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羌村项目规划全文(A4).pdf
86页陕西威蓬SHANXIWEPPENG 富县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规划二〇一二年六月陕西威蓬SHANXIWEPPENG 富县杜甫故居旅游项目规划陕西杜甫羌村故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陕西威蓬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一二 年六月陕西威蓬SHANXIWEPPENG 目录第一章项目规划总则⋯⋯⋯⋯⋯⋯⋯⋯⋯⋯⋯⋯⋯⋯⋯⋯⋯⋯⋯⋯⋯⋯⋯⋯⋯⋯⋯⋯⋯ 1 一、项目规划背景⋯⋯⋯⋯⋯⋯⋯⋯⋯⋯⋯⋯⋯⋯⋯⋯⋯⋯⋯⋯⋯⋯⋯⋯⋯⋯⋯⋯⋯ 1二、项目规划范围⋯⋯⋯⋯⋯⋯⋯⋯⋯⋯⋯⋯⋯⋯⋯⋯⋯⋯⋯⋯⋯⋯⋯⋯⋯⋯⋯⋯⋯ 1三、项目规划期限⋯⋯⋯⋯⋯⋯⋯⋯⋯⋯⋯⋯⋯⋯⋯⋯⋯⋯⋯⋯⋯⋯⋯⋯⋯⋯⋯⋯⋯ 1四、项目规划依据⋯⋯⋯⋯⋯⋯⋯⋯⋯⋯⋯⋯⋯⋯⋯⋯⋯⋯⋯⋯⋯⋯⋯⋯⋯⋯⋯⋯⋯ 1五、项目规划原则⋯⋯⋯⋯⋯⋯⋯⋯⋯⋯⋯⋯⋯⋯⋯⋯⋯⋯⋯⋯⋯⋯⋯⋯⋯⋯⋯⋯⋯ 2六、项目规划要点⋯⋯⋯⋯⋯⋯⋯⋯⋯⋯⋯⋯⋯⋯⋯⋯⋯⋯⋯⋯⋯⋯⋯⋯⋯⋯⋯⋯⋯ 2七、项目规划流程⋯⋯⋯⋯⋯⋯⋯⋯⋯⋯⋯⋯⋯⋯⋯⋯⋯⋯⋯⋯⋯⋯⋯⋯⋯⋯⋯⋯⋯ 3八、项目规划成果⋯⋯⋯⋯⋯⋯⋯⋯⋯⋯⋯⋯⋯⋯⋯⋯⋯⋯⋯⋯⋯⋯⋯⋯⋯⋯⋯⋯⋯ 3第二章县域发展环境⋯⋯⋯⋯⋯⋯⋯⋯⋯⋯⋯⋯⋯⋯⋯⋯⋯⋯⋯⋯⋯⋯⋯⋯⋯⋯⋯⋯⋯ 4一、县域基本概况⋯⋯⋯⋯⋯⋯⋯⋯⋯⋯⋯⋯⋯⋯⋯⋯⋯⋯⋯⋯⋯⋯⋯⋯⋯⋯⋯⋯⋯ 4二、旅游资源环境⋯⋯⋯⋯⋯⋯⋯⋯⋯⋯⋯⋯⋯⋯⋯⋯⋯⋯⋯⋯⋯⋯⋯⋯⋯⋯⋯⋯⋯ 6三、旅游发展状况⋯⋯⋯⋯⋯⋯⋯⋯⋯⋯⋯⋯⋯⋯⋯⋯⋯⋯⋯⋯⋯⋯⋯⋯⋯⋯⋯⋯⋯ 6第三章资源分类评价⋯⋯⋯⋯⋯⋯⋯⋯⋯⋯⋯⋯⋯⋯⋯⋯⋯⋯⋯⋯⋯⋯⋯⋯⋯⋯⋯⋯⋯ 8一、羌村资源概述⋯⋯⋯⋯⋯⋯⋯⋯⋯⋯⋯⋯⋯⋯⋯⋯⋯⋯⋯⋯⋯⋯⋯⋯⋯⋯ 8 二、羌村资源分类⋯⋯⋯⋯⋯⋯⋯⋯⋯⋯⋯⋯⋯⋯⋯⋯⋯⋯⋯⋯⋯⋯⋯⋯⋯⋯ 9 三、羌村资源评价⋯⋯⋯⋯⋯⋯⋯⋯⋯⋯⋯⋯⋯⋯⋯⋯⋯⋯⋯⋯⋯⋯⋯⋯⋯ 10 四、资源开发结论⋯⋯⋯⋯⋯⋯⋯⋯⋯⋯⋯⋯⋯⋯⋯⋯⋯⋯⋯⋯⋯⋯⋯⋯⋯ 13 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 15一、客源市场现状⋯⋯⋯⋯⋯⋯⋯⋯⋯⋯⋯⋯⋯⋯⋯⋯⋯⋯⋯⋯⋯⋯⋯⋯⋯⋯⋯⋯ 15二、市场发展趋势⋯⋯⋯⋯⋯⋯⋯⋯⋯⋯⋯⋯⋯⋯⋯⋯⋯⋯⋯⋯⋯⋯⋯⋯⋯⋯⋯⋯ 15三、客源市场定位⋯⋯⋯⋯⋯⋯⋯⋯⋯⋯⋯⋯⋯⋯⋯⋯⋯⋯⋯⋯⋯⋯⋯⋯⋯⋯⋯⋯ 17四、游客潜量预测⋯⋯⋯⋯⋯⋯⋯⋯⋯⋯⋯⋯⋯⋯⋯⋯⋯⋯⋯⋯⋯⋯⋯⋯⋯⋯⋯⋯ 21陕西威蓬SHANXIWEPPENG 第五章主题形象塑造⋯⋯⋯⋯⋯⋯⋯⋯⋯⋯⋯⋯⋯⋯⋯⋯⋯⋯⋯⋯⋯⋯⋯⋯⋯⋯⋯⋯ 22一、项目性质定位⋯⋯⋯⋯⋯⋯⋯⋯⋯⋯⋯⋯⋯⋯⋯⋯⋯⋯⋯⋯⋯⋯⋯⋯⋯⋯⋯⋯ 22二、主题形象要素⋯⋯⋯⋯⋯⋯⋯⋯⋯⋯⋯⋯⋯⋯⋯⋯⋯⋯⋯⋯⋯⋯⋯⋯⋯⋯⋯⋯ 22三、主题形象定位⋯⋯⋯⋯⋯⋯⋯⋯⋯⋯⋯⋯⋯⋯⋯⋯⋯⋯⋯⋯⋯⋯⋯⋯⋯⋯⋯⋯ 23四、意境构思营造⋯⋯⋯⋯⋯⋯⋯⋯⋯⋯⋯⋯⋯⋯⋯⋯⋯⋯⋯⋯⋯⋯⋯⋯⋯⋯⋯⋯ 26第六章空间结构布局⋯⋯⋯⋯⋯⋯⋯⋯⋯⋯⋯⋯⋯⋯⋯⋯⋯⋯⋯⋯⋯⋯⋯⋯⋯⋯⋯⋯ 28一、结构布局原则⋯⋯⋯⋯⋯⋯⋯⋯⋯⋯⋯⋯⋯⋯⋯⋯⋯⋯⋯⋯⋯⋯⋯⋯⋯⋯⋯⋯ 28二、景区结构布局⋯⋯⋯⋯⋯⋯⋯⋯⋯⋯⋯⋯⋯⋯⋯⋯⋯⋯⋯⋯⋯⋯⋯⋯⋯⋯⋯⋯ 28三、旅游产品体系⋯⋯⋯⋯⋯⋯⋯⋯⋯⋯⋯⋯⋯⋯⋯⋯⋯⋯⋯⋯⋯⋯⋯⋯⋯⋯⋯⋯ 30第七章产品规划设计⋯⋯⋯⋯⋯⋯⋯⋯⋯⋯⋯⋯⋯⋯⋯⋯⋯⋯⋯⋯⋯⋯⋯⋯⋯⋯⋯⋯ 32一、产品设计原则⋯⋯⋯⋯⋯⋯⋯⋯⋯⋯⋯⋯⋯⋯⋯⋯⋯⋯⋯⋯⋯⋯⋯⋯⋯⋯⋯⋯⋯ 