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7课 夏 教案 苏教版七上 (12).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67181792
  • 上传时间:2019-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6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夏一、 目标试设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把握朗读的轻重缓急从而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2、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第一段为全文的总领,第二、三段写夏天是热烈的,第四段写夏天使人感到紧张的急促的旋律,第五段写赞美夏天的原因3、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了解富有哲理性的话语的深刻含义4、了解文中比较和对比的运用二、教学的基本任务:诵读、品味、感悟,渗透学法指导三、教学设想1、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点:朗读重音的确定、语速的急缓要与作品的思想感情相适应2、创设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读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体验感悟,整理归纳所学所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4、拟一课时四、教材分析1、思路编排第一部分(第一段)概括写夏天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描写夏天的景物和农民的紧张劳动,表现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二、三段)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夏天是热烈的第二层(第四段)写夏天的紧张、急促的旋律,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2、主题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抓住夏天的热烈和充满紧张、急促的旋律的特点,描绘了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3、写作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并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突出其特征4、语言特点运用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运用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描绘景物,这种方法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如“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是设喻的好处它可以使模糊的东西清晰可见,抽象的东西具体可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看了这样的描写,谁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一个“举”字,又让我们差不多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它们仿佛都在紧紧抓住这美好的年华大显身手,不舍昼夜地向着自我的完善和神圣的奉献而奋勇“冲刺”一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通过出神入化的描绘让我们从这些夏的宠儿身上,感到了人的风采,人的气度,人的灵秀五、导学过程(一)整体诵读 (10’)1、学法指导: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像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板书:诵读 想像文中画面 读出节奏、感情)2、各自放声朗读3、老师示范读第一、二段,鼓励3位同学诵读余下的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让刚才在脑海中“拍摄”下来的画面再次回放,想想这些画面使自己感受到夏的什么特点?4、请学生从仪态、情感、语音、语速等方面评点朗读,明确: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5、你捕促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从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感受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6、学生各抒已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7、男女生自选一段进行齐读,再次感受夏季的美8、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二)局部品味(20’)学法指导: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思考两个问题: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美点?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更重要第一、二组完成第一题,第三、四组完成第二题,每个人只要讲出一点就行思考中最好动笔写一写板书:品味 1、品味美点 2、提出疑问)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适时点拨,并组织学生讨论解说:由于学生在前几遍诵读后,对文章内容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会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比的作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进行细致品味、揣摩对学生的发言,只要能谈出感受并言之有理,都应予以肯定三)拓展(10’)(1)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和体会。

      2)说说自己心中的夏3)比较阅读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山 亭 夏 日 (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答: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六、布置作业1、摘抄下列词语旋律 芊芊 黛色 轻飞曼舞 主宰 灵秀 磅礴 升腾 终极 春华秋实 匍匐承前启后 迸发 细滋慢长 遗憾 澹澹 苦涩 闲情逸致2、摘抄文中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3、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4、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见语文读本P141)要求:(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