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领导人选举的比较.pdf
3页中美领导人选举的比较金融学院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11 李瑞欣2011310328 引言:正值中美两国领导人选举之际,本文着重比较二者外在表现和选举制度的 不同,同时分析其不同之处的产生原因,并做进一步讨论今年美国总统大选与中国共产党换届党代会在时间上有着罕见的接近性,“你 刚偃旗息鼓我便登台唱戏” 的场面很自然地引起了专家学者、媒体和普通民众的 广泛兴趣不管是历史证明还是现实需求,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称职与否都将对国 家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这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一个是最大的 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各不相同的领导人选举将分别为两国输入 怎样的新鲜血液,她们又将在各自领导人的带领下走向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呢?一、两国领导人选举不同之处1. 外在表现不同 美国的总统竞选,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甚至可以说,在上次总统选 举刚刚落幕, 下一次总统竞选就开始了, 实际上,那些有意问鼎白宫的人, 多年 前就在为此储蓄政治资本了在大选年的前一到两年, 他就得开始行动 选择适 当的时机正式宣布竞选党的提名候选人,并建立一个得力的竞选班子, 筹集资金, 雇佣竞选顾问,成立正式的竞选组织,投入预选。
因此,在大选最热之时,选民 拉标语、喊口号,竞选者周游演讲, 激烈辩论, 唇枪舌剑, 你来我往, 好不热闹 相比美国选举的“热闹”,中国的选举就“沉寂”了许多中国人民对于选 举的平静和美国选民的热情火爆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领导人的选举, 实际上更像 是一个领导团队的平稳交接 每一代领导团队都是富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经得 住考验的,在上任前都要经过几年的考核观察才可顺利交接经过多年的沉淀, 中国的选举看起来平静许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 2. 选举制度不同 两国选举制度可谓有天壤之别,下面仅就几个方面做简要比较: (1)经费来源 历史上,美国的选举经费曾来源于大财团、大富翁的捐助和政党的支持现 在, 美国候选人竞选经费则主要来源于: 候选人本人及其家族、 政党资助、 政府补 助、政治行动委员会捐助、公民个人捐款此外, 选举经费还可以通过捐助音乐 会、筹款聚餐会、 发表电视讲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尽管如此, 美国总统大选的耗 费之高,还是令人咋舌的比如今年美国大选费用近60 亿美元的估算额的确是 有浪费之嫌 反观中国,按照现行选举法第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代表大 会的选举经费 , 由国库开支。
二者不同,显而易见 (2)选举过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美国总统非直接民选,而是由各 州依人口比例委任选举人团代表选出获得一州相对多数选票候选人,其所属政 党可推选该州所有的选举人团代表各州选举人团代表皆为民选 这种选法有些 特殊之处例如说,获得全国最多普选票的候选人可能未获最多的选举人票,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三次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选举团制度美国宪法 规定,美国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拥有投票权的人称为“ 选举人 ” ,由各州分别推 派,再由各州选举人组成“ 选举团 ” ,集中在本州的州府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各州选举人的人数等于该州派出的参议员人数和众议员人数之和美国宪法规 定,不论州大州小,每州各有两名参议员,国会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 额选出,美国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依普查结果重新分配众议院议席应 该说,这种制度反映了其对于精英和民众关系的深入思考,也是建立在立宪初期 独特时代背景之上的,建国200 年来,虽评价不一,但仍然一直沿用着 再让我们看看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方式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 ,国家领导 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选举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的程序,包括推荐候 选人、讨论酝酿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投票选举等几个步骤。
国家主席产生 程序一般是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期间,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会议主 席团,会议主席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提出国家主席、副主席的候选人名单,由 各代表团讨论然后,会议主席团根据多数票原则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用等额 选举的办法,提交大会表决,产生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3)选举规则 除此以外,中美两国选举规则也略有不同美国的国会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 选举产生 , 采取多数选举制度 , 美国人称作“相对多数制”, 即在应选名额只有一 名的情况下 , 得票最高的候选人当选 , 得票数不要求超过有效选票的半数, 也被称 作“领先者当选” 制度而中国在一般选举中均采用以过半数票获胜的绝对多数 制二、两国领导人选举不同之处的原因分析1. 意识形态的差异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美国是移民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语言, 习惯混杂在一起 所以,整个国家的政治见解十分多样化同时由多元文化混杂 的历史经验又使他们善于处理这样的情形,因此不同的政治思想又可以不分主次 的共存由此看来, 在美国两个政治意见相左的人可以一起喝酒,奥巴马会善意 的挑选一些共和党人加入民主党为主的内阁这样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
而中国虽然也是个多民族国家,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统一文明、血缘体因 此,中国人拥有近乎同样的文化习惯以及民族认同感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 中国更善于处理的是统一文明体内部的统一与和谐,否则会产生混乱,甚至战争 这也是为什么经过近百年的斗争后得出了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和民主 集中的政治生活方式两个结果的原因而且,至少在目前看来这样的政治体制是 稳定的,而稳定又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中美两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 也因此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 两国的政治制度, 包括选举制度的不同, 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事实上,各国有各国的环境, 每个国 家都会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因此,不论是美国的民主大选 还是中国以领导人团队形式的平稳交接,都是符合两国政治文化特点的 2.政治制度的差异 除了意识形态之外, 两国的政治制度也是不同的 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就在于以公开选举的方式决定其执政党和政治领袖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国家首 脑及其官员的产生及更替, 也适用于各级地方官员的产生和更替这种官员的产 生和更替方式导致了美国政坛“轮流执政” 的现象,这一点从美国总统大选闹得沸沸扬扬的“驴象之争”就可见一斑。
而中国的政治制度,众所周知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本国探索人民民主制度时,实行的是“选举民主”加“协商 民主”的方式所带来的 除此以外, 与美国各党派提出相异的政治思想不同,中 国领导者即中共最高层的态度也是十分鲜明而不可动摇的正如十八大报告指 出:“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 旺盛的生命力 诚然,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仍处在发展阶段,有一个不 断完善、成熟和定型的过程 但是其正确性已经在一次次危机的化解和现阶段整 个国家各方面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了证实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板从传 统的西方政治制度到由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每个国家都应该探索适合自己 的政治发展道路,寻找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逻辑正如上文分析所述, 中美两国领导人选举不管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制度都是 不同的,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 但是我们发现, 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从政治制度 两个角度分析, 在导致选举方式不同的同时,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 那就是符合 本国国情, 符合政治文化特点, 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事实上, 我想无论各国领导 人以怎样的方式选举, 只要能够选出适合本国情况, 能够带领国家朝着繁荣昌盛 方向发展,就都是值得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