32二、产品项目规划⋯⋯⋯⋯⋯⋯⋯⋯⋯⋯⋯⋯⋯⋯⋯⋯⋯⋯⋯⋯⋯⋯⋯⋯⋯⋯⋯⋯⋯ 33三、产品建设时序⋯⋯⋯⋯⋯⋯⋯⋯⋯⋯⋯⋯⋯⋯⋯⋯⋯⋯⋯⋯⋯⋯⋯⋯⋯⋯⋯⋯⋯ 48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50一、交通道路规划⋯⋯⋯⋯⋯⋯⋯⋯⋯⋯⋯⋯⋯⋯⋯⋯⋯⋯⋯⋯⋯⋯⋯⋯⋯⋯⋯⋯⋯ 50二、水电工程规划⋯⋯⋯⋯⋯⋯⋯⋯⋯⋯⋯⋯⋯⋯⋯⋯⋯⋯⋯⋯⋯⋯⋯⋯⋯⋯⋯⋯⋯ 51三、净化工程规划⋯⋯⋯⋯⋯⋯⋯⋯⋯⋯⋯⋯⋯⋯⋯⋯⋯⋯⋯⋯⋯⋯⋯⋯⋯ 53 四、暖通工程规划⋯⋯⋯⋯⋯⋯⋯⋯⋯⋯⋯⋯⋯⋯⋯⋯⋯⋯⋯⋯⋯⋯⋯⋯⋯ 54 第九章资源环境保护⋯⋯⋯⋯⋯⋯⋯⋯⋯⋯⋯⋯⋯⋯⋯⋯⋯⋯⋯⋯⋯⋯⋯⋯⋯⋯⋯⋯ 55一、自然环境保护⋯⋯⋯⋯⋯⋯⋯⋯⋯⋯⋯⋯⋯⋯⋯⋯⋯⋯⋯⋯⋯⋯⋯⋯⋯ 55 二、人文环境保护⋯⋯⋯⋯⋯⋯⋯⋯⋯⋯⋯⋯⋯⋯⋯⋯⋯⋯⋯⋯⋯⋯⋯⋯⋯ 56 三、社会环境安全⋯⋯⋯⋯⋯⋯⋯⋯⋯⋯⋯⋯⋯⋯⋯⋯⋯⋯⋯⋯⋯⋯⋯⋯⋯ 57 第十章市场拓展营销⋯⋯⋯⋯⋯⋯⋯⋯⋯⋯⋯⋯⋯⋯⋯⋯⋯⋯⋯⋯⋯⋯⋯⋯⋯⋯⋯⋯ 59一、市场营销策略⋯⋯⋯⋯⋯⋯⋯⋯⋯⋯⋯⋯⋯⋯⋯⋯⋯⋯⋯⋯⋯⋯⋯⋯⋯ 59 陕西威蓬SHANXIWEPPENG 二、CIS 系统策划⋯⋯⋯⋯⋯⋯⋯⋯⋯⋯⋯⋯⋯⋯⋯⋯⋯⋯⋯⋯⋯⋯⋯⋯⋯ 61 三、节庆活动设计⋯⋯⋯⋯⋯⋯⋯⋯⋯⋯⋯⋯⋯⋯⋯⋯⋯⋯⋯⋯⋯⋯⋯⋯⋯ 63 四、旅游线路组织⋯⋯⋯⋯⋯⋯⋯⋯⋯⋯⋯⋯⋯⋯⋯⋯⋯⋯⋯⋯⋯⋯⋯⋯⋯ 65 第十一章保障体系规划⋯⋯⋯⋯⋯⋯⋯⋯⋯⋯⋯⋯⋯⋯⋯⋯⋯⋯⋯⋯⋯⋯⋯⋯⋯⋯⋯⋯ 67一、管理体系保障⋯⋯⋯⋯⋯⋯⋯⋯⋯⋯⋯⋯⋯⋯⋯⋯⋯⋯⋯⋯⋯⋯⋯⋯⋯ 67 二、政策法规保障⋯⋯⋯⋯⋯⋯⋯⋯⋯⋯⋯⋯⋯⋯⋯⋯⋯⋯⋯⋯⋯⋯⋯⋯⋯ 68 三、人力资源保障⋯⋯⋯⋯⋯⋯⋯⋯⋯⋯⋯⋯⋯⋯⋯⋯⋯⋯⋯⋯⋯⋯⋯⋯⋯ 69 第十二章投资效益分析⋯⋯⋯⋯⋯⋯⋯⋯⋯⋯⋯⋯⋯⋯⋯⋯⋯⋯⋯⋯⋯⋯⋯⋯⋯⋯⋯ 72一、项目投资估算⋯⋯⋯⋯⋯⋯⋯⋯⋯⋯⋯⋯⋯⋯⋯⋯⋯⋯⋯⋯⋯⋯⋯⋯⋯ 72 二、综合效益分析⋯⋯⋯⋯⋯⋯⋯⋯⋯⋯⋯⋯⋯⋯⋯⋯⋯⋯⋯⋯⋯⋯⋯⋯⋯ 74 三、风险因素评价⋯⋯⋯⋯⋯⋯⋯⋯⋯⋯⋯⋯⋯⋯⋯⋯⋯⋯⋯⋯⋯⋯⋯⋯⋯ 79 四、项目规划结论⋯⋯⋯⋯⋯⋯⋯⋯⋯⋯⋯⋯⋯⋯⋯⋯⋯⋯⋯⋯⋯⋯⋯⋯⋯ 80 陕西威蓬-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第一章项目规划总则- 1 - 第一章项目规划总则一、项目规划背景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实现消耗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中具有着特殊功能。
富县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羌村杜甫故居的旅游开发,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关注2007年 10 月,县政府主管部门聘请旅游专家、知名教授和规划设计单位,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和初步策划,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的开发规划先行启动二、项目规划范围羌村位于富县岔口乡大申号村辖区内规划范围:东到将军山坡林地,西迄虎头山坡,南起 ?少陵旧游 ?