"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1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2  精神环境的构成由:思想观念,政治,法律,宗教,伦理道德,文化,民俗习惯等3 对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情趣,生活内容,交往关系等],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儿所,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精神环境具体说来:家庭精神环境指的是家庭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等,注意:单亲家庭、隔代抚养。

      父母的教育观念,是放任型,权威型,专治型)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与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 社区环境如: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等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幼儿园精神环境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是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要关系之一,师幼关系的质量自然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师幼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建立充满爱的师幼关系可以说,每个在园的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的爱对孩子的意义是重大的,也是不同寻常的教师的爱对幼儿的心理问题不仅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样也能起到治疗的作用例如,要预防或治疗幼儿的入园恐惧症,教师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幼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就像妈妈一样,从而对教师和幼儿园产生喜爱之情而不是恐惧心理一旦幼儿觉得教师是可以信赖的,幼儿园是安全的,其入园恐惧自然会慢慢消除教师的爱能预防和治疗幼儿的某些心理问题;相反,如果教师对幼儿缺乏关爱,则有可能诱发幼儿产生心理疾病幼儿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而得不到时,有些幼儿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与教师和同伴交往,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有些幼儿则可能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而发生攻击性行为。

      因此,教师应与幼儿共同努力建立起一种充满爱的师幼关系,让幼儿的心理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地发展     其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幼儿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拥有与成人平等的权利教师如果成了班级和幼儿的主宰,以一种管制、强压的方法对待幼儿,幼儿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因惧怕教师而拒绝入园,因害怕教师的批评而变得胆怯、畏缩,因不满教师的管制而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等因此,幼儿在班级生活中应该拥有民主平等的权利,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幼儿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独立性,把幼儿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看待,与幼儿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这是预防幼儿产生心理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条件     (二)引导幼儿建立友好合作的同伴关系     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构成了幼儿的同伴关系幼儿在幼儿园主要与他人形成两种类型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指的是师幼关系;而水平关系即同伴关系,指幼儿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力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与良好的师幼关系一样,友好合作的同伴关系既能预防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也能对幼儿的某些心理问题起到治疗的作用。

      同伴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