石刻,北至大申号自然村,规划面积3000亩左右三、项目规划期限2012年-2025 年,共 13 年,分近中远三期实施近期: 3 年,2012 年-2015年筹备起步期中期: 5 年,2015 年-2020年建设发展期远期: 5 年,2020 年-2025年成熟稳固期四、项目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陕西省旅游第十一个五年计划》《陕西省乡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陕西威蓬-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第一章项目规划总则- 2 - 《延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富县县志》及相关资料《中国文学史杜少陵集评著》五、项目规划原则1、市场导向原则认真把握旅游业发展态势,依据旅游市场需求和游客消费欲望,确定项目规划建设思路,强化景区发展的市场针对性。
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打造具有观赏性、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个性化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回归怀旧, 享受生态的愿望,进而拓展出相应的市场空间,带动和促进全县旅游业的持续发展2、创意设计原则历经千余年变迁的古羌村,当年的物化表征所剩无几,给规划编制造成很大难度鉴于这种状况,要在深入挖掘羌村本身资源的同时,需充分吸收相关文史资料和传说演义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元素,尤其要注重从《羌村三首》中搜集素材,通过创意设计,丰富景区的旅游项目内容和提升产品的文化艺术品位3、区域融合原则富县处于火爆的延安红色旅游大板块内,羌村项目开发规划需在延安旅游大框下准确定位要以绿色环境为架,少陵文化为脉,追求?文?与?绿?的完美结合,塑造?绿漫羌村,诗圣故居 ?的独特形象,使之成为延安红、绿、文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中互补功能很强的特色景区4、效益并举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把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规划的基本准则项目规划在追求投资方商业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社区经济的发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并举。
陕西威蓬-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第一章项目规划总则- 3 - 六、项目规划要点旅游区域背景及发展条件分析——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客源市场研究与游客潜量预测——主题形象塑造——空间布局与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与旅游线路组织——支持和保障体系建设——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七、项目规划流程八、项目规划成果《富县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规划》A3文本《富县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规划》彩色图件《富县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规划》CD光盘现场考察,收集研究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委托方意见组织专家论证,拟定规划大纲撰写规划初稿,征求委托方意见修改文本,绘制图件,送达评审委托方组织旅游项目规划评审会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提交成果项 目 规 划 流 程陕西威蓬-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第二章县域发展环境- 4 - 第二章县域发展环境一、县域基本概况1.自然环境1.1 位臵面积富县位于陕西北部,东与宜川、洛川毗邻,西与甘肃合水、宁县接壤,南和黄陵交界, 北同志丹、甘泉、 宝塔区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9′30″-109°42′54″,北纬 35°44′6″-36°23′23″总面积 4181057平方公里。
1.2 地形地貌富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地貌呈高原沟壑区、丘陵沟壑区、土石低山区、河流阶地等形态主要山脉有子午岭及其支脉、黄龙山系支脉艾蒿梁、音师庙梁等主要土壤为灰褐土、黄土性土壤、黑炉土、淤土、水稻土等八个土类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石灰石羌村所在的采铜川(大申号川)因古时开采铜矿而得名1.3 水文气候富县境内有洛河、葫芦河两条水系和牛武川水、大申号川水、直罗南川小河水诸多支流小溪地下水有塬区黄土孔隙裂隙水、泉水、川道砂卵石冲击层内的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全县有水库14 座,其中小(一)型水库3 座,小(二)型水库11 座陂塘 81 座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9?,极端最高气温38.7 ?,极端最低气温 -5?年均降水量500-600 ㎜左右,降水期集中在7、8、9月1.4 生物植被森林面积 387 万余亩,乔、灌、草种类繁多,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73 %,被称为镶嵌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宝珠木本植物有白松、油松、柴松、刺柏等240余种草本植物中有黄芹、柴胡、党参、甘草等多种药用植物和牡丹、芍药等多种花卉物种野生兽类 30 多种,鸟类 70 多种,昆虫及其它动物200 多种,如豹、豹猫、貂、陕西威蓬-羌村杜甫故居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第二章县域发展环境- 5 - 绿头鸭、 鳶、金鵰及多种蝶类、鱼虾蟹类。
家养动物有牛、驴、猪、羊、鸡、鸭、蜂、蚕等 17 个种类2. 历史人文2.1 历史沿革富县历史悠久,设县始于秦,秦汉臵雕阴县,唐代设鄜州,民国改称 鄜县,1964年改用现名2.2 人口民族全县总人口 15 万,分属汉、满、回、藏、苗、彛、壮、侗、土家、东乡、维吾尔等 11 个民族汉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9.9%2.3 民俗风情语习秦腔,风承秦俗剪纸、熏画、刺绣、泥塑、面塑等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地方民歌既有陕北特点, 又具秦川风韵黄米馍、 油糕、米茶等地方风味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